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的周小鵝午覺醒來,發現媽媽不在旁邊,開始大哭。
我試著安撫他:調蘋果汁辣辣(氣泡)水給你喝,好不好?(日本青森產蘋果汁,果香濃郁)
他抽抽噎噎地說,果汁放旁邊,要先去找媽媽。
「你先喝蘋果汁辣辣水,喝完媽媽就回來了。」
「不要、不要辣辣水!先找媽媽,哇哇哇...」
我抽了張衛生紙:「那你先把眼淚鼻涕擦一擦,不哭了我們再一起去找媽媽,這樣可以嗎?」
他一邊擦一邊說:「要讓它停下來,要讓它停下來啦!」
我感到很驚奇。這情況非常像是,他幾天前不小心把腳上的舊傷口抓出一點血痕,而後瘋狂哭著說「要讓它趕快好」。跟他解釋這不會馬上好以後,他就改說「要把它貼起來(用OK繃)」。
「要讓它」這種語法,似乎預設了正常/不正常的分野,並暗指有個外來的、陌生的、造成不正常狀態的因素存在。或至少是說,正在被某個東西影響或干擾。
所以我立即判斷,周小鵝可能是把自己的大哭,理解成突然「受傷」或「生病」,因而感到恐慌。他隱隱發覺,自己其實不想大哭,但身體就是停不下來。
於是我馬上說:「這不是受傷,也不是生病,你只是有點激動,這很正常。」
他也跟著重複:「不是受傷,也不是生病。」
「對。不是受傷,也不是生病,每個人都會有。爸爸會有、媽媽會有,阿公阿媽會有,這很正常,你只是需要休息一下。休息一下就會好。」
他停頓了一下,好像是試著克制,但幾秒後又開始:「要找媽媽啦!要找媽媽啦!」
「你覺得,要找到媽媽才會停下來,對嗎?」
「嗯,對。」
「喝蘋果汁辣辣水沒辦法停下來,所以要先去找媽媽,對嗎?」
「對啦!哇哇哇...」
「那我帶你去找媽媽,媽媽再讓它停下來。你要忍耐一下喔,這樣可不可以?」
「好,可以!」就從這個時候起,周小鵝逐漸停止哭鬧。通常他吵著要什麼東西時,如果他相信晚點真的可以拿到,情緒就會慢慢穩定下來。
事後,媽媽說他或許是做惡夢嚇到。照這麼說,他理解的「受傷」或「生病」,可能是惡夢,可能是恐懼情緒,可能是眼淚鼻涕不停,也有可能泛指這些全部。
無論如何,周小鵝意識到了有個無形的「它」存在,而「它」有時會突然冒出來作弄自己。有些學者把這種能力叫做情緒智商,尤其在你會找出各種策略來應對「它」的時候。
另一個類似的概念是心理韌性,這是用來評斷,個人在面對困難、打擊或挫折,以及任何相關負面情緒時,能夠多迅速多有效地復原。
無論是情緒智商或心理韌性,都對應到一連串的身、心與社交技巧。而強化情商與韌性的先決條件是,辨認出「它」的存在,一定程度把自我與「它」分離,嘗試各種減緩與克服「它」的方式,並在這些過程中感知到逐漸明朗、逐漸提升的自我。
事實上,許多宗教文化傳統都有發展出這類思想與技巧,也就是一般所說的修養、修行或靈修。而這些古老傳統,或許都曾有過這麽一個起源時刻:「要讓它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