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製造業實例#4『改善』:精實生產的地基課程 — 4S清潔

今天來談4S清潔,或者其他文獻上可能翻譯成「Standardize」標準化,再更白話一點講就是持續做好前面的1S 2S 3S。因之前談的案例比較難呈現結構問題,接下來舉鞋廠決策造成的庫存結構問題,而這首要影響的便是4S。
庫存是指原材料、在製品、成品,一般工廠的原材料與成品都有比較完整的制度,在制品相對多變。下圖是成品鞋前的兩大流程:
  • 本底是指大底與中底貼合加工完成。
  • 鞋面是指裁斷部件經針車拼接加工完成。
今天要討論的鞋面廠,因為廠房多半會用租賃,所以樓地板不會特別考慮單位面積載重問題。下圖是集團的鞋面廠:
  • 1F灰色部分為鞋廠裁斷生產區域
  • 2F小灰色部分是中間倉庫,大灰色部分是針車產線。
  1. 設備分工:1F左圖的藍色設備是裁斷機,一般的2F是無法承重,因此只能把2F設定為針車。而這就出現結構性的搬運與中間倉問題,而有了中間倉就要花大量的精力來做4S。
  2. 專業分工:裁斷與針車的專業技能也不同,所以需要有不同專長的主管進行管理。因為專業不同,往往獎金考核制度也不同,以我個人的經驗,獎勵制度主要是考慮員工的技能與產能,這就會出現結構性的不信任問題,導致兩個部門間交接部件時,需要對點數量與檢查品質,1F左圖的操作員就正在整理裁斷好的部件。
當我們了解問題的根源後,接下來就要思考改善對策。
1. 消除中間倉:從設備方面著手,使新裁斷設備可以靠近針車機臺。產線該怎麼靠近,未來在「流線化生產」課程會詳細說明。
2. 異常停止生產:上述問題2中,雖在點數量時已經檢查過品質,但無法避免實際操作員執行時才發現的品質異常,異常的數量已經是整批,而這可以透過「流線化生產」方式來提早發現,以及透過「TQM」或「Jidoka」來預防。
這兩個改善對策也是精實生產的核心理念
希望透過今天的案例說明能讓各位讀者更容易理解4S。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