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曹操在位時從未稱帝,而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按照後世一般的史家道統,漢朝正式滅亡其實應該是落曹丕迫漢獻帝禪位的,建立魏國的公元220年。了解這種情況後,我們就不難發現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其實是很特別的朝代敘事脈絡,其從東漢末期的靈帝中平元年(西元184年)各種紛爭說起,中間再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經緯,最後寫到晉武帝滅吳國後,統一全國,建號太康(西元290年)為止。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以「中原地區帝位」的傳承為脈絡,「三國志」敘述的年代,其實不但包含了「東漢的末期」還包括了「曹魏」與 「西晉」的前期。這種作法,雖然會讓讀史人產生某種「平行分期」的「歷史觀」,卻也讓「三國志」的地理視野保存了「中原帝國」的特色。
(下圖顯示了三國始末的地圖,左圖為東漢末年的十三州,右圖為太康元年的帝國天下,可以看出西晉承接了大部分東漢的領土。)
陳壽所寫的「三國志」在中原史家中評獲得頗高的評價,有一部分原因也許與其巧妙的整理出從漢到晉,帝國疆域分而又合的過程有關。然而,由於晉朝的穩定度並不高,加上這段時間的文士性格與後世的儒臣性格有相當明顯的落差,所以其多半被列入中原帝國的大分裂時期討論。
另一方面,在三國時期,儒教雖然勢力開始衰弱,但隨之而起的「道家」和「兵家」思想又慢慢地與後世儒學結合,最後,三國人物才有機會重新在明朝羅貫中的筆下復活。
我們也許可以這樣說:陳壽整理出了「三國」,而羅貫中創造出了「三國大戲」,讓戲中的主角群個個都有著鮮明的性格和行事作風,從而成為家喻戶曉的戲劇人物。但,若問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塑造最成功的正派角色是誰?大概多數人的答案會是「諸葛亮」吧?
因此,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進一步了解諸葛亮到底在隆中的茅廬對劉備到底說了什麼,令三國歷史起了巨大轉折?
「隆中對」之所以成為三國文學中的重要環節,除了
前文中提到過諸葛亮對於曹操、孫吳陣營的評估外,更重要的是,其對當時十分失落的劉備還給予了非常明確的戰略建議: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段話頗有「兵家」精神,所以,讓我們以孫子兵法中的「五事」(道、天、地、將、法)來分析之:
首先,這段謀略是有「道」的 —— 諸葛亮很明確的告訴當時投靠劉表的劉備,如果可以取得荊州、益州,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雖然當時仍有很多劉家人佔有重要職位,但在諸葛亮看來,卻只有劉備有「復興漢室」的「大志」。
其次,這段敘述告訴劉備,在這種大局勢下,可以做些什麼 —— 諸葛亮指出,荊州這地方,是兵家必爭之地,但其主(劉表)卻不能守,這不是「天意」要給將軍(劉備)的地方嗎? 不只是荊州,益州這地方也是高祖(劉邦)開創帝業的重要根據地,如今卻沒有名主領導,這難道不也是「天意」要賜給將軍的地方嗎?
第三,諸葛亮同時分析了「荊州」和 「益州」在「地理條件」上可以運用的地方——如果取得這兩個地方後能夠好好經營,等到時機來臨,就可以同時出兵,那時北方百姓又怎會不夾道歡迎軍隊的到來呢?
第四,諸葛亮為劉備打氣,說劉備確實有「將才」,又是「帝後」,名聲四海皆知,未來還是頗有可為的。
最後,當然是等待劉備的決定了——而當時的劉備應該是吃下了定心丸,完全接受了諸葛亮提出的建議,只是等待時機,找到「實行的方法」。也許是這樣,關羽和張飛對於劉備如此採信諸葛亮的建言頗不以為然,但是,信心大增的劉備告訴兩位結拜兄弟,我找到諸葛亮,就像魚找到水一樣,所以,請兩位兄弟別再多言了。
就這樣,原本離開袁紹後,投奔劉表,在荊州無所作為而開始怨嘆起自己「髀肉復生」的劉備,因為諸葛亮的這一席話,又重新打起精神、覺得人生還有很多事可以做了。
不過,為什麼劉備一下子就接受了諸葛亮的這番建議,但關羽和張飛卻不表同意呢?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向來看這個問題:
首先,是「荊州」的情況:
當時,荊州的州牧是劉表,他在當時的亂局中表現雖相對保守,但荊州也在他的主持之下,一度收容了許多逃避戰亂的文人,所以文風頗盛,而諸葛亮會和劉備合作,也是透過這些文人的牽線。由於劉備當時所領導的,只是一小群向心力頗強的武人團體,但曹操、孫權身邊卻都已有一些文士、策士為其謀劃,因此,對劉備而言,諸葛亮願意替他出主意,代表的是自己陣營將會得到更多文士的加盟。
另一方面,關羽、張飛也有足夠的理由不表樂觀:
就局勢而言,在曹操打敗袁紹之後,大多北方的名士都已轉投曹操營下,曹操下一個最可能的目標自然就是荊州,所以,劉備真能拿下荊州嗎?恐怕沒那麼容易吧?畢竟,作戰還是要靠運氣的,既然當時曹操手氣正順,劉備又何必在此時逆風而行,與其為敵呢?而且,到時候, 要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可多是像關羽、張飛這般庶民出身的武人啊!
至於和孫權的合作,聽來也只是諸葛亮一廂情願的提議。畢竟,孫權陣營裡也有不少謀士,他們豈會輕易將荊州讓給劉備?
而且,按照當時一般的風氣,文人和武人的成長背景有明顯的差異,兩方相處本就不易,如果劉備因為諸葛亮而貿然讓一幫文士加入,會不會反而破壞原有團體的凝聚力呢?
雖然有這樣的顧慮,但按照「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說法,關、張對諸葛亮的計策即使不以為然,卻也沒有再表示任何反對意見。陳壽的敘述雖然簡短,但也多少透露了當時劉備陣營雖小,但其實算是相當「服從領導」、是尊重「領導人決策」的小團體。
諸葛亮願意出山為劉備效命,應該也是看上劉備陣營的這種特點。
然而,就史實而言,諸葛亮縱然為劉備獻上「三分天下」的妙計,最後卻還是未能復興漢室,因此,這則「隆中對」的謀略其實不算成功。諸葛亮的謀略到底出了什麼錯,我們或許可以從「後來」的歷史來解析,但是,如果考慮到諸葛亮的餘生確實都是為了這則獻策而勞心勞力,我們就可以理解諸葛亮其實為後世留下的是一種很特別的「文臣美學」,是儒教「君臣有義」的重要註腳。
最後,談談諸葛亮的「眼光」。
如果把焦點放在劉表死後,曹操對劉備緊追不捨時,諸葛亮順利說服孫權與劉備聯手,最終讓曹操兵敗赤壁來看,諸葛亮的這則謀略雖是險棋,卻是賭對了。
但如果我們繼續往後看,將焦點放在蜀國後主劉禪投降魏國大將鄧艾上,那麼,諸葛亮的一生其實算是白忙一場,徒留「出師未捷」之空嘆,有何眼光可言?
只是,若再往後看,從魏到晉、再到南北朝、對華夏民族而言,其實都是「君臣無義」的「擾擾亂世」。就這點言,我們似乎又不得不說,諸葛亮的堅持「反曹」確實有其獨到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