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 10 / 7 才開放下單購買,今天 10 / 17 我就在這邊寫閱讀筆記,可見我真的是志祺七七的超級腦粉。約莫在一年前,志祺七七他們出了《歡迎來到志祺七七!》,我也是一看到就手刀下訂了。
那這兩本書差在哪裡呢?《歡迎來到志祺七七》講得比較是偏向「作者」自身的經歷,張志祺自稱是跌倒學。而這本《公民可以很有事》主要是偏向志祺七七在 Youtube 上的頻道內容,從針對議題選題、寫出企劃、呈現觀點等去描寫,後半本書則是他們做過的企劃範例。
我必須說,身為志祺七七的忠實觀眾,後半本書真的像重新看以前影片的逐字稿,然後略有修改。我是把他當複習啦!但對於沒有看過他們頻道裡每支影片的人,想必會受到他們的多元觀點及相當口語化的筆法所吸引。
書中描述,大部分的人在了解一個新議題時,大多會經過五個階段:
- 探索發現:先對周遭環境有探索的慾望
- 觀察發問:觀察身邊的現象並產生疑惑
- 蒐集資訊:多方蒐集資訊瞭解事情發展
- 做出判斷:對資訊做出自己的判斷
- 分享觀點: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觀點並發揮影響力
今天讓我們一起跟隨書中的腳步,來聊聊這些階段吧!
探索發現
單純因為東西很好玩、很有趣,或者某件事讓我們感到很氣憤、很不滿,都會促使我們開始思索這生活中的種種事情,我們可能去思考「這件事情合理嗎?」、「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透過質疑與辯證,幫助我們拓展所有的可能性,避開習慣和盲點誤區,這樣的思考模式稱為批判性思考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考不是為了找碴而找碴,更不是要批評別人,而是透過思辨的過程,更深入地挖掘已知的事實,產出更深入的見解。大家可以透過以下三個步驟來一起練習!
- 質疑一切理所當然的事情:大腦本質上習慣不「思考」。透過習慣,大腦可以省下更多力。當我們對事情問了「為什麼」時,大腦會開始轉動,持續刺激我們的思考,深入探索這些事發生的前因後果。
- 理性推論出事實資料之間的關係:對於所蒐集到的相關訊息,我們要加以判斷什麼是「事實」、什麼是「推測」。因為事實才是推論的基礎,推測則需要加以判斷其真實性與邏輯性。因此我們先從事實入手,用資料釐清事件的關係,然後才能根據現有的狀況做出進一步的推論與判斷。
- 持續挑戰自己的判斷:不只質疑現況,也需持續挑戰自己做出的推論與判斷。如此一來自己對事情的理解能更完善,也能讓推論變得更為縝密。
觀察發問
大部分的人關心社會議題,通常不是要進行社會改革,而是那件事情就在自己身邊,或是自己必須去面對,自然而然開始關注。對於如何「選定」深入哪個議題要有所取捨,因為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不過不管是打算廣泛接觸或者是深耕某個議題,作者及我自己都覺得是件值得鼓勵的事。因為帶著開放的胸襟去了解議題,能夠讓我們自己的價值觀變得開闊。
不排斥瞭解任何自己不熟悉的事物,
才不會錯過這個有趣的世界喔!
要深入探討議題時,我們一定會遇到疑惑的地方:例如「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它發展的起源是什麼?」「它的運作機制是什麼」。不管是要透過繼續找資料還是問該領域的前輩,問對問題都能夠夠讓過程更順利。以下介紹書中三個問問題的小技巧。
- 問具體的問題,找出明確的方向:在問問題時,範圍、意思、目的都要精準,接收問題的對象才能給出比較明確的答覆。有時太倉促地想得到解答,但問題方向不明確時,對方也容易給自己一個較為空泛的答案。建議在問問題前,可以先把問題寫下,釐清問題的走向再追問。
- 問開放式的問題,得到更多可能:問一個開放式的問題,能夠讓被請教的人有更多空間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比方問「為什麼」、「你認為可以怎麼做」這類沒有預設標準答案的問題,更能夠激發對方思考。
- 延伸問題,從對方的回答追問更多細節:問問題的過程是種有來有往的互動。當對方給出了問題 A 的解答後,我們可以再去問 A 的細節,例如「你剛剛提到 XXX,那可以舉個實際的方法嗎?」來延續問題的細節。
蒐集資訊
大家有聽過「盲人摸象」的故事嗎?有一群盲人因為摸到了大象的不同部位而對大象有不同的想像。第一位盲人摸到長長軟軟的東西、能夠捲曲還不時會噴氣,所以推斷大象應該是一種軟體動物。第二位盲人摸到相當粗糙的質地,隨後一小部分又非常的光滑,推斷大象應該是個身材矮小的胖子。第三位盲人摸起來不只覺得大象粗糙,還超級無敵巨大,需要好幾個人才有機會將它環抱住。
這三個人分別摸到的是什麼呢?
