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師懇談後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先前參加幼兒園的兒童特性分析,已經是第二次聽園長說這個議題,仍是內心澎湃不已,比起對照自己的小孩情況,更多的是投射到自身的個性上,蒙特梭利將兒童分成四個類型:安定兒,搖擺兒,衝撞兒和遊蕩兒,但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是混和體,只是不一定哪一種個性比較明顯而已.也讓我知道每個小孩都有天生的特質,有時候並不能強求孩子應該要怎麼樣或是硬要孩子照著我們想要的方式成長,而是應該順著他的特質去引導,誘發欠缺的部份,讓他能夠更完整的具備這幾種特質,進而互相牽制互相激發而達到平衡的狀態(也是理想狀態)
過了兩週,換成親師懇談,園長和老師會安排時間給家長,一對一討論孩子在學校和家裡的表現情況,值得嘉獎發揚的優點和需要注意改善的缺點.今年我們家兩個小子剛好一個大班一個小班,所以有兩場討論需要進行.說實話,心裡滿忐忑的,老師建議我們先到園長辦公室進行大班哥哥的討論後再去談小班弟弟的部分,園長辦公室裡已經有幾位家長在等待,所以我們邊排隊等待邊旁聽其他小朋友的狀況,園長就像心理醫生一樣分析每個孩子特性,[詢問]家長小孩成長經歷和家人相處模式,真的每個都有自己的課題要面對,每個特點都不一樣,唯一的共同點是父母,包括相處的親友同學的互動都在小孩成長軌跡上留下脈絡,大人一個無心的眼神或舉動,帶來深遠的影響,甚至是在你不知道或不以為意的地方.
有個小女生是遊盪+安定+搖擺兒,爸爸律師是衝撞兒的處女座,媽媽全職家庭主婦,爸爸講究一絲不苟,又因為工作高壓,在回家時若看到家中凌亂就會抓狂大聲咆嘯,嫌孩子太吵,把自己關在房裡工作(但仍然嫌孩子吵),就算他們是不體罰的家庭,家裡的家規和沉重氣壓仍然讓孩子[知道]應該如何應對,孩子將大人劃分成同一類,只要在大人面前就是安定兒,沉穩乖巧聽話;大人不在的場合他愛鬧愛笑,但是沒有情緒,因為他自己知道情緒無效,把情緒深深壓著,永遠在該表現適當得體時表現得體,在大人看不到的地方釋放出他真正想要自我的一面.但遊蕩和安定是一百八十度大相反的個性,小孩會這樣表現出來實在太辛苦了,內在是怎麼樣的一種拉扯?園長認為應該給小孩一段隨便你怎麼鬧我都沒有關係的放鬆時間,不然很可能小孩把心中想要反叛的種子壓著等待著,而這對父母並非不愛小孩,但方式錯了,用高壓式教育讓小孩把不出錯不被罵放在第一順位,心理醞釀著:只要我長大...
另一個小男生是遊盪+衝撞兒,這通常是資優生的組合,園長問到:現在還是很怕一個人嗎,偶爾還會尿床,是不是以前保母家或是先前的幼稚園有發生甚麼事情?爸爸想了很久,只想到小時候他有讓小男生一個人關進廁所裡.爸爸辯解著:但只有一次啊![一次就夠了啊!]園長說,一次就夠了,小孩是愛爸媽的是健忘的,他會原諒你,但是那些事情是會留下痕跡的,只是你不以為有關聯罷了,聽了好心疼啊!然後又講到孩子缺乏感情,園長說其實孩子都需要愛,但是衝撞兒很好面子,就算心裡再渴望,都不可能告訴你他需要抱抱,他需要知道你愛他!
終於,最後一組輪到我們了,哥哥是遊盪+搖擺兒,跟著感覺走也活在感覺裡,他的感情豐富有想法但有些過於堅持主見,熱情愛玩,數理能力強表達好,記性佳但專注力不夠,容易恍神沒耐心,而且重點是懶散沒有企圖心,想多做少,甚至知道怎麼解決卻不想去解決,需要有人盯著才會專注解決問題!我心想:天啊,我跟先生兩個都被自己那種想多做少(眼高手低)困擾不已,不要讓孩子也變成這樣,雖然我總跟孩子說開心健康是最重要的,但我也不希望他沒有企圖心懶懶散散的啊!他學得快但不夠深入,需要增加生活經驗(我以為我們常常出去玩或是討論事情已經讓他們有很豐富的生活經驗).園長說要慢慢訓練他事情要說到做到,不要半途而廢,讓他的手多做,給他目標去完成,讓他提安定和衝撞兒的部分上來,至於他睡前說不停的部分,不要阻擋他要讓他說,畢竟這是他本身特質裡的一部分.最後的最後,園長問到小時候換了三個保母的事情,他說這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小孩為了一直適應不同的環境,必須演化/學習出快速分辨大人情緒和臉色的能力,所以會變得容易鑽漏洞,取巧.我覺得這是我的疏忽很對不起他阿,我不該相信外人而忽略孩子的呼救,又想起他一歲時突然就換保母,整整哭了一個星期,把聲音都哭啞了,心裡一定很害怕又說不出來只能哭,就像弟弟兩歲多時因為爸爸出差,我們只能讓他回南部一個月,現在三歲的他都記得牢牢的,他不記得我們事前一直跟他打預防針,但永遠記得只有他沒去新加坡,還常常說:我眼睛張開你們都不見了,你們把我丟在那邊,我好難過.
我不希望小孩要多優秀或要求滿分,健康開心永遠是我的第一順位,但我也希望適度引導他長出那塊缺乏的特質,若是可以更希望能把過去那段造成的影響補回來.
