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Reading 《不要想藍色大象》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閱讀時間:2015出版 – 2021.07.12
閱讀媒介:實體書
這本書應該是以前的學生推薦我看的,只看到一半就放在書櫃了,這種類似的狀況很多,常常事情做一半放著、書看一半放著、劇看一半放著、漫畫看一半放著,有一種說法是:你是個念舊的人,害怕事情就這樣結束過去了,因此需要長時間閱讀吸收的資訊,很容易放著,觀念來源是台灣通勤第一品牌XD,知道的人就知道了。
時空到了現在,由於雪寶出生了,還沒抓準看書的空檔,加上這本書本來就是過渡期訓練閱讀的書,所以在做標籤筆記的時候十分不順,雖然是實體書,但我對整本書的結構非常沒有概念,頂多就是一個「擅長讀心的人」,所分享各種仿間可以用來觀察行為的方法吧,如果有興趣還是希望大家可以自行閱讀。
一開始,作者就是定錨了你看到「叩叩叩」就要想到火,然後就一直不時在奇怪的段落出現這個狀聲詞,這是很簡單讓人有被引導行為的方法,另外一個例子是,一個演講者在給上台的觀眾兩個選項時,若敘述其中一個選項有「舉手指出」,而另一個單純敘述過去,那觀眾有很高的機率選擇「指出」的那一個。當一個人其實早就做出選擇的時候,只是需要一個hint 促使他行動,而其中存在心理層面的思考,都可以被外在所觀察到的行為解讀出來。
裡面有一個段落是我非常喜歡的,在訪談(interview)的時候,「真空」的技巧可以有效讓你獲得更多的資訊,也就是故意在提問後,不給選項而空白一小段時間,如此一來,受訪者會為了填滿空白的尷尬,說出更多資訊。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技巧是在樂無休止創意團隊。 Listen Play & Create Music Therapy Team in Taiwan的工作坊學到的,用最簡單的例子來說,百貨公司的廣播是「Do Mi So ___」,你單純看到這個發音,也能在腦中聽到最後一個Do的音高吧?用音樂治療的方式來說是這樣,用職能治療的早期療育也是如此,在治療發展遲緩的孩童時,真的不需要一直對著孩子說話、要求答案、引導方向,操之過急的治療只會帶來反效果,同理可證,這些發展遲緩的孩子,也許家裡就是個步調緊湊的生活、語速過快的照顧者,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了。到了臨床教學的後期,我都會教導學生「觀察、中斷、等待」,所運用的技巧就是如此,如果三生有幸你各位看到這一段落落長的,是真的我很精華的治療手法,麻煩你回我一個熊貓的emoji好嗎,特別是我教過的學生,你沒留言就當掉你。
再來是簡單的介紹心流(flow),由Mihaly Csikszentimihalyi 提出,運用肌肉放鬆的技巧,達到平穩的力量。這個名詞在這幾年很火紅,我自己則是到了教書、聽podcast才知道的,甚至也有一些app可以操作引導使用,我想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要學習如何快速達到心流勢必能夠提高不少效率。額外提到,《雜訊》這本書,雖然還沒看過,但應該一樣是在說:眼球注意力已經飽和,創作者已經往耳朵注意力進攻,且在我們所能觸及的資訊量已經爆棚,因此如何辨別+過濾資訊,已經是我們這個年代必備的能力了。
有一句話叫做:心想事成。
怎麼說?一個運動好手破紀錄的時候受訪說了:哦,我昨天晚上已經練習過破紀錄了。這真的有夠唬爛,但所謂的意象練習,就是如此。有一個很哀傷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最後一葉》-歐亨利的短篇故事,真的好看,尤其最近阿滴自我揭露憂鬱症的歷程,和陪伴者志棋的分享,我覺得都是值得讓大家理解的經典故事。
冥想(Meditation)介於主動思考和被動發呆之間,這也是最近很流行的名詞,我在生物駭客筆記裡面也有聽到類似的解說,相當推薦有興趣的人去聽Rich對Biohacking的見解!
節目來到最後,我今年閱讀的習慣,真的深受很多創作者的影響,如:股癌 Gooaye通勤十分鐘 On The Way To Work閱讀前哨站⋯等等,這些厲害的人,在經過大量閱讀後,再產出資訊的能力,已經是爐火純青,我到目前為止閱讀的書,也是30歲以前所無法想像的,當然除了財經相關以外,也開始閱讀額外的書籍,我很高興今天又可以記錄下這篇心得,即使內容不到乾貨等級,但也實實在在成為我的養分之一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87內容數
求學經驗很不愛看書的人,翻開神鵰俠侶就會睡著的人,竟然從2020Q4開始大量閱讀,並且逐步紀錄讀書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鍾明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閱讀時間:2021.6.7 - 2021.6.17 閱讀媒介:實體書
閱讀時間:2020.5.2 - 2021.6.6 閱讀媒介:實體書
閱讀時間:2021.5.16 – 2021.6.4 約7.6小時 閱讀媒介:kobo forma 電子閱讀器
閱讀時間:2021.05.19 – 2021.05.28 閱讀媒介:實體書
閱讀時間:2021.04.16 – 2021.05.19 閱讀媒介:MooInk電子閱讀器
當初在4月中的繼續教育學分課,有幸現場聆聽李宏鎰教授的課,也意外得知教授和黃老斯即將推出有關於過動兒的繪本(當時根本就還沒有消息就走漏風聲了呵呵),果斷列入必購的臨床教具採買清單,以及實習生臨床教材之一啦,這個封面吼,不負責猜測黃髮小男孩就是黃老斯本人、封面右下角應該就是李教授本人吧!