第一位盲人摸到的是象鼻,第二位盲人摸到的是象腳,第三位盲人摸到的則是象肚。從我們的觀點可以看出,他們講得都沒錯,可是在推斷原貌的過程中,因為所在的角度及位置不同,對事實的理解就會有所偏差。對於議題也是同樣的道理,要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議題,我們也只能看到相當局限的觀點,透過多元觀點才能打破這種限制。這種看整體面貌的角度稱之為全局觀。
在
《哈佛商學院的雙贏談判課》那本書中我們提過,談判的多方最大的目標應該是要將整體利益最大化,尋找在協議範圍中的帕瑞托改善。全局觀的角度能夠讓人脫離原有的角度,找到可能存在的利益。議題的討論也是如此,
一個議題會引發討論,往往是來自不同利益或價值觀的人,對一件事情產生不同想法。但不論再怎麼爭執,討論這些事情的最終目標,是為了生活在同一個空間的我們,希望能找到彼此比較能夠接受的方式,分配有限的資源,一起生活下去。
這種多元觀點暗示的是,一項議題並非非黑及白,而是有很多折衝的空間,讓彼此可以相互妥協。除此之外,吸收多方觀點也有利於自己進行多方比較,提出更完整的論述與更具說服力的方案。然而在蒐集觀點的過程中,我們也很容易被觀點呈現的方式所影響,而多蒐集一些觀點也能避免被單一管道或者單一情緒所影響。
唯獨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尤其在這個假新聞氾濫的時代,要小心資訊的正確性。
書中提出了幾個在蒐集資訊時,判斷資訊正確性的方式:
- 是否來自具公信力的媒體:像是公共電視台,這類媒體不只有專業的新聞產製流程和檢核機制,也願意提供較多元的訊息來源。
- 是否為同領域普遍認可的專業知識:如果涉及到專業知識,可以尋求專家的意見,不過「專家」的內容是否可信我們也難以判斷。比較好的情況是援引專業期刊上的內容,因為裡面的內容通常會經過審查委員會進行審查,確認內容的真實性後才放上去。
- 交叉比對資料的真實性:要是沒辦法找到具有公信力的來源,那我們只能透過多方的有關說法,去交叉比對資料,從時間順序、邏輯合理性去判斷哪些內容值得採納。
做出判斷
有的時候我們會期許自己在公開場合上發表的內容是夠「中立客觀」的。然而這件事情也值得我們做思考:中立客觀真的是必要的嗎?
看看中天、三立,人家有中立客觀嗎?我是覺得沒有啦!而且人家還是一堆人看,反而當我們過度要求自己「中立客觀」時,真正重要的訊息反而沒有被傳播出去,這樣值得嗎?在談這東西之前我們先來解析一下「中立」與「客觀」兩個詞吧!
「中立」是指態度表現在兩方的中間,不偏袒任何一方,但也可能是不表態。這樣的描述下,中立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相對於議題的兩方而言,但只要稍有表達立場,甚至只是稍稍講話就可以看出發言人重視的方向,所以很難找到所謂的「絕對中立」。
「客觀」這個詞是相對於主觀,意思是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如此。但實際上「絕對客觀」也是相當少見,因為現在被認為是科學的事實,也有可能在將來被推翻。簡而言之,真正的中立客觀很難被找到,除非完全不說話。
除此之外,一直追求中立客觀,那麼對事情就無法提出解方—因為要解決問題,就一定要踏有某一種立場去實施。而對於議題保持「中立」也意味著停滯,如此一來不也與反對改變的一方類似嗎?而且太過中立有時還會讓人覺得「這個人都沒有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觀點後,才有機會讓觀點獲得實踐的機會!
有觀點才有力量,勇敢表達自己的看法!
那要如何釐清自己的觀點,書中推薦以下四個步驟!
