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伯牛有疾

    孔子有個學生——冉伯牛,他患有重疾,孔子去慰問。到了伯牛的住處,伯牛不肯開門,不想讓孔子看到自己,就說:「老師!您回去吧!不用來看我啦。」但,孔子就堅持要看到伯牛。伯牛就只好把窗子稍稍推開。當孔子看到伯牛長滿痲瘋瘡的手,非常難過,心想一個道德操守如此高的學生,竟然會患上這種惡疾啊! 伯牛是個怎樣的學生呢?他在孔門是屬於德行科的,即以德行稱著。換言之,伯牛的道德操守是相當高的。那麼,既然有高尚的修德,理應有德者必有福,有福者必有壽,故謂「福壽全歸」。這才是正常的因果關係,但世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往往並非必然的因果關係。換言之,好心未必一定有好報的。 其實,大家都知道,德行與福報之間是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的,而修德不是為了有好報,也不能把福報視作修德的誘因。我們之所以為善,之所以要爭取公義,應當只因它是對的,所以就做,而不問這樣做有什麼酬報,也不會後悔良知的抉擇。亦即「該做則做」、「應做則做」,此所謂「直道而行」。如果一定要說酬報,就只為當下心安吧了。 所以,德行之所以為德行,並不靠有善報然後才成立的。相反的,有時候做了許多好事,一生人都行事端正,卻未必會有好報的,此所謂「無常」的命了。 當世人面對哪些不相應、不對稱的遭遇時,會有什麼反應呢?埋怨?激憤難平?上天沒眼?不用說,一般人都會怨天尤人的。 但,孔子卻深深明瞭到「德」與「福」是不必然相關的,即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的,於是就不會對天有所懷疑、有所埋怨,乃至激憤難平。相反的,修德的人會堅信這是上天給我的考驗,讓我體悟到人生的無常啊!(待續) 【原文】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8】 (註)牖,讀友,側窗。 亡之,即無他,沒有別的原因。 【語譯】 伯牛病重,孔子去慰問他。孔子自窗外握住他的手,深沉地慨嘆:「哎呀!這樣好的人,竟然會得這樣的病!這樣好的人,竟然會得這樣的病!沒有別的原因,這就是命啊!」 2021-12-07共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