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生的寂寞,不單指不被理解,也包含親情的阻隔。就以剛近移居海外的港人來說,迫於與老父老母天隔兩地,那是人生的無奈,人生的寂寞啊!
孔子有個插班生——司馬牛,就是慨嘆:「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其實,司馬牛本是有兄弟的,就為了公義,為了不忍不安,迫於無奈,忍痛背叛親兄、背叛親情,以致本有兄弟而斷絕兄弟啊!
事緣,司馬牛的兄長司馬桓魋,是當時宋國的權臣,欲殺孔子,而他卻冒死來通風報訊,就在危急關頭,與孔子師生人等,及時逃出生天。自此,司馬牛有家歸不得,有兄似若無。
所以,子夏就開解司馬牛,說我聽聞有句話:「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接著他又說:「君子做人,常存敬重之心,對人謙恭有禮;那麼,天下的人,都會是兄弟…」
司馬牛所憂的,其實就是人生哪些無可奈何的命限,就像貧富、貴賤、窮達、壽夭、禍福、生死等等,這是不能完全由人自己掌控、自己決定的。那麼,當人面對這些無可奈何的命限的時候,你會難過嗎?你會有遺憾嗎?你會怨天尤人嗎?
在孔門裡,遇上這些人生存在的命限的,確確實實太多了。他們一次一次地對人生自我的考驗,又一次一次地撫平人生的遺憾。那麼,孔子他們又是怎樣撫平這些人生的遺憾呢?
答案很簡單——修德。
因為修德,能夠讓心靈走過死暗的幽谷,能夠讓人生重現曙光,能夠彌補人生的缺陷。人,時刻不斷充實,不斷修德,敬而無失,恭而有禮,人生的視野,就會不斷拓展,人生的起跌,就會慢慢平順。
故此,子夏就是從人生存在的有限,先與司馬牛互相產生共鳴,然後藉著修德,激勵他開拓心靈的無限。(待續)
【原文】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顏淵5】
(註)獨亡,即獨無。
商,即子夏自己。
【語譯】
司馬牛憂愁地說:「人家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
子夏說:「我曾聽人說過:『生死命中注定,富貴由天安排。』君子做人,常存敬重之心,對人謙恭有禮;那麼,天下的人,都會是兄弟。君子又何患沒有兄弟呢?」
2021-12-04共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孔子深知,世人所以不理解他,不是因為他不可被理解;而是世人迷失自我,而以功利的角度來看人看事,以致不能理解一個有真實生命、有真切人格的平常人。
知我者,其天乎! 俗語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又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還說:「得一知己,死而無憾!」
我有能力去改過嗎?
小人為什麼要文過飾非呢?
孔子深知,世人所以不理解他,不是因為他不可被理解;而是世人迷失自我,而以功利的角度來看人看事,以致不能理解一個有真實生命、有真切人格的平常人。
知我者,其天乎! 俗語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又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還說:「得一知己,死而無憾!」
我有能力去改過嗎?
小人為什麼要文過飾非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摯友的離去,曾讓主角感到孤寂無助,但他的人生智慧仍在主角心中生根萌芽。 終於,他學會了從容面對,走向更廣闊的人生。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不確定。每個人都希望生活能夠一帆風順,但現實往往事與願違。這時,不妨相信這些困難和挫折背後,隱藏著深刻的意義和安排。 李叔同在去世前留下了「悲欣交集」四個字,這是他對人生的最終感悟。人活一世,有成有敗,悲欣交集,這才是人生的真實面貌。一帆風順的日子雖然令人愉
Thumbnail
今天有一位弟兄分享了 他去年11月受洗,現在正面臨一個債務的問題,但他宣告說大山你要挪去,大山要移為平地,願主幫助他,他說到他覺得65歲的生命都白活了,我深有感受,如果人生沒有這位主,就像所羅門王說的一切都是虛空,從這位擁有所有家財萬貫的國王嘴裡竟然說出了這段話來,我深深地去思考,確實是如此。 聖
