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議、諮議與後見之明 |從漢末情勢談三國文學中的「隆中對」(中)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由於曹操在位時從未稱帝,而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按照後世一般的史家道統,漢朝正式滅亡其實應該是落曹丕迫漢獻帝禪位的,建立魏國的公元220年。了解這種情況後,我們就不難發現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其實是很特別的朝代敘事脈絡,其從東漢末期的靈帝中平元年(西元184年)各種紛爭說起,中間再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經緯,最後寫到晉武帝滅吳國後,統一全國,建號太康(西元290年)為止。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以「中原地區帝位」的傳承為脈絡,「三國志」敘述的年代,其實不但包含了「東漢的末期」還包括了「曹魏」與 「西晉」的前期。這種作法,雖然會讓讀史人產生某種「平行分期」的「歷史觀」,卻也讓「三國志」的地理視野保存了「中原帝國」的特色。
(下圖顯示了三國始末的地圖,左圖為東漢末年的十三州,右圖為太康元年的帝國天下,可以看出西晉承接了大部分東漢的領土。)
三國始末
陳壽所寫的「三國志」在中原史家中評獲得頗高的評價,有一部分原因也許與其巧妙的整理出從漢到晉,帝國疆域分而又合的過程有關。然而,由於晉朝的穩定度並不高,加上這段時間的文士性格與後世的儒臣性格有相當明顯的落差,所以其多半被列入中原帝國的大分裂時期討論。
另一方面,在三國時期,儒教雖然勢力開始衰弱,但隨之而起的「道家」和「兵家」思想又慢慢地與後世儒學結合,最後,三國人物才有機會重新在明朝羅貫中的筆下復活。
我們也許可以這樣說:陳壽整理出了「三國」,而羅貫中創造出了「三國大戲」,讓戲中的主角群個個都有著鮮明的性格和行事作風,從而成為家喻戶曉的戲劇人物。但,若問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塑造最成功的正派角色是誰?大概多數人的答案會是「諸葛亮」吧?
因此,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進一步了解諸葛亮到底在隆中的茅廬對劉備到底說了什麼,令三國歷史起了巨大轉折?
「隆中對」之所以成為三國文學中的重要環節,除了前文中提到過諸葛亮對於曹操、孫吳陣營的評估外,更重要的是,其對當時十分失落的劉備還給予了非常明確的戰略建議: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段話頗有「兵家」精神,所以,讓我們以孫子兵法中的「五事」(道、天、地、將、法)來分析之:
首先,這段謀略是有「道」的 —— 諸葛亮很明確的告訴當時投靠劉表的劉備,如果可以取得荊州、益州,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雖然當時仍有很多劉家人佔有重要職位,但在諸葛亮看來,卻只有劉備有「復興漢室」的「大志」。
其次,這段敘述告訴劉備,在這種大局勢下,可以做些什麼 —— 諸葛亮指出,荊州這地方,是兵家必爭之地,但其主(劉表)卻不能守,這不是「天意」要給將軍(劉備)的地方嗎? 不只是荊州,益州這地方也是高祖(劉邦)開創帝業的重要根據地,如今卻沒有名主領導,這難道不也是「天意」要賜給將軍的地方嗎?
第三,諸葛亮同時分析了「荊州」和 「益州」在「地理條件」上可以運用的地方——如果取得這兩個地方後能夠好好經營,等到時機來臨,就可以同時出兵,那時北方百姓又怎會不夾道歡迎軍隊的到來呢?
