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中的《規則?》中的問號,不是多打或是漏字。這個問號我認為才是整個標題中的關鍵字:對於「規則到底是什麼?」的重新認識與思考。
我很喜歡21_21 DESIGN SIGHT的策展風格。這是一個以設計為主軸心的展覽場,每次邀請不同領域的策展人,有些策展人並不是來自傳統的設計領域,但正因如此才能企劃出設計與其他領域的crossover,從而碰撞出新火花。之前在台灣也紅過一陣子的《單位展》,原先也是在21_21 DESIGN SIGHT中展出的。
規則無處不在地存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從每天微小的買東西、坐車,到工作中與人合作,直至人生大事中的婚姻。人們每天遵循著不管是如法律一樣的明文規則,或是因為人際關係、文化或是歷史形成的潛規則,這些規則是怎麼形成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這次主策展人之一的水野祐,作為律師的他試圖從設計的角度去重新觀察與思考包含法律在內的人類社會的規則。
展覽本身有一張鳥瞰圖,說明這個會場中將規則分為四個部分,也是嘗試從四個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規則:
- 意識到規則
- 遵守/使用規則
- 更新/創造規則
- 違反/破壞規則
展場畫面:會場的鳥瞰圖,上面寫著四個跟規則有關的主軸
這次的展品都是可以從這四個維度去分類與定義的。我認為策展人也是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讓觀者能夠用更系統化的模型去拆解對於規則的認識。
下面介紹三個我覺得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以及我對它們的理解與認識:
- 如果不是你的話,誰來做呢?(あなたでなければ、誰が?)
- 葛宇路
- 被規則形塑的物品(規制によって生まれる形)
如果不是你的話,誰來做呢?
あなたでなければ、誰が?
這是一個參與型的作品:在一個圓形的舞台上,大螢幕將會對參與者提出問題:從個人感受的問題如「你覺得2020年是怎麼樣的一年?」到關乎於社會的問題如「我覺得現在的社會有尊重少數的意見」、「我討厭身邊的人批判政府」。在看到問題之後,觀者必須要「站隊」ーー物理上的站隊:參與者的頭上設有攝影機,攝影機會將參與者的位置即時投射於螢幕上。在十秒鐘之後,計時停止,螢幕將會顯示從開展至今的統計結果,有些也會伴隨著日本國民調查的統計結果。
會場畫面。螢幕會提示舞台分為兩等份或四等份,參與者在看到問題之後要「選邊站」。
參與者在看到問題之後選擇的結果將會記錄至系統之中,成為下一場參與者所看到的統計資料的一部分。
比起例如:「我覺得現在的社會有尊重少數的意見」的題目中,大家大多數都會選擇「沒有」。有趣的是,有時候展場內的調查與日本國內的大型市調的結果會驚人一致(如下圖是本題的結果),有些卻是大相徑庭,簡直可以用反指標來形容。
「我覺得現在的社會有尊重少數的意見」一題的結果:朝日新聞社的調查說日本84%的人不認為少數的意見有被尊重,而展場調查的結果是81%的人不認為少數的意見有被尊
這個作品的調查還是存在一定的限制,畢竟存在觀察者效應:有時候在這種公開場合中,他人的目光會影響自己選擇,進而不確定到底能否代表大家真實的感受。而且有些問題過於模糊或是不知道怎麼回答:如有問到「是否填寫了器官捐贈?」的問題,如果非日本人或是長期簽證的外國人的話應該很難理解這是什麼意思(日本的健保卡後面會有確認是否要捐贈器官的欄位);或是「你對外國人是什麼想法?」等以「日本人」視角去提出的問題,作為外國人根本不知道怎麼回答😅(還覺得有點小尷尬)
但是這些並不妨礙這個作品仍然成為整個展場讓我最印象深刻的作品:它嘗試用某種具象的手法呈現了意見形塑的過程。台上的人與旁邊陌生參與者的互相影響、我們旁邊的人作為「社會的視線」的存在,當大家看到統計數據中被抽象化的「大家」都選擇了什麼的瞬間感受,都是這個作品帶給觀眾獨一無二的體驗。
有些問題,如「我有買過大誌雜誌」、「我身邊有LGBTQ的朋友」,是能夠快速判斷且透過有或沒有的單選來回答的。然而諸如「教育的不平等等於經濟的不平等嗎?」、「如果生活好的話,我們就不需要民主嗎?」等問題,其實並不能單以是或否的單選來回答。
我認為作品是透過將各式各樣形式的問題混在一起,來表達對於民主主義以及多數決的詰問:有些深刻的問題真的能夠透過搜集「多數人的意見」來做決定嗎?我們真的有尊重少數人的意見嗎?我們有比多數決投票更好的方法來搜集大家的意見嗎?
