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閱讀時間 ‧ 約 1 分鐘

戰略學進階──陣形(8):從線列到散兵

火槍時代的戰爭,在戰場上的陣形轉換已經沒那麼神奇了,什麼鶴翼轉魚鱗、魚鱗化車懸,基本上都是寫小說,不可能出現。怎樣透過軍力、火力的配重,前線軍官高明的戰術運作讓敵軍損失過大,使得敵軍的陣形被迫拉長變薄,出現破洞讓我軍可以切斷、突穿,幾乎都是公式行為。說是公式,但怎樣在戰場上找到那個薄弱點,下令送入部隊進行關鍵一擊,就很仰賴將領的指揮能力。
線列步兵的出現,主要是集中火力,然後在敵軍陣形上打出一個洞。到此為此的思維,跟傳統冷兵器的陣形沒有太大的差異,但隨著技術進步,轉變越來越快。

兵器技術讓陣形必須變化
第一個大變化,就是野戰砲的提升,砲身輕量化,砲彈種類多元化,尤其是據點攻防用的榴彈,大規模殺傷使用的霰彈(砲彈有非常多種,以下就只稱榴彈跟散彈,避免太過細節的爭議)。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