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2/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提問式教學的衝突與應對

想要了解提問式教學的人越來越多。這主要是因為,大家普遍意識到填鴨式教學的弊病,亟欲打破純粹講述的模式,並在課堂上營造更多互動,而最常見的互動方式就是問答。
這是好事,卻絕不簡單,甚至隱含衝突:一方面希望學生仔細思考,另一方面卻希望學生立即回應。那麼,當教師拋出一個問題時,學生是該花時間沉默地思考,還是想到什麼馬上講出來呢?
這一衝突,直接導致了學生遇到提問時的四種典型反應:
A.不思考又很沉默:放空、不專心、做其他事。
B.不思考又不沉默:答非所問、或說話離題。
C.很思考又不沉默:俗稱聰明或反應快。
D.很思考又很沉默:應當鼓勵,卻常被忽視。
理論上,這四種典型需要不同應對做法:
.對於A類人,要吸引其注意力,並確保其理解提問內容。
.對於B類人,柔性方法是給發言設下導向(譬如預設某些選項),硬性方法是打斷或制止。
.至於C類、D類人,大體上是很好。但實務上常佔少數的C,很容易成為教師印象中的亮點,常佔多數的D卻會由於不發言而被忽略掉。
良好的提問式教學,得要提供策略來改善這些不盡理想的狀況,尤其是A與D的綜合:如果大家看來都很沉默,又不知他們有無思考時,該怎麼辦?相信每個想實行提問式教學的教師,都曾有過這樣的疑惑。
對此,我持續提倡的一種實用策略,就是要求學生在回答提問時,先手寫再口說。相較於口頭問答只能一對一,手寫可以全部人一起進行,如此就能避免「回答問題是別人的事」心態。而且,寫的時間也就等於沉默思考的時間,還可以趁機觀察學生大概寫了什麼,所以這方法對於找出D類學生很有幫助。
這只是技巧之一。我相信,若要使教學策略更為全面、更考慮到各類學生,必須先把提問分成三個階段。
一是提問前,亦即學生接收了哪些可用於回應問題的資訊,包括先前的課程內容以及提問的敘述方式。對教師而言,這是傳遞設計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在有限時間內,盡量降低認知負荷、傳遞有用資訊,或說如何使學生在接收與理解上更有效率。
二是提問中,亦即學生如何理解問題的範圍與焦點,並據此而思考了哪些內容。對教師而言,這是提問設計的問題,也就是怎麼問才能讓學生更願意主動思考、思考更深更明確,最好是能引起某種「我真的在思考」(俗稱燒腦)的體驗。
三是提問後,亦即學生如何回應提問、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教師而言,這是回應設計的問題,也就是提供了哪些回應的媒介與模式,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能夠輕鬆地熟悉,從而表達地更多元更深入。
講到這裡,有人可能會覺得,一個簡簡單單的問答,怎麼被我講得如此複雜?的確,問答本身可以快速又發人深省,但不是人人都能問答地快速又富含哲理,絕大部分人在絕大部分時候都做不到。
這主要是因為,時間、專注力與資訊量都是有限資源,如果問答雙方都超有意識、超有效率地運用它們,問答過程就可以很棒。但在教學現場,是教師必須喚起學生對提問的興趣、思考與表達,最理想的狀態是,所有人都能一同進行。
更直白地說,我們的提問式教學,不能只用在某些聰明反應快的學生身上,而應該讓各種類型的學生都能盡量參與。這就代表,提問前的資訊傳遞、提問中的問題焦點,與提問後的回應模式,都頗有設計與改良的空間。先說,要做到超級理想的確很難,我自己也不敢保證一定能每次都做得很好。但只要有這種設計與改善的思維,進步絕對是可能的。
事實上我認為,整個提問式教學的核心概念,不是提問也不是答案,而是「可觀察」。因為我們不僅想觀察學生的思考過程,也想觀察自己的教學成效,於是就有了「怎麼讓它可觀察」的問題。
據此,若想要有更明顯進步,首先就要讓問答具有更多可被我們觀察的媒介、形式與模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