葛宇路
葛宇路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作品。葛宇路其實也是藝術家的名字,在北京考中央美院的時候發現一條無名道路,於是做了一張路牌掛在路口,漸漸地郵局系統,高德地圖、Google Map,甚至警察開罰單時也以「葛宇路」來稱呼這條路。2013年時葛宇路將路牌掛上,直到《
如何在北京拥有一条以自己命名的路? 》一文發布之後才被官方知道因而撤下路牌。
我認為這個作品詰問的是「制定規則的權力」。當然,葛宇路一開始做這個作品時可能並不是以這個為目的去創作的。但是從葛宇路的其他作品我認為可以窺見他探求這種人與權力之間的關係的模樣,例如另一個作品《對視》:搭腳架爬到很近的地方和監控錄像對視,直到監控後面的人出來干預。
在這裡,我質疑的是一種監控的權力。我對它並不能做出實質的改變,我只是盯著它,爭取盯幾個小時把背後看我的人看出來,或者說我們之間能夠有一瞬間的對視,我覺得那就很棒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浪漫的事情,因為其實每天在攝像頭背後看這些街道,突然有一個人雙目相交,我覺得那一瞬間會有一種溫情。
我也逐漸意識到這可能是我一貫的興趣:我比較喜歡「擾亂秩序」。因為我會覺得比起虛構符號與故事,實際去做一些真實的東西,會更有趣,哪怕很微小。這種真實意味著作品發生在充滿上下文關係的環境中,甚至會捲入上下文關係中具體的人,比如泰康空間中負責財務的同事,攝像頭背後的那位主任。這些讓一切充滿了不確定,充滿了未知,甚至危險。但也充滿了趣味,所有的人和事都因為一個略微差異的起點,被重新編排和呈現了。並且你找不到舞台的邊界,因為這就是生活中正在發生的事。
被規則形塑的物品
規制によって生まれる形
前面兩個作品不由自主地選擇了自己原本就有興趣的話題與領域😅最後這個作品是講述「因為規則而產生不同變化的產品」。
我們平常接觸到的各種產品的樣貌,也是因為受到各式法規的影響,才會呈現現在在我們眼前的樣子。例如因為法規而產生不同的形狀與規格、甚至開創一個新的商品分類等等。在這個會場中展出的是電動滑板車、啤酒系飲料與無人飛機(空拍機)。
以大家應該會比較有興趣的啤酒系飲料(?)為例,近年來日本市場出現「啤酒風味」,而非真正啤酒的酒精飲料。這種酒精飲料的出現,是因為「啤酒」的稅率提升,所以為了讓消費者能便宜購買,藉由降低麥芽的使用率或是使用麥子以外的原料,各家廠商開發出一種新的分類:類似啤酒但不是啤酒的啤酒系飲料。
然而,隨著這些啤酒系飲料的銷量上升,對於這個類型飲料的稅率也會提升,總之就是在看似風平浪靜的飲料界背後暗藏了波濤洶湧。而除了《酒類業組合法》、《食品衛生法》之外,這類啤酒系飲料的包裝也會被要求「不能讓人誤會是真的啤酒」。
這些我們日常習以為常的商品,其實在背後都常常有其相關法規,設計師在設計這些包裝甚至是產品本身時也會把這些規則當作度量衡。我們作為消費者往往只會看到最後陳列在貨架上面的商品本身,因而較少會去意識到法規與產品之間的交互的、動態的關係。作為設計師,意識到商品製作背後的規則其實也是必不可少的視角,也是這個作品帶給我最大的收穫。
補充
日本的發泡性飲料根據
酒稅法分為啤酒(ビール)、發泡酒(発泡酒)、上述兩種分類之外有發泡性的酒類(11度之內)。其中法規中對於啤酒跟發泡酒具有條文的定義。酒商也有義務在包裝上明示分類。
其他還有像是公司開發產品最後成為世界公定產品規格的規則、甚至是以各式各樣的小圖標告訴觀眾各種在蓋這棟建築物時所採用的建築規則、因應來場者的行為而改變的展場規則的實時變更史、用自己的錢買自己的物品等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規則的挑戰⋯⋯這個展可以說是全面覆蓋到了我們生活中無數不在卻又不易常覺的規則,再次成功地用設計的視角重新詮釋了一個看似跟設計無關的領域。
展覽資訊
- 展覽名稱:ルール?展
- 時間:2021年7月 2日 (金) - 2021年11月28日 (日)
- 地點:21_21 DESIGN SIGHT ギャラリー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