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如何跟家人相處?

    「會跟你進行哲學諮詢對話的朋友,是你的好朋友。他們跟你進行深度對話,聊聊人生,而不是只談天氣。」
    這是我的哲學思考老師 Oscar 常對學生說的話。 進行哲學諮詢對話期間,我發覺每個人內心都有想問的問題。 在超過 50 場的哲學諮商對話後,取得對方同意的情況下,我把這些對話過程記錄分享。 苦惱家人相處的客戶A 客戶 A 預約了時間,但是陰錯陽差的改了兩次,理由都是要到醫院去。 「咦?為什麼要這麼密集的去醫院呢?」 客戶 A 表示需要到醫院照顧父親,因為父親生病中,目前已經逐漸康復。她要問的問題也跟這個有關……
    🅐 :我的原始問題是:如何跟家人相處? 🅠 :為什麼你會想問這個問題? 🅐 : 因為最近爸爸生病住院,很多事情由我來處理,但常常跟家人意見不合。跟家 人相處時間少,爸爸生病後跟家人比較多討論,媽媽是家庭主婦,很長時間沒有在外面工作,想法偏重自己的感受,我跟媽媽之間會有一些不同看法。 🅠 :爸爸生病前跟家人意見不合的頻率有多常? 🅐 :很少發生。 🅠 :你跟家人的相處模式是什麼? 🅐 :租客。 🅠 :為什麼覺得自己是租客? 🅐 :我的生活平常是早出晚歸,假日也會有自己的活動,家對我來說是個睡覺休息的地方。 🅠 :家對你來說除了睡覺休息的地方還會想到什麼? 🅐 : 血緣關係,聊天八卦,處理很多雜事的地方。 🅠 :跟媽媽相處的方式有因為爸爸生病而改變嗎? 🅐 :有,我有改變。以前她問我意見﹙要不要做這個決定,你可以問爸爸﹚,現在她會來問我﹙爸爸事情的意見﹚,我會跟她講﹙治療﹚。 以前我態度不好,她也不會改變,現在帶她去掛治療的門診,聽醫生意見,多聽別人她就比較接受。我比較沒有耐心,覺得每件事都要大費周章,後來覺得畢竟我們相處時間少,現在磨合建立信任。
    🅠 :你觀察媽媽對你現在的方式反應有差別嗎? 🅐 :有,她很開心。覺得女兒太好了,會幫她找醫生問治療方式。我覺得是我的問題,有時候情緒會覺得很煩。
    🅠 :有沒有人說你是自我中心的人? 🅐 :我有看到我是自我中心的人,在上思考課時同學的例子讓我察覺。 🅠 :你認為自我中心跟自私的差別是什麼? 🅐 :自私偏向明明知道這樣對別人不好但還是要去做。自我中心就是以自己出發點去想其它事情,但可以妥協。
    🅠 :你覺得你像媽媽嗎? 🅐 :她也是自我中心的人。
    到這裡客戶自己已經發現,因為媽媽與她都是自我中心的人,以自己的出發點去想事情,所以面對家人生病就會各執一詞。 家中突遭爸爸生病的情況,對兩個自我中心的人來說變成會互相堅持自己的意見,產生摩擦的現象。但客戶因為自己有學一陣子思考課,她先從自己的思維調整,接著改變做法,帶媽媽去聽醫生講解。雖然女兒抱怨大費周章,但從媽媽的反應看來這個方法是有效的。 自我中心的人容易思考僵化,遇到外在變動情況就會非常痛苦。這種痛苦在心理上尤其明顯,平常沒有練習思考彈性,就好像肌肉平常沒在鍛鍊,一去跑半馬容易酸痛造成運動傷害。要怎麼解決呢?提供一個建議是:就像運動一樣,平常有在持續鍛鍊,增加思考彈性,遇到需要改變時就能很快地從容上場。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