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2|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讀後感:拋開 70 年祖產!SONY 如何成功轉型,以「新商業模式」救活整間企業?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3. 內容重點 4. 心得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 企業定位轉個念,看產業、競爭對手、潛在市場的角度也隨之改變

作者想表達甚麼?
  • SONY 如何從電子製造業,轉型成娛樂內容服務業
  • SONY 的企業理念關鍵字:Interweaving「交織融合」

重點內容
拋開祖產!SONY 為何決定電子製造業,轉型成娛樂內容服務業?
  • 對SONY的聯想?電視、音響、隨身聽、手機、個人電腦,還是遊戲機?
  1. 每隔幾年就能開發一個跟過去主力不同分類的新產品線
  2. 在新市場吸引跟過去不同使用情境的消費族群
  • SONY 以「綜合機電製造商」的身份,縱橫了市場 70 多年
製造技術為競爭優勢的電子製品
  • 近年 SONY透過調整事業群,從「電子製造事業」轉身成了「娛樂內容服務事業」
  • 2000~2020 年各事業部的營業額占比變化
  1. 電子製造事業影響力已被其它事業部所取代
  2. 電子製造事業:2000 年近 7 成→2020 年只剩約兩成;
  3. 2020 年「娛樂內容服務事業」營業額占比已接近整體 7 成
遊戲業務2000 年占不到一成→ 2020年遊戲及網路服務綜合事業,占比來到 3 成; 金額業務:占比近 2 成; 音樂與電影事業: 2 成
顛覆原有商業模式!決心進軍「內容營銷事業」,為 SONY 帶來的 3 大轉變
  • 事業結構變化,推測與多年前決定大規模進入「內容營銷事業」(content business)的策略有關
「內容」(content):透過硬體播放出的聲音、文字、影像,像是歌曲、電影、遊戲等商品。
  • 讓內容營銷事業起爆的關鍵,應該是「BETA 錄影機訴訟」事件
  1. 早在 1968 年,SONY 其實就開始了 SONY 音樂的業務
  2. 1976 年在美國被控訴違反著作權法(消費者用錄影帶錄電視節目),多年後獲得勝訴
  3. SONY 瞭解到,光靠技術製造播放硬體還不夠
  4. 需配合在硬體上播放的軟體,才能獲得最大商業綜效
  5. 開啟之後收購美國哥倫比亞影業(Columbia Pictures)等一連串擴大內容營銷事業版圖的舉動。
  • 不只復活企業,更是建立強固的新「娛樂媒體王國」
  • 收益上的變化,在銷售量及占有率上,恢復了過去 SONY 綜合電器時代的品牌榮光
  1. 從數字上來看,送到市場的電影出版品超過 3,500 部
  2. PS4 的全球累計銷售數超過 1 億台
  • 從電子製造業成功轉身成娛樂內容服務事業
  1. 除了歸功於當年的決策
  2. 在每一個階段,具開創格局的領導人及員工,也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
注入活力,為集團帶來自由、開放的企業文化
  • 電子製造
  1. 歷史悠久、市場地位也一直處於世界優等生
  2. 部門文化在氣勢上就比較強勢、剛直
  • 娛樂內容服務事業
  1. 後者屬於市場新秀,不少員工當時是從不同文化的外部公司而來
  2. 因為沒太多實績、員工也較年輕,所以不少地方都要處處配合別人
  3. 造就了高柔軟的文化,也讓部門處於較自由、開放的風氣
  4. 之後孕育出有開創性想法的組織架構
不同事業相互幫襯,為公司帶來更高綜效
  • Interweaving「交織融合」
  1. SONY 的企業理念關鍵字
  2. 娛樂內容服務事業自由、開放的氣氛,與產品本身特性,更加速了不同領域的事業融合。
  • 以《鬼滅之刃》為例
  1. 漫畫家透過 SONY 旗下 Anipiex 公司
  2. 將漫畫製作成電視動畫、電影,主題曲由 SONY 音樂旗下藝人演唱
  3. 再進展到電玩作品的數位元收益等
  4. 這一連串事業的交織融合,都來自 SONY 娛樂內容服務事業
  5. 旗下不同的公司無形地牽動、引導顧客進入不同的 SONY 事業領域中
生意不再多年做一次,帶動顧客「消費頻率」提升
  • 以製造電子產品為主力的時代
  1. 筆電、電視機、音響,在日本製造的高品質保證下,產品要在自然情況下故障並不是那麼容易
  2. 靠這些產品再做到同樣消費者的生意,都需要等很多年
  • 娛樂內容服務事業下的產品,大幅度地縮短了消費頻率
  1. 在音樂事業,當喜歡的藝人發表新歌,就會推生消費動機
  2. 遊戲、電影事業,藉由推出新作品、精進串流技術,祭出會員制等,製造出更多的消費場景
  3. 讓生意變得不再是多年一次,而是一年多次的全新模式

個人心得
  • 現階段有許多轉型成功、進行中或是失敗的前例可以借鑑
  • Interweaving「交織融合」的概念,更具體說明企業該如何進行資源整合
兩個最終都希望幫助組織達成「綜效」
  • 過去的傳產陸續在轉型,重新定義自己
  1. 檢視自己的獨特優勢為何?
  2. 該如何延伸優勢,將觸角伸向不同領域,建立護城河,與對手差異化
  • 數據驅動、多元的科技工具輔助企業營運數位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Patrick.Wo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