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如何掛名(等等,還是再想想啦)

《如何閱讀文學》泰瑞伊格頓,商周,2014
《如何閱讀文學》泰瑞伊格頓,商周,2014
文學作品的意義不會固定不變的原因之一,在於意義屬於公共事務。
 這篇不是要寫書評,只是想把之前「不掛名書腰」的原因說一說。(若有人看了心裡一定冒一句「你誰啊誰請你掛名書腰了在這裡放厥詞」。)
 以前也當過編輯,雖然出版品不大一樣,但概念差不多。出版社在出一本新書時,會針對受眾讀者制定行銷策略,把書推到有機會讀它的人面前。這裡的「有機會讀」未必只是喜歡,需求跟喜好都在此考慮範圍內。有時也會有超級討厭但又需要的狀況出現,像是課本;有時會有喜歡但會宣稱不需要的,像是保守份子私底下很愛讀BL漫畫那樣口嫌體正直。
 編輯或行銷請相關的人掛名書腰的確是一個很有效的宣傳方法,掛名者多半會在自己的自媒體上宣傳;而逛書店時,大家也會因為某某人推薦而增加購買意願,畢竟要花時間看完一本書並決定購買與否是件難事,但有人推薦,就代表閱讀之必要。針對議題來掛名是常見的,像我收到的掛名邀請多半跟「性別」、「成長」、「家庭」、「散文」類別有關,出版社那裡彷彿有一個關鍵字群,只要搜這些關鍵字就會找出相對應的作者(想想其實很像我以前在做期刊時在素材圖庫找照片那樣),對這些議題感興趣的讀者就會因為這個名字而買來讀讀看。
 不過問題就在這裡了,每每盯著書腰上的掛名我都有點疑惑,掛了名卻不說理由或對此書的詮釋,好像在猜一個名字的品味閾值在哪裡。然後你會發現有些掛名者的閾值超級寬,有些掛名者對好文學的定義搖擺不定,有些「掛名」本身就是個被群眾標籤化的標籤紙,比方學者再知名,一掛在書腰上就會覺得此書甚硬,就算他掛的是一本等笑話集都值得分析批評一番。
 我並不否定掛名的意義,尤其是文學創作,新人作者第一本特別需要跟讀者介紹自己,得獎紀錄、掛名、推薦、書評、書卡簡介,都會成為大家閱讀此人此書的第一印象(有沒有那種不掛名就大紅的,也有,但更多的是身懷絕技卻默默無名的)。只是比起純掛名我需要多一點理由來讀這個作品,於是需要書評或閱後,需要多一點人來討論這個作品讓它的意義範圍變大、文本本身是怎樣跟時代對話的?未必真的要動用理論方法來做文學批評,寫一些印象式書評(Impressionistic Criticism)也未嘗不可;或做個摘要並簡單詮釋,都是很快就能讓讀者「熟悉這個新聲音」的方法(這也是我開始有意識要寫、收書評閱後的原因)。還有否則有許多文學作品會故意扭曲日常語言產生新的文字感受,或者隱喻體系藏得太深,都會讓讀者一遇困難就在書店放下書本了。
 文學不僅僅是「說了什麼」,還有「它怎麼說」,以及「我們怎麼讀」,而非單純的「我讀了」。
 我遇過最尷尬也最榮幸的掛名狀況就是作品寫得比我好、作者本就比我知名,收到邀請信件時我還回覆出版社:「承蒙賞識,但我掛這名豈不是我在蹭聲量嗎?」出版社的行銷大半都很善良,於是又回絕一個掛名,倒是讓我記掛數個月。上回問熟識的行銷說:一直拒絕掛名是不是會被黑?他們說:不會啊,被拒絕已是日常,如果沒被拒絕,那就不用來上班了。真斗M發言。
 如果我是行銷,一定天天都找那種萬用型Hashtag的作者,什麼都能掛,掛一掛趕快下班去吃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