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對話熟悉吧!當被問到工作的目的時,上述的答案就會不自覺的溜出口。但大家有沒有想過,若努力工作的盡頭,是與你長伴一生的傷患與止痛藥,那不就與剛才所說工作的目的背道而馳嗎?工作,它到底是帶領我們走向理想生活,還是讓我們離理想生活更遠?
工作,可在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為我們帶來滿足。
在物質層面上,工作能讓我們生存,也能讓我們追求更高的物質享受。因為工作,我們有薪金可以購買生活所需。透過運用薪金作投資,能為我們創造更多的被動收入。收入的增加,意味著我們可以對生活素質有更多的追求,不再停留在生存,可以追求生存以外的東西,如奢侈品。
因為我們有收入,所以我們可以買東西。不論是生活必須,還是奢侈品。
至於精神層面,工作讓我們找到身份認同,維持我們對世界的安全感。工作期間,透過與同事的共同經歷,我們能找到自己對團體的歸屬感,從中建立自尊、自信。而因為我們滿足了社會對我們的要求,我們心中感到安定、踏實。我們從工作中找到滿足感、意義,讓我們覺得自己是有存在感的。
聽起來工作帶給我們是百利而沒一害,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手腕傳來的刺痛回答了這個問題。不停重複而高強度的手腕動作,讓我的手腕出現了痛楚。起初是手腕乏力、手指屈曲會痛,然後痛楚一直沿著手腕衝向肩膀,最後簡單如舉起手這樣的動作也做不了。我感到很沮喪。我們工作,是為了提升生活素質,但工作怎麼反而讓我們的生活素質不升反降?
工作,能讓我們提升物質享受是真的。但同樣,由工作所引起的傷害也會妨礙我們享受生活。當你因工出現勞損、痛楚時,你還會有能力享受你喜愛的事情嗎?為了處理這些由工作引起的損傷,我們不得不因此而放棄一些我們一直嚮往的享受。把我們的目標為了這些損傷而作出改變。最後,我們的一生就陷入遷就這些損傷和痛症的時間中。
工作,也讓我們忽視了我們珍愛的關係,造成遺憾。工作和通勤時間*已經佔去了一天大部分的時間,留給我們與摯愛相處的時間並不多,我們往往只能很倉促地應付了他們,而忽略了他們真正的需要。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希望子女的關心。孩子長大後回望,發現父母在自己的童年缺席;父母離世後,子女發現自己其實很久沒有跟他們吃一頓飯。我們透過工作,希望給他們最好的,但到最後卻是帶給雙方遺憾。
我們的一生離不開工作。工作讓我們對更好生活素質有概念和追求,讓我們對所身處社會有安全感,但同時也會為我們帶來傷痛與遺憾,拉開我們與我們心中憧憬生活的距離。工作,是讓我們更貼近理想生活,還是遠離?
*以港人平均每周工時中位數為44小時,5天工作,及平均的通勤時間為1.6小時計。(不考慮輪班及加班)工作時間:44/5 +1.6 =10.4小時。可自由使用時間:24- 6(睡眠)-10.4(工作)=7.6小時
更多﹕
- 五夜講場 - 學人串社科 2021:好鍾意返工
- 【過勞都市】香港連續2年蟬聯「全球最累城市」 打工仔每周工時超標29%
- 美國科技公司Kisi完成的「2021最佳工作生活平衡城市」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