次生,你要什麼?我差不多倒了。次生說:原生,我看的世界錯了,讓你受累了,我釋放愛想得到愛,這不是很正常嗎?原生說:次生,你正常,但世界不正常,你知道鬥雞嗎?互啄對放將對手打殘才為止,才叫解氣安息,你要做鬥雞嗎?次生說:也許我真的錯了,我不做鬥雞。 叔叔,你快樂嗎?釋迦牟尼佛回來了,他說道:小和、魔
Thumbnail
「希望快樂的本質在於你的性格,或是改變以後的個性!」----新石 昨天遇到我的弟弟,我們大概從我媽往生以後就很少見到了。 他是一個刺青師父,以前在江湖混過,所以三教九流、五湖四海認識的很多,我的一些同事、朋友或同學也都認識他,就是從來不會聯想到他是我弟弟。 事實上我們家三兄弟在很早的時候就各走
Thumbnail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第六)。  伯牛,孔子學生,魯國人。姓冉名耕,字伯牛。德性好,是孔門德性科四人之一,排名第三。  但好人不命長,伯牛生病了,大概還是不治之症。孔子去看望他,與他見最後一面
Thumbnail
司馬遷家祖上自周開始,就是世代相傳的歷史家和天文家,後來雖然中間斷過一段時間做過武將(司馬錯),但到了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這一代時,又做回了太史令,算是又恢復了祖傳的手藝。 這份家世首先就幫司馬家解決了最困難的原材料門檻。 由於有這一代代積澱的先決條件打底,重拾祖業的司馬談覺得要干點什麼才對得起祖
Thumbnail
《試諸葛生筆因書所懷寄諸弟 其四》 北宋 · 彭汝礪 自別番江夜,還移楚水春tshun。 寄聲何草草,流誨已諄諄tsun。 世路文章貴,人生手足親tshin。 杜詩賈馬賦,數數寄魚鱗lin5。 手足親情,是人之天性!抱團取暖,是爭取生存的自然表現,從家人,族人,到國人!由近及遠,中國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摯友的離去,曾讓主角感到孤寂無助,但他的人生智慧仍在主角心中生根萌芽。 終於,他學會了從容面對,走向更廣闊的人生。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不確定。每個人都希望生活能夠一帆風順,但現實往往事與願違。這時,不妨相信這些困難和挫折背後,隱藏著深刻的意義和安排。 李叔同在去世前留下了「悲欣交集」四個字,這是他對人生的最終感悟。人活一世,有成有敗,悲欣交集,這才是人生的真實面貌。一帆風順的日子雖然令人愉
Thumbnail
今天有一位弟兄分享了 他去年11月受洗,現在正面臨一個債務的問題,但他宣告說大山你要挪去,大山要移為平地,願主幫助他,他說到他覺得65歲的生命都白活了,我深有感受,如果人生沒有這位主,就像所羅門王說的一切都是虛空,從這位擁有所有家財萬貫的國王嘴裡竟然說出了這段話來,我深深地去思考,確實是如此。 聖
次生,你要什麼?我差不多倒了。次生說:原生,我看的世界錯了,讓你受累了,我釋放愛想得到愛,這不是很正常嗎?原生說:次生,你正常,但世界不正常,你知道鬥雞嗎?互啄對放將對手打殘才為止,才叫解氣安息,你要做鬥雞嗎?次生說:也許我真的錯了,我不做鬥雞。 叔叔,你快樂嗎?釋迦牟尼佛回來了,他說道:小和、魔
Thumbnail
「希望快樂的本質在於你的性格,或是改變以後的個性!」----新石 昨天遇到我的弟弟,我們大概從我媽往生以後就很少見到了。 他是一個刺青師父,以前在江湖混過,所以三教九流、五湖四海認識的很多,我的一些同事、朋友或同學也都認識他,就是從來不會聯想到他是我弟弟。 事實上我們家三兄弟在很早的時候就各走
Thumbnail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第六)。  伯牛,孔子學生,魯國人。姓冉名耕,字伯牛。德性好,是孔門德性科四人之一,排名第三。  但好人不命長,伯牛生病了,大概還是不治之症。孔子去看望他,與他見最後一面
Thumbnail
司馬遷家祖上自周開始,就是世代相傳的歷史家和天文家,後來雖然中間斷過一段時間做過武將(司馬錯),但到了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這一代時,又做回了太史令,算是又恢復了祖傳的手藝。 這份家世首先就幫司馬家解決了最困難的原材料門檻。 由於有這一代代積澱的先決條件打底,重拾祖業的司馬談覺得要干點什麼才對得起祖
Thumbnail
《試諸葛生筆因書所懷寄諸弟 其四》 北宋 · 彭汝礪 自別番江夜,還移楚水春tshun。 寄聲何草草,流誨已諄諄tsun。 世路文章貴,人生手足親tshin。 杜詩賈馬賦,數數寄魚鱗lin5。 手足親情,是人之天性!抱團取暖,是爭取生存的自然表現,從家人,族人,到國人!由近及遠,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