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9|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看過的人都說不好看的書——《捕蜂器》|讀小說

奇怪的書,瀰漫著銅灰的色調,即使艷陽高照,也絕非鮮明亮麗。
《捕蜂器》伊恩.班克斯著,李欣譯,遠流出版(2009)。
《捕蜂器》伊恩.班克斯著,李欣譯,遠流出版(2009)。

無劇透故事大意
一個身份成謎的少年法蘭克,和他爸爸生活在小島上,不曾上學也不與鎮上其他居民往來。日常娛樂就是到山上、草原獵殺兔子、小鳥、昆蟲,製作一些機關。
故事從一則與他哥哥有關的消息開始說起。哥哥艾瑞克從精神病院逃出來了,作為有前科的人(用火燒死鄰居家的狗),艾瑞克無疑是讓鎮民聞風喪膽的人物,因為不知道艾瑞克何時會火燒孩子。
法蘭克利用自製的機關,預言艾瑞克回到小島的時間點。關於這些機關,各有不同的契機與故事,其中大多源於法蘭克九歲前。那時,他用大人難以察覺的詭計殺了三個小孩……

心得
《捕蜂器》是一個關於創傷的故事,不好看,因為太現實。
我們傾向將充滿溫情與憐憫的故事歸為好看,但像這種沒有療癒效果、沒有悲天憫人的情節,就如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一樣沉悶、鬱卒,得不到宣洩、找不到出口的故事,便很難輕易地說好看。
整本書維持在灰暗色,天空的雲層很厚,空氣很熱很悶,雖然刮著風,卻有喘不過氣來的稀薄感。
讀這本書前總感覺很累,不只一度想棄書,但內心就是掛念著法蘭克,他是否找到爸爸隱藏的秘密了?艾瑞克是否回到小島了?
同樣是讀故事,閱讀就是多了一點必須共情的能力,若情緒感受沒有處在同一條線上,便很難讀懂一本書,文學作品更是如此。
一位朋友曾說,他翻開一本書之前,都會先透過書封、書名或者目錄,事先對這本書有所想像再開始閱讀,這樣有助於他瞭解作者想闡述的事情是什麼。
經他一說,我才留意到原來我也是如此。若沒有事先稍微了解過這本書、這個故事,便很難有所共鳴。
透過閱讀,發現另一條平行線上的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