還想跟身為父母的朋友們說,別以為孩子小不懂,他們其實很敏感,也沒有大人想像的強大,很多時候我們都忘了他只是個小孩,雖然家裡當然不可能天天笑呵呵沒煩惱沒吵架,但是身教家教在淺移默化中都有影響,既然生下他,請好好花時間陪陪他,拒絕各種言語/肢體/冷暴力,請用力用愛滋養他成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有技術,有專業,有閱讀,有教養,也有拉拉雜雜的生活與工作感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時候爸爸媽媽用煲湯和中草藥飲品奠定了我與中醫的不解之緣,雖然沒能考到中醫系,但種下了中醫的種子在心裡,接觸了經絡拍打後帶給我的種種好處更是數不完,我愛中醫也愛拍打!!
沒想到事業心重的我在小孩出生後,重心移轉到小孩身上,但一貫隨緣的我也忽略了幼兒園的搶手程度,竟然在意料之外,幸運進入熱門的蒙特梭利幼兒園,和園長的緣分開始,緣起不滅。
時光飛逝,即將從幼兒園畢業往下一個旅程前進,學校安排了兩天一夜畢業旅行,不知是大人興奮還是小孩興奮?我們的心情點滴...
小時候爸爸媽媽用煲湯和中草藥飲品奠定了我與中醫的不解之緣,雖然沒能考到中醫系,但種下了中醫的種子在心裡,接觸了經絡拍打後帶給我的種種好處更是數不完,我愛中醫也愛拍打!!
沒想到事業心重的我在小孩出生後,重心移轉到小孩身上,但一貫隨緣的我也忽略了幼兒園的搶手程度,竟然在意料之外,幸運進入熱門的蒙特梭利幼兒園,和園長的緣分開始,緣起不滅。
時光飛逝,即將從幼兒園畢業往下一個旅程前進,學校安排了兩天一夜畢業旅行,不知是大人興奮還是小孩興奮?我們的心情點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在一般健康醫療上,「發展遲緩」需要早期療育的協助,那「心智發展超前」呢?就無關緊要了嗎?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家庭在有了小孩後,生活變得有些混亂。尤其當家裡有一個、甚至多個六歲以下的小孩時,從早到晚都是一片熱鬧和忙碌。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被形容為混亂的代表,但其實,這種混沌中蘊含著一種特殊的成長策略。
處理小孩的衝突,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常常問題處理到後來,發現在過程中也會不時的與內在的自己相遇。即使我們都是大人了,內在也還有那個還沒有與自己、與世界和解的自己。 孩子的衝突過程是這樣的:小燕、小語一群人在玩,小安在旁邊看。看著看著,小安也想玩,便拉著小語教他。小語過去了,和小安兩個人玩得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長期閱讀我的文字的讀者,不知道有沒有發現我從來沒有說我家跳跳糖是高敏兒,但是他確實是一位情緒張力蠻明顯高的孩子,瞬間爆發力十足!只不過我都一直把這個視為一個正常值,我覺得一個正常的小孩,怎麼能夠 #情緒穩定 的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呢? 情緒穩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對成年人都是如此,何況對於孩子?!
Thumbnail
參加高中生學校家代會,家長們為了自己的小孩都願意盡心付出,但對小孩是否真的有益?家長組織陪唸團隊並提供點心,但這樣的照顧可能反而影響孩子的獨立性訓練。教育上,最重要的是品德,而學業則可能受到遺傳影響。大家對於小孩教養有什麼想法呢?
Thumbnail
今天和好友聊到,我這樣一個個性大剌剌的媽,怎麼會生養出心思如此敏感的小孩。我對這樣的安排,其實是非常感恩的,如果沒有他們,我會一直活在大剌剌、傷人而不自覺的世界裡,我不會靜下心來去思考人生,我也不會停下腳步去等待,我更不會想出一百個故事只為了解決一個他生活中的細膩問題......也幸好我的大剌剌,去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在一般健康醫療上,「發展遲緩」需要早期療育的協助,那「心智發展超前」呢?就無關緊要了嗎?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家庭在有了小孩後,生活變得有些混亂。尤其當家裡有一個、甚至多個六歲以下的小孩時,從早到晚都是一片熱鬧和忙碌。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被形容為混亂的代表,但其實,這種混沌中蘊含著一種特殊的成長策略。
處理小孩的衝突,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常常問題處理到後來,發現在過程中也會不時的與內在的自己相遇。即使我們都是大人了,內在也還有那個還沒有與自己、與世界和解的自己。 孩子的衝突過程是這樣的:小燕、小語一群人在玩,小安在旁邊看。看著看著,小安也想玩,便拉著小語教他。小語過去了,和小安兩個人玩得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長期閱讀我的文字的讀者,不知道有沒有發現我從來沒有說我家跳跳糖是高敏兒,但是他確實是一位情緒張力蠻明顯高的孩子,瞬間爆發力十足!只不過我都一直把這個視為一個正常值,我覺得一個正常的小孩,怎麼能夠 #情緒穩定 的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呢? 情緒穩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對成年人都是如此,何況對於孩子?!
Thumbnail
參加高中生學校家代會,家長們為了自己的小孩都願意盡心付出,但對小孩是否真的有益?家長組織陪唸團隊並提供點心,但這樣的照顧可能反而影響孩子的獨立性訓練。教育上,最重要的是品德,而學業則可能受到遺傳影響。大家對於小孩教養有什麼想法呢?
Thumbnail
今天和好友聊到,我這樣一個個性大剌剌的媽,怎麼會生養出心思如此敏感的小孩。我對這樣的安排,其實是非常感恩的,如果沒有他們,我會一直活在大剌剌、傷人而不自覺的世界裡,我不會靜下心來去思考人生,我也不會停下腳步去等待,我更不會想出一百個故事只為了解決一個他生活中的細膩問題......也幸好我的大剌剌,去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