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可以當飯吃嗎? 運動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曾荃鈺老師在這門課拋出的第一個討論議題。
而這個議題,也在近期新興的平台-Clubhouse上面,成為荃鈺老師與馮勝賢秘書長與社會大眾談論的主題之一,並吸引超過百位民眾參與。
在課堂上,大約有 75% 選手認為「可以」,而 25% 選手認為「不行」。
認為可以的理由,是覺得現今社會趨於高齡化,可以運用自己在運動訓練當中所學的專業知識讓大眾更重視運動,即使未來不往專項運動發展,也能將運動訓練所培養出的努力、堅持、刻苦耐勞等態度轉換至工作場域。認為不行的理由,則覺得未來少子化會導致職缺少、競爭激烈,體力活無法做一輩子;且目前民眾的運動意識及社會運動風氣尚且不足,大多數人不懂得判斷專業的情況下,越來越多不肖商人以及專業度不足的人投入,運動過於商業化,反而因為門檻太低讓專業的價值變得廉價,就長遠來看,對這個領域而言,反而不利。
運動與社會的連結 – 影響力
就上述同學們的回饋來看,當中其實有個脈絡可循 : 那就是跟社會的連結程度。
在選手生涯中,訓練靠自己、休息恢復靠自己,在通往卓越的路上,比得是誰能堅持得更久,孤獨是這條路上的常態。但是在社會上的成功,不是你做了多少事、贏過多少人,而是你幫助了多少人、對社會有多少貢獻。運動員在長期訓練中培養出剛毅、果敢、獨立,選手退役後也將運動員精神轉換至職場中,但這是一個互賴、互助的社會呀!有些時候,我們得要學會開口求助、學會互相合作、甚至要會借力使力。運動往往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是自己的身體有感覺、是自己的心情變得愉悅,如果將運動對於個人帶來的好處進行推廣、發揮影響力,與社會群體產生連結,自然就能從中找到運動對於個人所帶來的意義。
封閉的環境,是安全? 還是風險?
大家都說,體育圈封閉、人脈很重要。
封閉的圈子,是好是壞?我想,依照每個人的立場有不同的見解。我很幸運(也可以說是不幸),因為大學沒考好,意外闖進體育圈,也曾短期跟著校隊選手一同參與訓練,因而被運動員在場上的拼搏精神所吸引。有時候一個人對事情的熱愛與執著,是會影響週遭、給人感動與希望、並願意傾身投入的。
不過,運動員只需要把訓練做好就夠了嗎?我們的選手,對於自己所處體制的組織架構,有足夠的認知嗎? 在遇見來自訓練上、課業上、或是行政流程問題時,是否知道該主動向哪個單位尋求協助?
在課堂上,老師跟同學們討論了另個話題 : 訓練是一個機構(例如左訓)負責、課業(例如學校)是一個機構負責、幕後行政又由另個單位(例如單項協會)負責,體育圈其實不是沒有人投入,而是因為有太多單位負責與運動員相關事務,力量與資源反而分散掉了。有些選手開始會去反思:這樣的體制,是合理的嗎?但大多數的選手由於運動訓練的背景,仍習慣於遵從別人的安排。這就像我們在學生時期,從小就只被要求把書讀好。我們在還沒學會思考前,就先被要求聽話,是否有人質疑過,我們在課本當中學到的那些歷史知識,真的就是當年事件發生經過的全部了嗎?我們所知道的那些,到底是真相,還是只是當權者(既得利益者)願意讓我們知道的部分?
選手的出路其實與封閉的風氣息息相關
還是回到今日課程的議題討論:「運動可以當飯吃嗎?」課堂中有些選手回饋:畢業後職缺少、競爭激烈。我想,選手所說的職缺少,指的是教練跟教師吧!但選手的出路,只能是教練跟教師嗎?這是否表示我們的教育對選手在其他方面的培育與誘導仍然不足?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華人社會,是否就如同唸書一樣:只要運動成績好,其他什麼都不需要在意了呢?
「運動員」這個身份,是一種榮譽,而不該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不該是社會大眾一聽到就產生負面聯想的標籤。
在課堂上,選手最先想到的畢業出路 - 教練與教師,恰恰體現了體育圈之所以封閉的脈絡:這兩者都被歸類為教學工作、都是屬於技術的傳承、是科班選手一直以來習慣的學長學弟制。這些不去改變的習慣,也才造就了社會大眾認為體育圈封閉的原因。
「運動可以當飯吃嗎?」
對於這個議題,我還沒辦法給出明確的答案。但我想,如果對於一個議題,我的立場無法明確的說出 YES 或NO,那其實也表示我還不夠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