第四,諸葛亮為劉備打氣,說劉備確實有「將才」,又是「帝後」,名聲四海皆知,未來還是頗有可為的。
最後,當然是等待劉備的決定了——而當時的劉備應該是吃下了定心丸,完全接受了諸葛亮提出的建議,只是等待時機,找到「實行的方法」。也許是這樣,關羽和張飛對於劉備如此採信諸葛亮的建言頗不以為然,但是,信心大增的劉備告訴兩位結拜兄弟,我找到諸葛亮,就像魚找到水一樣,所以,請兩位兄弟別再多言了。
就這樣,原本離開袁紹後,投奔劉表,在荊州無所作為而開始怨嘆起自己「髀肉復生」的劉備,因為諸葛亮的這一席話,又重新打起精神、覺得人生還有很多事可以做了。
不過,為什麼劉備一下子就接受了諸葛亮的這番建議,但關羽和張飛卻不表同意呢?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向來看這個問題:
首先,是「荊州」的情況:
當時,荊州的州牧是劉表,他在當時的亂局中表現雖相對保守,但荊州也在他的主持之下,一度收容了許多逃避戰亂的文人,所以文風頗盛,而諸葛亮會和劉備合作,也是透過這些文人的牽線。由於劉備當時所領導的,只是一小群向心力頗強的武人團體,但曹操、孫權身邊卻都已有一些文士、策士為其謀劃,因此,對劉備而言,諸葛亮願意替他出主意,代表的是自己陣營將會得到更多文士的加盟。
另一方面,關羽、張飛也有足夠的理由不表樂觀:
就局勢而言,在曹操打敗袁紹之後,大多北方的名士都已轉投曹操營下,曹操下一個最可能的目標自然就是荊州,所以,劉備真能拿下荊州嗎?恐怕沒那麼容易吧?畢竟,作戰還是要靠運氣的,既然當時曹操手氣正順,劉備又何必在此時逆風而行,與其為敵呢?而且,到時候, 要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可多是像關羽、張飛這般庶民出身的武人啊!
至於和孫權的合作,聽來也只是諸葛亮一廂情願的提議。畢竟,孫權陣營裡也有不少謀士,他們豈會輕易將荊州讓給劉備?
而且,按照當時一般的風氣,文人和武人的成長背景有明顯的差異,兩方相處本就不易,如果劉備因為諸葛亮而貿然讓一幫文士加入,會不會反而破壞原有團體的凝聚力呢?
雖然有這樣的顧慮,但按照「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說法,關、張對諸葛亮的計策即使不以為然,卻也沒有再表示任何反對意見。陳壽的敘述雖然簡短,但也多少透露了當時劉備陣營雖小,但其實算是相當「服從領導」、是尊重「領導人決策」的小團體。
諸葛亮願意出山為劉備效命,應該也是看上劉備陣營的這種特點。
然而,就史實而言,諸葛亮縱然為劉備獻上「三分天下」的妙計,最後卻還是未能復興漢室,因此,這則「隆中對」的謀略其實不算成功。諸葛亮的謀略到底出了什麼錯,我們或許可以從「後來」的歷史來解析,但是,如果考慮到諸葛亮的餘生確實都是為了這則獻策而勞心勞力,我們就可以理解諸葛亮其實為後世留下的是一種很特別的「文臣美學」,是儒教「君臣有義」的重要註腳。
最後,談談諸葛亮的「眼光」。
如果把焦點放在劉表死後,曹操對劉備緊追不捨時,諸葛亮順利說服孫權與劉備聯手,最終讓曹操兵敗赤壁來看,諸葛亮的這則謀略雖是險棋,卻是賭對了。
但如果我們繼續往後看,將焦點放在蜀國後主劉禪投降魏國大將鄧艾上,那麼,諸葛亮的一生其實算是白忙一場,徒留「出師未捷」之空嘆,有何眼光可言?
只是,若再往後看,從魏到晉、再到南北朝、對華夏民族而言,其實都是「君臣無義」的「擾擾亂世」。就這點言,我們似乎又不得不說,諸葛亮的堅持「反曹」確實有其獨到的眼光。
avatar-img
52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明朝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固然是精彩的文學作品,但是三國時代畢竟與羅貫中相差一千多年,而我們又與羅貫中相差六七百年,所以,我們還是很有空間可以重新檢視三國歷史,思索不一樣的「三國文學」相關議題。究景,諸葛亮向劉備提出的「隆中對」,對漢末情勢起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一起來探討吧!
華夏畫風會走上「寫意」而非「寫實」的風格上,和宋徽宗趙佶用心經營的宮廷畫院有關。由於趙佶本身賞畫和繪畫時首重立意和意境,所以朝廷在招考畫家時常以詩句為題,要求應試的畫家按題作畫,比較誰才是可以畫出詩中意境者的能手。 要用什麼樣的情節才能鋪陳出這場北魏末期的政治巨變的悲劇性呢?大家不妨一起思考吧!
