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堂課,海量的資訊和金句依然是深入人心,值得放在心口好好琢磨吸 收。老師勉勵我們在三十歲之前不要找能一份能「勝任」的工作,若是輕易地 選擇了一份輕鬆簡單,可以輕易上手的工作,則長久下來,對於個人成長並無 太大幫助,而在職場的青春歲月是無價的,不容蹉跎。反之,選擇一份任務範 疇多,學習難度坡度陡峭的工作,則可以悟得收穫他人所沒有的專業能力,因 為當不斷的在往能力邊界突破的時候,則表示是在持續突破自我的過程中。
做事情要「眼高手低」,我想意指著手做事的時候,我們要將目標和眼光訂 定在高標準,而同時雙手卻又按部就班、踏實的做事。每一個人在辦公室的每 一分鐘都是公司的成本,任何屬私人事務和花費私人時間的事情都不應該影響 到工作場域的表現和進度。到職場任職的目標是為組織做事,而不是為了特定 的老闆或是只為維繫同事間小團體的情誼。這樣的認知十分重要,有時在職場 上是否喜歡一個同事常是非常主觀的看法,和一個人在工作上的可靠度,能否 委以大任,時常是兩件事。同事之間的信任感,追求「共好」的成事目標,是 完善工作的必要條件,才是對組織最高利益的忠誠度。
課程中,老師提問了從台大的門口走到管理學院一館的陳述表達方法,一 試再試之下才發現了我們平時對於清晰的思考結構以及邏輯嚴謹的表達方法仍 有很大的不足。職場環境迅速改變下,表達、接收、理解訊息的能力,決定了 適 競爭力。而在職場的實境中,商業敘事要做得好,得仰賴平時深耕的「觀 察力」和「表述」能力,再努力反覆鍛鍊才能有有所得。而觀察的原則為由巨 至細、無漏彌遺,表述時則盡量用數 、符號圖形和比擬法來彌補語彙上的不 足。而如何精準直白、 斟句酌的傳達意念,則是每一位上班族能否脫穎而出 的關鍵。坦白說,當下的我很震驚,曾幾何時圍繞在我們身邊,習以為常環境 和許多事物,其實我們對於它的覺知度可能是很低,甚至模糊不清的?而老師 也提到要精進溝通表述的能力別無他法,唯有時常觀察周遭的事與物並在心中 揣摩如何精準的描述或評論,一次次的積累後才能慢慢成為溝通上的紀律和能 力。
以前在觀念上,會認為說話直白可能有些許冒犯或是失禮,東方人在溝通 上也往往拐彎抹角,或是先營造了一些話題鋪陳後才讓結果水落石出。現在才 理解,其實「直白」意味著真誠、簡要的溝通。直白並非是無禮,「直」是不拐 彎,「白」是清楚陳述,直白其實才是溝通的最高境界。 在提問環節的演練中,老師也點評我們年輕世代無法精準提問以及使用語 言不夠成熟的毛病。我深思後,發覺是在評估一個任務時角度不夠宏觀全面, 無法在短時間內看出整個任務的範疇 (Scope) ,以及無法嚴謹的思考表達有關 係。老師也勉勵身為一個知識份子,要不停的練習駕馭語言和使用的習慣,背 後沒有思想架構支撐或是幼稚語言就不要再說出口了。
過去的工作歷程中,因跨部門的溝通和協作較多,深刻感覺信任建立之不易與珍貴。若想贏得信任 (Earn the Trust),則要先贏得尊重,我認為基本的原 則是誠信和願意認真傾聽同事的聲音。進入職場的初期,我總是把重心都放在 說服和想辦法「做給老闆看」上。後來才領悟到,其實每一位同事也都是工作 的「主審」,也在時時評估著和自己的協作關係和心中默默打分數。除了老闆以 外,時時在事情上琢磨,專注在提升成事結果,讓同事也感受到你的用心和做 事品質其實是更為重要的。做不到的事情,就不可以輕諾,若是答應之後做不 到,雙方的信任就打了折扣,一次次下來難免會影響到後續的合作關係。
後面譯心分享了在科技公司輪調至新加坡歷練的經驗,將自己丟到一個未 知的環境裡去冒險和歷練,談到軟實力 Soft skills 的重要性,心中深感認同。新 加坡為東西方文化匯合的國際都市,不僅是只有華人、印度人、馬來人在此工 作,更有許多西方精英人士在此拼搏。新加坡是外向文化,而過往台灣人雖擁 有不錯的專業能力,但在溝通表達和社交能力上的缺乏使得在國際舞台上少有 展現的機會。譯心透過自願當會議主持人,不僅為公司大力的推進執行和討論 進度,更可以藉此形象工作將專業能力展現於異國同事之前,打開了自己和台 灣人的能見度,十分佩服。在異鄉工作的孤單和挫折,我也能領略感受一二, 在初期也有不知如何排遣或轉心的經驗。譯心分享的「常想一二」,每天記下一 個發生的好事或值得感恩珍惜的事,我認為是相當值得參考的好方法。台積電 張忠謀董事長曾說:「生命中不如意的事占大部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 少還有一、兩成是快樂、欣慰的事。而決定如意或不如意,並不是決定人生的 際遇,而是取決於思想的瞬間。原來,決定生命品質的不是八九,而是一 二。」學會如何轉心,在逆境或風雨飄搖之時挺進,是重要的人生修煉。持續 追尋,good is not good enough.
最後,嫦芬老師分享的「俠義」精神以及持續付出情義的精神深深感動了 我。許多時候我們擁有很多資源,都從別人手裡拿慣了,忘記那是別人耗費多 少心力和時間成本所給予到我們手上,也覺得是自己理應該得的。有好的資訊 和資源,許多人也傾向於獨享,而不是分享。但一味的拿取,其實並非真正的 擁有。渾身出力將手抓住水,水很快的即從手腕和指尖流逝; 若是順手將水推 出,則水反而會湧向自己。我們可曾時常問自己,究竟為他人貢獻、付出過多 少不計代價的情義?願意為他人服務的意願擺在自己享有之前?我想這是個人 人際以至於整個社會都可以深思與提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