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自律小孩的秘密(上)】如何讓青少年孩子自律自主?用青少年「聽得懂且順耳」的方式好好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疫情關係,只要在家上線上課程又沒期末考,孩子整個『鬆』掉」
「大家喊著『停課不停學』,但該怎麼讓孩子自動自發學習?」
「進入青春期就好像變了一個人,常常陰陽怪氣」
「左耳進右耳出,跟他講了半天也沒用」
 青少年本身就是一個看似比較「神秘」的時期,孩子開始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漸漸地,青少年悶在心裡的話、不願意被管的事情也越來越多......遇上疫情不能去學校,考試和學校約束力大減的情況下,許多孩子們變得懶散、沒有動力學習。
 此情況下,其實我們可以從「管教權限」與「孩子發展階段」組合出針對青少年孩子的親子溝通術,讓青少年孩子「聽得順耳」而且「聽得懂」,或許就能養成青少年孩子自動自發的學習!

什麼要管?什麼不該管?認識青少年眼中的「家長管教權限」

 面對青少年生活中的大小事,從個人的生活作息、品格禮貌、在外的交友活動,再到課業表現等等,各式各樣的任務,家長到底要管哪些面向?又或者該優先管什麼比較重要?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青少年眼中的「家長管教權限」來解答!
 「管教權限」指的是父母可管教子女權力,也就是在青少年子女的心中,有些事情「爸/媽理應管教我,我無論認不認同,我都會聽話!」,但有些事情屬於「我自己的事,最好不要管太多,不然我會生氣!」
進一步了解孩子對家長「管教權限」的想法,發現讓孩子會聽話、服從管教的情況,通常在孩子心目中具備兩大特性:「認為家長有責任管」且「認為自己有義務聽話」。例如,當孩子能打從心底覺得「這件事爸/媽本來就該管,我也該聽話,是孩子自願服從的最佳狀態!

管教權限告訴我們的事:多管品德,別管太多孩子的交友

 台灣教育心理學者以問卷調查約500位五至八年級青少年心聲,統計分析後發現整體而言:青少年最「認為家長有責任管」的面向是「品德」及「學習」領域;而青少年最「認為自己有義務聽話」的面向則是「品德」和「生活」領域。
相反地,青少年最「不認為家長有責任管」也「不認為自己有義務聽話」都指向「朋友」領域。這樣的結果也呼應青少年發展重點任務「同儕關係」,此時朋友是特別重要的存在,青少年藉由同儕關係找到自我認同和價值感,是特別「自己」的一件事。
 或許,從孩子認同家長管教的面向出發,更能順應孩子心理發展的狀態,管起來孩子也比較聽得進去、願意服從採納,家長事半功倍,親子關係也更易融洽。