閱讀時間:2021.6.7 - 2021.6.17 閱讀媒介:實體書
閱讀時間:2020.5.2 - 2021.6.6 閱讀媒介:實體書
閱讀時間:2021.5.16 – 2021.6.4 約7.6小時 閱讀媒介:kobo forma 電子閱讀器
閱讀時間:2021.05.19 – 2021.05.28 閱讀媒介:實體書
閱讀時間:2021.04.16 – 2021.05.19 閱讀媒介:MooInk電子閱讀器
當初在4月中的繼續教育學分課,有幸現場聆聽李宏鎰教授的課,也意外得知教授和黃老斯即將推出有關於過動兒的繪本(當時根本就還沒有消息就走漏風聲了呵呵),果斷列入必購的臨床教具採買清單,以及實習生臨床教材之一啦,這個封面吼,不負責猜測黃髮小男孩就是黃老斯本人、封面右下角應該就是李教授本人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收到這本書也快要一年哩,斷斷續續地緩慢閱讀中,但一個不小心就被擱在旁好長一段時間。前陣子不知道怎麼地忽然在Podcast聽到這本書,於是我就又拿起來讀,同時,和它一起發呆的《哈佛 ✕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也被我一並給消化掉了。
Thumbnail
明白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復原力」,好好增強感受著個部分並學習如何妥善利用「後設認知」,能夠幫助我們在工作、學習、人際關係、自我探索上達到更高程度的發展,以及更舒服的順應在這些關係裡。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感謝 #方言出版社的邀約,讓我可以在這本2024年2月26日出版發行前閱讀到它,希望自己能夠經由這本書,得到教導孩子一輩子都可以快樂學習的方法。 收到出版社寄來的書籍,懷著滿心歡喜的心情打開它,因為除了出版社之外,我可是比其他讀者還提早一步閱讀這本書。 我在心中想這本書,這本書可以為我們
Thumbnail
本文將提供選書、閱讀心情的整理和如何克服閱讀倦怠的方法。 閱讀是一個重要但常被忽略的日常活動。它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打開我們的視野,還可以放鬆我們的心情。
Thumbnail
你曾覺得,明明自己讀了不少書,怎麼遇到問題還是腦袋當機嗎?
Thumbnail
每次漫步在圖書館,隨手從架子上取下書本,拿到沙發上看,或是進一步把它借回宿舍閱讀,都是一個個奇妙的緣分。 昨天我借的這本書——由慧敏法師寫的《停下來,才能看見》首先是因為書名吸引我,因為我覺得現階段的我,在像一隻箭很認真地不斷往前衝了很久之後,需要停下來,否則我的*「智商」、「感性」和「靈性」這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收到這本書也快要一年哩,斷斷續續地緩慢閱讀中,但一個不小心就被擱在旁好長一段時間。前陣子不知道怎麼地忽然在Podcast聽到這本書,於是我就又拿起來讀,同時,和它一起發呆的《哈佛 ✕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也被我一並給消化掉了。
Thumbnail
明白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復原力」,好好增強感受著個部分並學習如何妥善利用「後設認知」,能夠幫助我們在工作、學習、人際關係、自我探索上達到更高程度的發展,以及更舒服的順應在這些關係裡。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感謝 #方言出版社的邀約,讓我可以在這本2024年2月26日出版發行前閱讀到它,希望自己能夠經由這本書,得到教導孩子一輩子都可以快樂學習的方法。 收到出版社寄來的書籍,懷著滿心歡喜的心情打開它,因為除了出版社之外,我可是比其他讀者還提早一步閱讀這本書。 我在心中想這本書,這本書可以為我們
Thumbnail
本文將提供選書、閱讀心情的整理和如何克服閱讀倦怠的方法。 閱讀是一個重要但常被忽略的日常活動。它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打開我們的視野,還可以放鬆我們的心情。
Thumbnail
你曾覺得,明明自己讀了不少書,怎麼遇到問題還是腦袋當機嗎?
Thumbnail
每次漫步在圖書館,隨手從架子上取下書本,拿到沙發上看,或是進一步把它借回宿舍閱讀,都是一個個奇妙的緣分。 昨天我借的這本書——由慧敏法師寫的《停下來,才能看見》首先是因為書名吸引我,因為我覺得現階段的我,在像一隻箭很認真地不斷往前衝了很久之後,需要停下來,否則我的*「智商」、「感性」和「靈性」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