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批判性思考簡易入門版(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已經紅很久了,不過,似乎還是不少人對這個名詞的內涵不是很清楚,加上許多讀者希望看到普及版,那筆者就獻醜了。
開頭要先聲明,本系列設定的針對受眾,一是會上網路看文章的成年人,但完全沒有大學以上的訓練;對於大學以上的讀者,主要是針對「理工背景」,並假設「人社背景」的朋友,經過多年已經忘得差不多的前提。所以,難易度會拉的很低,範例不會舉很多,真的想深入學習的,坊間賣的書很多,挑一本好好讀完,收穫會比看筆者的簡易版多很多。

什麼是批判性思考?

什麼是批判性思考?一般而言分為「技巧性」跟「實質性」,技巧性指的是你是否在閱讀或寫作時,就時時使用技巧去分析,實用性泛指你雖不會提出各種分析,但敘事寫作上就已經是了。
筆者這篇比較偏重技巧性的分析,並用一些例子稍加說明;實質性的訓練,要經年累月才能養成。讀者若不是很能理解,那麼就以理工相關科系的碩博論文寫作為例子,正常的養成訓練,你得要先「觀察現象、發掘問題、提出解決的假設、針對提問進行實驗、歸納整理結果」。
是的,這就是國中生物第一堂課就會教的「觀察、提問、假設、實驗、結論」,科學方法的入門。
真的,批判性思考的本質其實沒有多麼詭異,他就是一套教你思考的方法,簡化來說,比如在網路上看文、寫文時,可以「自己提出概念、分析他人提出的概念,並對概念進行論證」。
真有這麼單純?是的,批判性思考真的在概念上很單純,但為何實踐起來似乎很困難?那是因為,思考有主動跟被動兩種過程,人要從被動接收他人的分析,轉變為主動分析,本來就很不簡單。
  • 主動過程:非由他人促成,自己主動追尋、思考、提問、找出解答。其中最重要的是主動發掘問題的能力,這可以透過參加社團、讀書會之類的,彼此激勵刺激思考,但不能變成只有一個人提問,其他人聆聽。
  • 被動過程:向他人學習、經由各種管道接收資訊,而自己並沒有去進一步思考、分析資訊,止步於此。
簡單說,批判性思考是一種經過深思熟慮的思考,能夠主動發掘問題,並針對問題進行論證。不僅僅是論證他人的思考,還要對自己的思考去論證,也就是「思考自己的思考」。

鍛鍊主動檢視資訊、自我思辨及向外論述的能力

實際運作以筆者為例子,就是會常常看自己過去寫的,並重新筆記後再寫一次。這在教育上常稱做「後設認知」,白話一點的說法就是老師做了一套學習單,學生學習後的成效怎樣,做進一步的分析後,對學習單能促進學習成效的「理論」,去反覆檢討與重寫。
如果說,各位想在網路上看文寫文,透過批判性思考得到什麼,那麼應該是要抱持著了解他人的寫作技巧、文章結構、思維習慣、意識形態立場等等,不是要挑字縫去找錯誤,然後引以為傲。這種行為就跟一個數學不好的國中生,段考答對一題,而第一名那題卻答錯了,就拿來說嘴三年,到處炫耀自己的數學比第一名強一樣。
學習批判性思考最大的收穫,應該是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方式提升自己,避免落入宣傳的圈套,並找出對自己最有利的目標。最終,可以使我們做出任何決策時,其分析判斷的過程品質可以提高。
用點俗套的方式替上幾段做結論,就是「學公式而不套公式、習定義而不習教條」,為了讓自己的行動更好而鍛鍊。
以下整個系列,將針對我們在網路上的閱讀為主,而不談書籍類的,因為一般具專業性的書籍要能出版,大致上都能自證基本技巧。而網路寫作的嚴謹度相對不高,透過批判性思考抓重點,可以讓我們去了解寫作者的思想與思考方式,而不會因為自己的閱讀問題驟下結論。故我們要從哪些面向去看一篇文章?
  1. 文章元素分析,文章本身有多少是事實,哪些是推論,結論又在哪裡,多少部分只是情緒發洩。
  2. 評估文章的推論與假設,分析主張的根據以及推理過程,找出結構。
  3. 評估文章的論證,如何透過論證提出解釋,以及建議的決策。
  4. 怎樣導出這些論證。
透過這幾點,我們可以這麼說,批判性思考是一種讀、思、寫的能力。
若要很簡單的下判斷,那我們可以這樣說,若你寫了一篇文章,有前因、推論過程、根據推論產生的結果,且這個推論符合邏輯,屬於合理的論證過程,那麼就能說是符合批判性思考的基礎。