該怎麼管?從「自律發展階段」說孩子聽得懂的話

 在了解適合管哪些面向後,進一步了解「怎麼管比較有用」吧!自動自發、自主自律的孩子,應該是眾多家長的嚮往;但其實,不太可能有「天生自律」的孩子。自律習慣的培養,需要從孩子「發展階段」出發。
 瑞士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觀察兒童行為發現孩子的道德觀發展具有「無律、他律、自律」三階段。由此可知,自律是隨著孩子的發展慢慢養成,需從生物本能反應開始,漸漸的受他人約束,其後發展到能夠自我判斷、為自我行為負責的階段。
 這三個階段的進展,一方面受到年齡之心理發展程度影響,另一方面則依個體實際的發展情況而略有差異。每個人可能都有些面向還在無律或他律的階段,而有些面向則已經能發展出自律的習慣。
 因此,家長們可以從適合管教的領域出發,例如首先著重「品德」,其次是「生活」和「學習」領域,先觀察孩子分別屬於哪一個發展階段。接著,在因應階段,「說孩子聽得懂」的話,引導孩子從無慮到他律、他律到自律,已經自律的面向則繼續維持好習慣!
文/雞湯來了蕭子喬、蔡季葦、黃珮甄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榮淑媚
製圖/雞湯來了特派員黃子芸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參考資料
林惠雅(2012)。管教責任性、服從義務性與服從管教。教育心理學報,44(1),139-157。
張文哲(2013)。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學副文化。
林建平(2005)。自律學習的理論與研究趨勢。國教新知,52(2),8-25。
Pintrich, P. R. (2000). 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M., Boekaerts & P. R., Pintrich (Eds.), Handbook of self- regulation (pp. 13-39).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Schunk, D. H. (1996). Learning theories: an educa- tional perspective. New Jersey: Pentice-Hall.
Stone, N. J. (2000).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libration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Vol. 12, No. 4, 437-475.
Zimmerman, B. J., & Risemberg, R. (1992). Self- regulated learning in gifted students. Roeper Review, Vol. 15, 2, 98-101.
Zimmerman, B. J. (2000). Attaining self-regulation: 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 In M. Boekaerts, P. R. Pintrich, & M. Zeidner (Eds.),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pp. 13- 39). New York: Academic.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會員
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雞湯來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疫情期間,「遠距離」的情侶忽然變多了,見面時間驟減的劇烈變化,以及種種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感,都可能讓人們變得沒安全感。  依附理論告訴我們:兒時的親子互動經驗會造就不同程度的安全感,也就是依附風格(安全型依附、逃避型依附、抗拒型依附、混亂/迷惘型依附),這與伴侶間常提到的「安全感」一樣嗎?(延伸閱讀
你覺得你和家人的關係是下面哪一種?  防疫期間,家中有人改為線上上課,也不能出去趴趴走放電;有人改為在家上班,時不時忙於搶口罩、酒精...人心惶惶,許多人都受疫情、作息變動而苦。躁動不安的物種長時間相處在一起,該如何保持心理的相互支持、不吵架和平相處?  本文使用「親子界線」理論觀點,帶你看家人
 「他平常下班回家都說不出話來,結果上班和同事視訊講三十分鐘侃侃而談是怎樣?」「他在會議中這麼積極,主動跟主管提案、好多點子,平常在家只會癱在沙發上,連叫他洗碗都叫不動,他是故意的嗎?」  最近因為疫情,許多國內外公司將上班方式改為「在家工作 」(Work From Home,常簡稱WFH),導
「今天新同事又很誇張,做事都我在做,功勞都她的......約好會議她還大小姐給我忘記,怎麼會遇到這種人啊」 「你知道她是新人還不熟,你就好好教她......」 「啊......我不想聽啦,你就附和我一下有很難嗎?」  究竟,為什麼影片中的男友,覺得自己只是在「說道理」,在女友眼中卻是「幫別人說話
從上述影片我們看到有些爸媽常說: 「聽我的就對了」「我難道不是為你好」「你怎麼整天都在玩」 小孩可能回應:「嗯」「我沒有」「我不要」  這樣話不投機感覺有在溝通,其實是各說各話,正是「溝通不對頻
「我不夠好,我不值得活。我不夠好。」-《靈魂急轉彎》22號靈魂  獲得金球獎「最佳動畫片」及「最佳原創音樂」2大獎的電影《靈魂急轉彎》中,主角之一「22號靈魂」一直不相信自己能找到在地球生活的火花,甚至在化身為黑色迷途精靈時不斷喃喃自語。
