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讀到一句話:「我們在一段感情裡的表現,通常是童年,過去的遭遇、創傷所形塑出來的。」
17 年前,我年僅小學,經歷家庭支離破碎、家庭暴力。每當臉上收到一記莫名的耳光,伴隨而來的是無盡的情緒勒索,每天上演的是身體、心理的煎熬。
罰跪著懺悔自己沒做的壞事後,面臨的是一連串無法自理的寂寞深淵。
有時候,我覺得大哭一場比孤單一人還來的好過一些 —— 哭鬧之餘,至少還有人、有鄰居會注意到自己。
那時候,父親埋首於事業發展,母親沈溺酗酒,酗酒之餘,小學的我要承受無盡的斥責與耳光伺候,作為母親的出氣筒。即使我戰戰兢兢,她卻總有理由要我跪在門前,「好好反省」。
什麼是「家」?我只知道,我不想要待在這樣的家 —— 每次獨自從學校走回家,那個家都是空蕩蕩。
一個人完成學校作業,在聯絡簿上模仿父親的簽名交差了事;
一個人沈浸在電視卡通的歡樂當中;
一個人晚上面對著冰冷的牆壁,催眠自己不要怕,沒有鬼!
7歲時,這樣的生活已經是常態。
最令人害怕的是晚上的開門聲,每次只要她一回來,就不會有什麼好事發生......即便到現在,偶爾聽到開門聲,內心深層的恐懼還是會被觸發。
要處理問題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回顧過去,正視自己曾經受到的創傷。
也因為這樣,我能找出為什麼自己會對曾經的伴侶:
1.) 惡言相向 (語言暴力)、情緒勒索。
2. )總是沒有安全感,害怕失去對方。
4 年前歷經的感情挫折後,碰到形形色色的女生,這段過程也讓我更認識自己。
回首過往,清楚地看到:很多錯誤,都是出自於我不夠認識自己。
當我更認識自己後,也不代表我未來就會成為聖人,再也不會犯下任何錯誤。而是我開始會有自覺,當我有自覺,我就會願意正視我的黑暗面,我的不完美。
每次當我一正視它們,問題也就解決一半了,剩下的就要靠自己身體力行了。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過去、創傷,但那些不該成為讓你拿來當作傷害所愛之人的武器。
Cheers,
Simon 賽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