邏輯上合理,未必是事實上的正確

請注意筆者並沒有說,前提跟結論都得「正確」,這只是單純從結構上來看,畢竟每個人的資訊來源不同,全然錯誤的前提自然會得不出正確的結論。但就寫作結構上來說,能夠提出論證,就可以說符合批判性思考的基本能力。
主動發掘問題,提出假設與可以驗證的推論,並針對論證的過程再進行論證,這有寫過論文的人,大部分都經歷過。只是多數人畢業後就忘了,或是不習慣用在日常生活上,得要常常練習才能維持住。
這也是為何,批判性思考是有技巧的。即便你全部忘記,只要還知道一些基本技巧,或是判斷的準則,那麼要回想起來就不困難。
而從這邊,讀者也會發現,單純論技巧許多人是沒問題,但問題似乎來自於資訊的錯誤。好比說「3年A班的段考數學變好,是因為考前做了瘋狂練習」,這句話的論證結構是沒問題的,是合理的因果關係,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那可不一定。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0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最後,一元一次的應用題,這大概是最痛苦的地方,要把現象代換成數學式,很難。依照經驗,多半都要透過大量練習去抓到那個感覺,再說一次,各位爸爸媽媽,你們是人生經驗比小孩多很多,才會覺得把現象用數字描述不難。
家長真的要記得,小學數學多半脫離不了算術的範疇,但進入數學就有數學語言的概念,無法運用數學語言,怎麼可能進入科學、工程的領域?就算勉強考進去,多半也只會是半調子。 能夠早點熟悉數學邏輯的思考,以及數學語言的運用,絕對是好事。
同學可以懂,加上絕對值,是要讓符號出來後都是正數,但其實不懂這個過程代表什麼。絕對值的意思,是指「距離」,理論上老師上課都會說,但應該有哪邊出問題,導致筆者見到的案例,就是沒把「距離」的概念記到腦袋裡。
從現在開始,國中篇的東西都會非常細節化,除了筆者本身教久了經驗多以外,更大的因素是,國中的難度跟小學不同,上課的密集度也不一樣,與其讓學生去試驗,不如直接把較佳路徑展示出來。家長在這篇之後,國中篇的東西大部分都可以請同學一起參考,幾種方式跟解讀,挑一個順手的方式去做。
「家中小朋友未來將上小學,想請教老師該如何選擇體制內或體制外的學校?決策標準要考慮哪些因素?」這真是大哉問。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但不是很「難」回答,原因筆者之前在教育系列有講過,「說實話很傷人」,畢竟多數家長都是望子成龍。
人際關係網絡的建立,往往才是你看到的階級複製關鍵。而我們今天因為台灣教育還是以公立學校為尊,才導致菁英家庭把小孩送去第一志願,讓許多人以為進了第一志願就能夠翻身。 其實不是這樣。
最後,一元一次的應用題,這大概是最痛苦的地方,要把現象代換成數學式,很難。依照經驗,多半都要透過大量練習去抓到那個感覺,再說一次,各位爸爸媽媽,你們是人生經驗比小孩多很多,才會覺得把現象用數字描述不難。
家長真的要記得,小學數學多半脫離不了算術的範疇,但進入數學就有數學語言的概念,無法運用數學語言,怎麼可能進入科學、工程的領域?就算勉強考進去,多半也只會是半調子。 能夠早點熟悉數學邏輯的思考,以及數學語言的運用,絕對是好事。
同學可以懂,加上絕對值,是要讓符號出來後都是正數,但其實不懂這個過程代表什麼。絕對值的意思,是指「距離」,理論上老師上課都會說,但應該有哪邊出問題,導致筆者見到的案例,就是沒把「距離」的概念記到腦袋裡。
從現在開始,國中篇的東西都會非常細節化,除了筆者本身教久了經驗多以外,更大的因素是,國中的難度跟小學不同,上課的密集度也不一樣,與其讓學生去試驗,不如直接把較佳路徑展示出來。家長在這篇之後,國中篇的東西大部分都可以請同學一起參考,幾種方式跟解讀,挑一個順手的方式去做。
「家中小朋友未來將上小學,想請教老師該如何選擇體制內或體制外的學校?決策標準要考慮哪些因素?」這真是大哉問。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但不是很「難」回答,原因筆者之前在教育系列有講過,「說實話很傷人」,畢竟多數家長都是望子成龍。
人際關係網絡的建立,往往才是你看到的階級複製關鍵。而我們今天因為台灣教育還是以公立學校為尊,才導致菁英家庭把小孩送去第一志願,讓許多人以為進了第一志願就能夠翻身。 其實不是這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並介紹心智訓練的不同方式。批判性思考不僅要求我們分析邏輯與證據,還需不斷地質疑自身信念與經驗。文章指出,思考不僅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也需要透過好奇心、聯想及條理化的過程來不斷加強。隨著教育制度的影響,心智訓練應鼓勵自發思考,而非僅僅依賴機械式的邏輯學習。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獨立思考比以往更為重要。閱讀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它更能提升思考能力和改善生活。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閱讀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包括提前提問、批判性閱讀、做筆記及與他人討論等方法。學會在閱讀中進行深入思考,使得知識能轉化為實用智慧,從而在生活中作出更明智的選擇。
