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高中的時候,有人跟我說過要愛自己,我那時雖覺得很有道理卻不明所以,像抽到一張看不懂的籤詩,看過一次後就不了了之。上大學後,愛自己的宣言與主張愈來愈多,甚至大量被廣告與行銷所用,成為某種不痛不癢的勵志標語,我開始質疑。
我質疑它不該淪為一種口號或者輕易對別人生命給出去的建議,概念本身是骨,還要有血有肉才能具有脈動。「怎麼做才是愛自己的表現?」、「又怎麼判斷自己已經做到了?」,這些困惑在心裡發酵了好多年,如同培育一棵不知名的小苗,遲疑著現在要澆水了嗎?還是已經太多了?這樣一邊困惑而一邊行動著,也會去看別人怎麼說怎麼做,但有時看得愈多卻愈感迷惘。
十幾年的路程,我仍未抵達。於我而言,喜歡自己、接納自己並非僅是幾個一次性的行動,反而更像一輩子的路程,有關乎自己是誰、如何在關係裡與他人共處,又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這些都是很大的命題,沒有簡易的答案,只能在日常裡一次又一次的探問,從外界發生的事反觀自己。
我曾經很想要有快速的路,最好給我一套標準化流程,照做就行。可是生命從不是這樣,每個人有不同的掙扎與執著,就有專屬於自己要走上的覺察與體會。故事,是要去寫的。好多年前,我發現自己的內在批評非常強烈,說錯話了、做錯事了、失敗了,我總是第一時間譴責自己,覺得自己太脆弱、能力太差或者自己本身一定是哪裡出了差錯,已經自動化了,就忘了什麼叫溫柔,也不願意給自己諒解。
對我來說,愛自己是從接納自己的不足、限制與脆弱開始。落淚時不再去苛責自己軟弱,而是試著說:「太委屈了對吧」;沒表現好的時候不再全盤否定自己,而是安慰自己:「沒關係,都會成為很好的經驗」,每次每次練習幫自己說話,和自己站在一起,那為這棵小苗澆的每一次水,帶它去曬的每一方陽光,相信終有一天會開花結果的吧。
於是不再去問:「還要多久才會抵達?」,而是改問:「我能帶我自己走的多遠?」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急,路上的風景都能駐足欣賞,颳風下雨也能痛快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