 疫情期間,「遠距離」的情侶忽然變多了,見面時間驟減的劇烈變化,以及種種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感,都可能讓人們變得沒安全感。  依附理論告訴我們:兒時的親子互動經驗會造就不同程度的安全感,也就是依附風格(安全型依附、逃避型依附、抗拒型依附、混亂/迷惘型依附),這與伴侶間常提到的「安全感」一樣嗎?(延伸閱讀
你覺得你和家人的關係是下面哪一種?  防疫期間,家中有人改為線上上課,也不能出去趴趴走放電;有人改為在家上班,時不時忙於搶口罩、酒精...人心惶惶,許多人都受疫情、作息變動而苦。躁動不安的物種長時間相處在一起,該如何保持心理的相互支持、不吵架和平相處?  本文使用「親子界線」理論觀點,帶你看家人
 「他平常下班回家都說不出話來,結果上班和同事視訊講三十分鐘侃侃而談是怎樣?」「他在會議中這麼積極,主動跟主管提案、好多點子,平常在家只會癱在沙發上,連叫他洗碗都叫不動,他是故意的嗎?」  最近因為疫情,許多國內外公司將上班方式改為「在家工作 」(Work From Home,常簡稱WFH),導
「今天新同事又很誇張,做事都我在做,功勞都她的......約好會議她還大小姐給我忘記,怎麼會遇到這種人啊」 「你知道她是新人還不熟,你就好好教她......」 「啊......我不想聽啦,你就附和我一下有很難嗎?」  究竟,為什麼影片中的男友,覺得自己只是在「說道理」,在女友眼中卻是「幫別人說話
從上述影片我們看到有些爸媽常說: 「聽我的就對了」「我難道不是為你好」「你怎麼整天都在玩」 小孩可能回應:「嗯」「我沒有」「我不要」  這樣話不投機感覺有在溝通,其實是各說各話,正是「溝通不對頻
「我不夠好,我不值得活。我不夠好。」-《靈魂急轉彎》22號靈魂  獲得金球獎「最佳動畫片」及「最佳原創音樂」2大獎的電影《靈魂急轉彎》中,主角之一「22號靈魂」一直不相信自己能找到在地球生活的火花,甚至在化身為黑色迷途精靈時不斷喃喃自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與其說孩子是一張白紙,不如說孩子是一塊海綿,不論家長給孩子的養份是什麼,孩子都會吸收,而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就是培養孩子自律性。自律性會為他們帶來學習解決問題,幫助他們養成獨立性及抗壓性,對孩子而言,自律性的養成是一種長期的投資,幫助孩子養成自信足以面對人生的每一個挑戰及追求。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如何在日常中理解和選擇的重要性。透過一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選擇的小故事,讓孩子從「糾正」到「選擇」,從中感受到自由和責任。文章探討了孩子內在需求和外在影響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透過良性溝通和引導讓孩子培養自律思考能力。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對於孩子的學習態度,你是否曾感到無助?現代家庭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孩子學會自主完成功課,培養自律與責任感。 不妨從一個簡單的例子出發,當孩子滿懷熱情想要創造某個東西時,你會怎麼做?透過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我們可以啟發孩子的內在動力。這不僅關乎功課的完成,更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Thumbnail
真的放手讓孩子自主決定,這種主動性是有效學習的基礎,尤其孩子中學到大學這個階段,真的是成長學習最迅速的時候,只要有動機,在各個方面進步的速度是令人吃驚的,從一次次的旅行中,看到孩子的成長,我們也就放心讓孩子單飛了!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與其說孩子是一張白紙,不如說孩子是一塊海綿,不論家長給孩子的養份是什麼,孩子都會吸收,而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就是培養孩子自律性。自律性會為他們帶來學習解決問題,幫助他們養成獨立性及抗壓性,對孩子而言,自律性的養成是一種長期的投資,幫助孩子養成自信足以面對人生的每一個挑戰及追求。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如何在日常中理解和選擇的重要性。透過一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選擇的小故事,讓孩子從「糾正」到「選擇」,從中感受到自由和責任。文章探討了孩子內在需求和外在影響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透過良性溝通和引導讓孩子培養自律思考能力。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對於孩子的學習態度,你是否曾感到無助?現代家庭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孩子學會自主完成功課,培養自律與責任感。 不妨從一個簡單的例子出發,當孩子滿懷熱情想要創造某個東西時,你會怎麼做?透過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我們可以啟發孩子的內在動力。這不僅關乎功課的完成,更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Thumbnail
真的放手讓孩子自主決定,這種主動性是有效學習的基礎,尤其孩子中學到大學這個階段,真的是成長學習最迅速的時候,只要有動機,在各個方面進步的速度是令人吃驚的,從一次次的旅行中,看到孩子的成長,我們也就放心讓孩子單飛了!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