- 劃定戰場:釐清要討論的範圍、目標。如果要討論事件的前後因果,時序就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如果想討論「有錢人要不要多繳一點稅」,可能就需要針對現行的稅法有多一點的理解。
- 直指核心:找出議題的核心爭點,聚焦討論的重點。承上面的議題,關鍵的核心可以設定在於「有錢人的社會責任」或者「平等權」等。
- 抽絲剝繭:圍繞著問題核心逐層討論,從不同的觀點,找出其動機、主張、利弊、衝突。像支持平等的人認為繳比較多稅對有錢人不是太大的負擔,但會覺得自己的努力受到剝削,反對的人可能則認為他們成為有錢人多少也是受到社會制度的優勢所影響,有所回饋是應該的。
- 分享結果:在討論議題時,輸入與輸出是一樣重要的。而且透過轉化知識的過程,我們可以想清楚自己還沒想通的地方,甚至從別人的回饋中獲得調整的方向。
引起共鳴
有的時候你的觀點很好,但講出來的內容就是沒什麼人聽。像是我寫健康相關的文章就會一堆收藏,如果是寫散文集可能都沒什麼人願意點開。因為內容必須要引起對方興趣,對方才有機會聽進你說的話。
經濟學家戈德海伯 Michael H. Goldhaber 曾提出注意力經濟的概念,因為每個人都只有二十四小時,所以當一件事情吸引我們注意時,就會排擠到對另一件事情的關注。因此讓我們自己的內容能夠引發對方興趣就變得相當重要。
因此在溝通之前先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他所處的環境背景、對這個議題的了解程度、現在關心的問題、喜歡的內容,跟充分準備我們自己想說的內容,是一樣重要的。如果我們可以把我們想溝通的內容,跟對方在乎的東西結合,找出共同目標,就能提高對方聆聽我們的意願,也可以增加彼此交流想法的機會。
尤其當對方立場跟自己不一樣的時候,更別急著想要提出自己的觀點說服對方,對方很有可能因為立場不同而起了自我保護心態而拒絕溝通。如果對方真的就是完全拒絕溝通,也是拿對方沒輒,但只要對方有溝通的可能,我們就可以表達自己願意傾聽、開放友善的溝通態度,先聽聽對方怎說,透過適時追問建立討論關係、肯定對方的思考脈絡後,再分享自己的看法,對方也比較聽得下去。
最關鍵的,其實不是我們自己有多特別的觀點,而是聽我們表達、接收訊息的那方,到底有沒有聽進去。
那引起共鳴可以有哪些小技巧呢?
- 考慮受眾的環境和興趣:表達資訊時,最重要的是聽眾的感受。包含對方的情緒、興趣、背景、所在情境,甚至是接收資訊的門檻都要設想,這樣才能讓對方更快速地進入接收資訊的狀態。
- 提煉內容精華,找出最核心的觀點:有時表達篇幅有限,我們必須要想清楚最想表達的一句話到底是什麼?如果針對議題細節太多,有時觀眾反而會因此被困住。因此分出輕重緩急,找出最核心的內容相當重要。
- 歸納重點,條列邏輯清晰:面對未知的事情,讓聽眾了解大概的內容有哪些,一開始先挑明要講幾點可以讓大家有預期心理。分點講述後,最後再做個觀點總結,能夠有效幫助對方收束概念。
結論
當然不只是因為我自己是志祺七七頻道的狂粉,我自己也是真心覺得這本書很棒。有些點我也知道自己沒有做得很好,還有許多待改善的空間。其中最讓我有感的就是表達觀點與引起共鳴吧!
我自己以前也是滿怕說錯話的人,所以會很注意自己的「發言」有沒有盡量保持「客觀中立」。但後來想想沒錯啊!某些學者講話也是非常有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後結果是錯的,看看政論節目一堆名嘴不也是一個月後的發言可以打前一個月自己的臉。所以有立場並不是件壞事,反而可以讓別人清楚知道當下你的看法,不僅如此,透過解釋自己為何支持某一方,也能理清自己「為何而支持」。
引起共鳴是我最近也在想的,因為在這個平台上坦白說可能還是有點困難吧!畢竟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改變,如果你能夠看到這邊我就覺得你已經很厲害了。連我除了平常看書,我一個月也大概只會看 5~10 篇方格子上面的文,量也不算多,畢竟有些內容確實跟我的一樣挺硬核的,簡單說如果不是財經、勵志、健康三大走向,要能夠衝破重圍還是很難的~
而引起共鳴在生活中聊天也是不可或缺的。不管是一起追劇、一起打遊戲的好夥伴,又或者是某些童年回憶,我們會發現這樣的「共通話題」或者說「求知慾」正是人們願意聽別人說話的真正原因。而我自己也覺得該開始習慣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對方希望聽到什麼樣「感興趣」的內容。
書中除了每個小項都有舉例以外,還有針對完整議題的討論。如果針對議題探究想要瞭解更多的話,推薦大家購買這本書喔
難易度:★☆☆☆☆ 可讀價值:★★★★☆ 保存價值:★★★★☆ 書名:《公民可以很有事》 作者:志祺七七 出版社:親子天下
歡迎大家按個喜歡或收藏,或者在下面留言與我交流分享你的看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