如果想從戲劇找尋「事變」的緣由,編劇的任務之一自是要將這些「史實」(或/與 「傳聞」)轉化成「合理的戲劇情節」。也就是說,在創作過程中,創作者要不斷提醒自身創作的「核心目標」,才不至於在填補(fill-in)這些「歷史圖像」中的「盲點」(blind spot)中迷失在散漫無章的想像風暴中。
「人、事、時、地、物」是一般戲劇創作中最重要的五項元素,ˋ藉由操控「主元素」和 「背景元素」的關係,戲劇創作者可以巧妙影響閱聽者對「主元素」的觀感。雖然一般人的閱聽習慣會將焦點集中在「人物」上,但是我們也可以嘗試將焦點轉在「事物」上,但這樣一來,不免涉及道創作者對史實的解讀。
日本傑出的短篇小說家芥川龍之介經常從通俗歷史小說中取材,再加以轉化成藝術性較高的作品。雖然,這種作法難免會因為讀者的不適應,而影響行銷。但是,芥川的作品經百年來的多方解讀,其實也有許多人慢慢理解其風格,我們不妨參酌其作法,讓讀者也可以慢慢接受「多元觀點」的敘事風格。
有句俗話說「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寫戲的是騙子」,究竟,為何有人願意付錢「自願被騙」呢? 有些編劇相信,這是因為許多人想透過戲劇,經歷一些情境,然後從中發現一些詮釋事件的不同觀點。但是,除了主角之外,上場的角色也兼具搭建歷史舞和發展故事線的功能,因此需要小心規劃。
明朝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固然是精彩的文學作品,但是三國時代畢竟與羅貫中相差一千多年,而我們又與羅貫中相差六七百年,所以,我們還是很有空間可以重新檢視三國歷史,思索不一樣的「三國文學」相關議題。究景,諸葛亮向劉備提出的「隆中對」,對漢末情勢起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一起來探討吧!
華夏畫風會走上「寫意」而非「寫實」的風格上,和宋徽宗趙佶用心經營的宮廷畫院有關。由於趙佶本身賞畫和繪畫時首重立意和意境,所以朝廷在招考畫家時常以詩句為題,要求應試的畫家按題作畫,比較誰才是可以畫出詩中意境者的能手。 要用什麼樣的情節才能鋪陳出這場北魏末期的政治巨變的悲劇性呢?大家不妨一起思考吧!
如果想從戲劇找尋「事變」的緣由,編劇的任務之一自是要將這些「史實」(或/與 「傳聞」)轉化成「合理的戲劇情節」。也就是說,在創作過程中,創作者要不斷提醒自身創作的「核心目標」,才不至於在填補(fill-in)這些「歷史圖像」中的「盲點」(blind spot)中迷失在散漫無章的想像風暴中。
「人、事、時、地、物」是一般戲劇創作中最重要的五項元素,ˋ藉由操控「主元素」和 「背景元素」的關係,戲劇創作者可以巧妙影響閱聽者對「主元素」的觀感。雖然一般人的閱聽習慣會將焦點集中在「人物」上,但是我們也可以嘗試將焦點轉在「事物」上,但這樣一來,不免涉及道創作者對史實的解讀。
日本傑出的短篇小說家芥川龍之介經常從通俗歷史小說中取材,再加以轉化成藝術性較高的作品。雖然,這種作法難免會因為讀者的不適應,而影響行銷。但是,芥川的作品經百年來的多方解讀,其實也有許多人慢慢理解其風格,我們不妨參酌其作法,讓讀者也可以慢慢接受「多元觀點」的敘事風格。
有句俗話說「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寫戲的是騙子」,究竟,為何有人願意付錢「自願被騙」呢? 有些編劇相信,這是因為許多人想透過戲劇,經歷一些情境,然後從中發現一些詮釋事件的不同觀點。但是,除了主角之外,上場的角色也兼具搭建歷史舞和發展故事線的功能,因此需要小心規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距離劉騰穿越到修仙界的兩千年前。   此時修仙界的格局與後世大致相同:世俗層面有南夏、北燕、西河與東石這四大王朝相互制衡。修仙宗門和世家,則是以三大聖地為標竿,與世俗的四大王朝保持良好關係。   而在東石王朝與南夏王朝的交界處,有個名滿天下的東方世家,代代家主都至少是金丹巔峰的實力;當代家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管理學、歷史和心理學的角度,探討為何諸葛亮死後蜀國會全軍覆沒,甚至之後中國的昔日霸主地位還讓給西方國家。分析東西方人思維差異,探討儒家文化與科技快速變化之間的衝突。破解人生追求的根本,從內在自我「逆向思考」,探討成功人士追求的真正核心,探討諸葛亮的管理方式和為什麼他的謹慎導致蜀國的命運。
