2021-08-1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土裡行間08-渠道除草、創作在爐火邊、水田漏水

2021/7/23、7/24
  今早6:30吃粥,來自鄰居好友們或自製的醃漬物一列排開:鹹蛋、醃蘿蔔、豆腐乳,和我最喜歡的鹹蒲瓜,看起來就是蒲瓜碎丁、蒜末、薑末和鹽醃漬而成,但瓜讓薑和鹽巴揉合成溫軟的鹹香味,很配粥。7:00出發餵雞,除渠道裡的草,一小時候就因大雨收工。渠道底部是水泥,沉積了一些泥巴,兩旁的壁是水泥混砌石。仍有草會從縫隙長出,若連根拔起,可能會讓縫隙更容易漏水。因此只把草割除,然而根部萎縮後,或許仍多少會滲水吧。不知道有沒有修補渠道的方法,還沒有水泥之前的水道又是怎樣的。之後我也許會畫下稻田區的範圍和水道、進排水孔的位置,以便更清楚水道是怎麼規劃的渠道裡,也有螞蟻窩,瓢蟲,條狀沒毛的蟲,青蛙,水蛇。像是已經形成食物鏈。
渠道除草
渠道除草
  因工作室每周會兩次自己榨兩次豆漿,也提供給附鄰近好友們,因此會產生許多豆渣。下午仍大雨,留在室內花了近兩小時做豆渣餅乾。雖有時已不想再對人言說,我始終是喜愛讓身體依循當時的感受下去玩,嘗試不那麼日常的方式、被叫做藝術的東西,即使在做豆渣餅乾的時候。用叉子在麵糰上,以不同速度和力道刻劃。有時我總偏執的想創作必須是寫作或藝術作品,是可以留下的東西。但經常在沙灘上、鍋子裡、捏麵糰、或起霧的車窗,創作就開始了。耕作也像是在土地上、雜草間,挖溝、除草、做菜畦,闢出形狀,以讓系統運作順暢。那和在做裝置、釘展牆時的心念其實很相似,都是在想方法建造。
  今日做晚餐費較多心思,嘗試還不那麼熟練的菜。炸金針菇幾年前做過,今天仍獲好評,菇香氣與油的魔法,總不出錯。炸冬瓜是新嘗試,外酥內嫩又多汁。我平常並不算喜愛冬瓜的軟爛鬆綿,但裹粉炸,適得其所。且不裹蛋液,只裹粉,口感清澈薄脆,油鍋裡也乾淨許多。冬瓜盛產的夏季,堆滿了工作室的地板,除了炒或煮湯,也推薦給鹹酥雞店。青木瓜是我不熟悉的食材,是我們在木瓜園裡綁樁時不小心弄下的。整整一顆,一次做了涼拌的、炒的、湯的。快煮脆爽,在湯裡久煮則化為綿軟。就如大部分瓜類一貫清淡、合宜、好相處。
豆渣餅乾烘烤前
  隔天再沿著梯田交界的田埂邊,繼續除草。水田裡有些降雨或上方水田漏下來的水。一邊除草,一邊留意水是否正在往邊界滲漏,田埂底下有破洞的話,水會留不住。如果有發現,就用土填進麻布袋裡塞上。一邊除草,一邊觀察,也才發現蟋蟀和蜘蛛會游泳,孑孓和福壽螺也已經開始活動了。同時間,東京奧運也開始陪著我們度過幾天下雨、賦閒,或只是想一起做些什麼事的午後和晚間。
田埂與水田的交界處除草
【豆渣餅乾食譜】
糖40g,軟化後的奶油100g
在來米粉或低筋麵粉230g,豆渣180g,甜菜根果醬40g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因為對自給自足生活的好奇, 在2020年5月來到苗栗打工換宿一個月。 這裡採用無農藥、無化學肥料的友善種植方法。 一半是草,一半是菜。 日出而作,與陌生的人們一起下田, 一起生活、談天、煮食、去溪邊游泳。 2021年7月水回來了,是種稻的季節, 我又再回到這裡,在一行行的田畦間,寫字。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