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深知,世人所以不理解他,不是因為他不可被理解;而是世人迷失自我,而以功利的角度來看人看事,以致不能理解一個有真實生命、有真切人格的平常人。
假如孔子肯改變他的信念理想,肯屈就時人世情,所謂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隨波逐流,假作熱鬧,也許孔子的際遇沒那麼棲遑,沒那麼多人誤解!
所以,一般人認為,要多朋友,就需要隨俗,必要時就寧可委屈自己,以酒食徵逐、笑鬧起鬨等方式與人交往;甚至賣弄小聰明,委身投靠,虛意迎合,虛應故事。當然,這種圓滑處世,免傷和氣,萍水相逢,何必交心?
但,表面上彼此雖交往頻繁,煞是熱鬧;實質上卻無真實的生命、無真切的感情可言。話說得再多,都只是浮面的閒話;交接再頻繁,無非都是虛意應酬。這樣的朋友再多,彼此都只是建基於「互利」而已。若一旦失勢,一旦落難,毫無利用價值,就會用完即棄,就會樹倒猢猻散,更遑論聲援支持,共同進退了!(筆者按:當今世代,通訊方便,聲援支持者,大有人在;即使默然無語,亦能堅守良知黑白。致敬!)
由此可知,這些強顏歡笑、起鬨應酬,都不是真實的人生,都只是浮光的假相罷了!(待續)
【原文】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衛靈公16】
【語譯】
孔子說:「經常群聚,彼此都沒有一句有建設性的話,更沒有激勵人心的話,而又喜歡耍小聰明、說俏皮話,像這種人,難有所成,虛度人生而已啊!」
2021-12-03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