Thumbnail
巴蜀的先秦篇章,基本已經結束。 漢中(庸國)的資訊則是非常少,後來隋書倒是有些習俗整理,有一篇《六世紀蜀漢懶人包》可以看看。 隋書的輔助閱讀我都還沒放上方格子,誰會想到群英傳寫兩年還寫沒完。 今天來看一下《南中志》的部份,就是諸葛亮去七擒孟獲的地方大家應該都知道。 就從這裡來開始「入漢」。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就在隗囂馬上行將入土之時,劉秀在臨走前時囑咐了兩件事。 第一,隗囂這就要死,拿下隴西後,帶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為白。 這就是著名的「得隴望蜀」的由來了。 劉秀的意思是,我承認我欲望大,得了隴,就趕緊給我望蜀去。 兩百年後,曹老闆在拿下漢中後,面對新生的劉備政
Thumbnail
隗囂在多方叛變的頹勢下上書劉秀,說這次交戰是誤會,大軍突至,諸將有點蒙圈,驚慌失措下自救,我管不了這幫人,大哥您別生氣。 劉秀表現很大度,不僅頂住了諸臣要殺掉他人質兒子的勸諫,還令殺手外交官來歙致書隗囂,再談解放政策:只要投降,還是好同志,必定恢復官位名號! 劉秀還加了一個補充條款:把你二兒子也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此詩是杜甫在唐代宗大曆元年(西元766)詠懷諸葛亮而作的五言絶句,篇名是《八陣圖》。杜甫對諸葛亮素懷敬意,多次在詩作吟詠他的事蹟。比如在《蜀相》說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自古被視為諸葛亮一生事功的定評...
  距離劉騰穿越到修仙界的兩千年前。   此時修仙界的格局與後世大致相同:世俗層面有南夏、北燕、西河與東石這四大王朝相互制衡。修仙宗門和世家,則是以三大聖地為標竿,與世俗的四大王朝保持良好關係。   而在東石王朝與南夏王朝的交界處,有個名滿天下的東方世家,代代家主都至少是金丹巔峰的實力;當代家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管理學、歷史和心理學的角度,探討為何諸葛亮死後蜀國會全軍覆沒,甚至之後中國的昔日霸主地位還讓給西方國家。分析東西方人思維差異,探討儒家文化與科技快速變化之間的衝突。破解人生追求的根本,從內在自我「逆向思考」,探討成功人士追求的真正核心,探討諸葛亮的管理方式和為什麼他的謹慎導致蜀國的命運。
Thumbnail
巴蜀的先秦篇章,基本已經結束。 漢中(庸國)的資訊則是非常少,後來隋書倒是有些習俗整理,有一篇《六世紀蜀漢懶人包》可以看看。 隋書的輔助閱讀我都還沒放上方格子,誰會想到群英傳寫兩年還寫沒完。 今天來看一下《南中志》的部份,就是諸葛亮去七擒孟獲的地方大家應該都知道。 就從這裡來開始「入漢」。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就在隗囂馬上行將入土之時,劉秀在臨走前時囑咐了兩件事。 第一,隗囂這就要死,拿下隴西後,帶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為白。 這就是著名的「得隴望蜀」的由來了。 劉秀的意思是,我承認我欲望大,得了隴,就趕緊給我望蜀去。 兩百年後,曹老闆在拿下漢中後,面對新生的劉備政
Thumbnail
隗囂在多方叛變的頹勢下上書劉秀,說這次交戰是誤會,大軍突至,諸將有點蒙圈,驚慌失措下自救,我管不了這幫人,大哥您別生氣。 劉秀表現很大度,不僅頂住了諸臣要殺掉他人質兒子的勸諫,還令殺手外交官來歙致書隗囂,再談解放政策:只要投降,還是好同志,必定恢復官位名號! 劉秀還加了一個補充條款:把你二兒子也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此詩是杜甫在唐代宗大曆元年(西元766)詠懷諸葛亮而作的五言絶句,篇名是《八陣圖》。杜甫對諸葛亮素懷敬意,多次在詩作吟詠他的事蹟。比如在《蜀相》說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自古被視為諸葛亮一生事功的定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