  這些人提出反對意見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參與公共討論,而是為了壓抑與結案一切可能的公共討論,來讓社會保留在當前的狀態。保守主義者對批判思考的一個看似理性的回應是「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社會/規範/主流價值有問題,你有更好的、可行的與立即的改變方案嗎?」,而它的暴躁版本是「只會批評誰不會?」、「你行你上啊」。
本書介紹了逆思維的四種思考模式,提出了科學家模式的優勢以及多人之下的影響。透過本書,讀者可以學習如何以科學家的態度面對凡事,以及避免陷入二分法的思考方式。
在這個我們可以獨立思考、批判思考的社會與年代
Thumbnail
思辨與立場: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批判性思維工具(第2版) Critical Thinking: Tools for Taking Charge of Your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Life 介紹如何形成批判性思維以及在生活上的實用原則
Thumbnail
批判思考與理論形塑的目的是為大眾、研究者或不同觀點的他人提供思考路徑。 文學理論通常和哲學思考脣齒相依,因為文學承載了當時的社會思想、心理與價值觀等等。文本是鏡子,反映了世界、作者與讀者。
Thumbnail
閱讀研究文獻時,保持批判性很重要。本文介紹瞭如何從批判的角度閱讀文獻,觀察研究問題和既有結果之間的距離,並提供了上野講座使用的學生文獻報告格式。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考是什麼?怎麼做?一文帶你掌握提高工作學習必備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教你學會8 種關鍵的批判性思考技能,學會用專業工具輔助進行批判性思考,強化個人思維能力,全面看待各類事情!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並介紹心智訓練的不同方式。批判性思考不僅要求我們分析邏輯與證據,還需不斷地質疑自身信念與經驗。文章指出,思考不僅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也需要透過好奇心、聯想及條理化的過程來不斷加強。隨著教育制度的影響,心智訓練應鼓勵自發思考,而非僅僅依賴機械式的邏輯學習。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獨立思考比以往更為重要。閱讀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它更能提升思考能力和改善生活。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閱讀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包括提前提問、批判性閱讀、做筆記及與他人討論等方法。學會在閱讀中進行深入思考,使得知識能轉化為實用智慧,從而在生活中作出更明智的選擇。
  這些人提出反對意見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參與公共討論,而是為了壓抑與結案一切可能的公共討論,來讓社會保留在當前的狀態。保守主義者對批判思考的一個看似理性的回應是「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社會/規範/主流價值有問題,你有更好的、可行的與立即的改變方案嗎?」,而它的暴躁版本是「只會批評誰不會?」、「你行你上啊」。
本書介紹了逆思維的四種思考模式,提出了科學家模式的優勢以及多人之下的影響。透過本書,讀者可以學習如何以科學家的態度面對凡事,以及避免陷入二分法的思考方式。
在這個我們可以獨立思考、批判思考的社會與年代
Thumbnail
思辨與立場: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批判性思維工具(第2版) Critical Thinking: Tools for Taking Charge of Your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Life 介紹如何形成批判性思維以及在生活上的實用原則
Thumbnail
批判思考與理論形塑的目的是為大眾、研究者或不同觀點的他人提供思考路徑。 文學理論通常和哲學思考脣齒相依,因為文學承載了當時的社會思想、心理與價值觀等等。文本是鏡子,反映了世界、作者與讀者。
Thumbnail
閱讀研究文獻時,保持批判性很重要。本文介紹瞭如何從批判的角度閱讀文獻,觀察研究問題和既有結果之間的距離,並提供了上野講座使用的學生文獻報告格式。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考是什麼?怎麼做?一文帶你掌握提高工作學習必備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教你學會8 種關鍵的批判性思考技能,學會用專業工具輔助進行批判性思考,強化個人思維能力,全面看待各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