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引用作品譯文出處:「張文環全集」,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一切要從川端康成1970年訪問台灣說起。
川端康成於196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由當時擔任中華民國筆會會長的林語堂親筆邀請,在1970年以參加「第三屆亞洲作家大會」的名義訪問台灣,旅經日月潭時,曾與當時擔任日月潭觀光大飯店總經理的張文環見面,並合影留念。當時兩人的會面並沒留下會談記錄,也無從得知張文環和川端康成到底談了什麼,但是在川端康成自殺的1972年,張文環宣告要結束他從二二八之後的停筆生涯,決定寫「戰前、戰中、戰後的三部作」,1975年以日文發表的「爬在地上的人(地に這うもの)」是第一部,之後1978年張文環因心臟病過世,三部作的願望就此中止。
大張文環10歲的川端康成,給張文環的啟發是什麼?在沒有文獻資料的情況下,我們只能靠猜測,其中最關鍵的線索,來自於兩個人的寫作繆思:日本文化(川端康成),以及與台灣文化(張文環)。
說起川端康成,必定要談到他對日本之美的執著,其代表作《伊豆的舞孃》、《雪國》、《古都》、《千羽鶴》的主題都圍繞在傳統日本不同型態的美。他最驚世駭俗的表現,是在諾貝爾頒獎典禮上,讓年過半百的川端夫人穿著只有日本未婚女性才能穿的振袖,來展現日本之美,完全不管日本國內的罵聲連連。在他的心中,型式最華麗的振袖、以及它所連結的未婚女性的形象,才是日本文化最完美的呈現。這樣瘋狂的執著,或許也感染了同樣對台灣文化之美深深著迷的張文環,才會讓他重燃寫作之魂,寫出生涯的最後代表作「爬在地上的人」。
張文環到底對台灣文化有多執著?他的文章「荊棘之道繼續著」裏提到他開始創作的緣由:
…常常閱讀雜誌,而時常看到寫台灣的記事,看完就會覺得很不耐煩。因為從來沒有看過寫台灣人生活的嘆息,或台灣人感情微妙的記事。那些大部分屬於任意吹捧自己的文章比較多。主觀太強,而對象焦點都很模糊。這使我很不耐煩。自己的嗜好,被第三者說到亳無道理的地方去,沒有比這種事更令人氣憤的。或許沒有遇到這種事,我也不會進入文學也說不定…(荊棘之道繼續著)
另外,他的作品裏常常流露對台灣傳統文化、傳統習俗之美的孺慕之情:
…檳榔籃是用竹編織的小籃子,漆成朱色,看起來很吉慶。附有耳朵,拿起來,就像很適稱的手提包。我小時候,婦人的手提包都是這種籃子。在籃子的耳朵用有花紋的絹製手帕結成十字結。新娘們過年時,就拿著這種籃子回娘家。…一個只不過是二、三十錢的竹籃子,那種風雅的樣子是無可比擬的。那位姑娘回到村子裏,露出非常高興的臉,把檳榔籃拿在手裏,到親戚家朋友家一一去打招呼。她彬彬有禮地、謙虛地、用一隻手打開籃蓋,請親戚朋友用香煙或檳榔,她那種溫雅的姿容,簡直就是一幅東洋畫了…(檳榔籃)
因為想寫出「台灣人生活的嘆息,或台灣人感情微妙的記事」,所以張文環的重要作品,不論是「山茶花、」「夜猿」、「閹雞」、「爬在地上的人」,場景都離不開他的故鄉:嘉義梅山。透過鉅細靡遺的書寫,張文環把台灣的四季風景、農村特有的人情義理化為一部又一部的作品,造就作品中獨特的台灣美學。他故事裏的主角,大都是因為受環境壓迫,被逼著用自己的力量奮力求生的小人物,而讓這些小人物以悲劇英雄的姿態登場,就成了張文環作品中不變的特色,也是他作品中最美的風景。
對於現代台灣讀者來說,在日治時期的作品中,會比較理解具有明顯政治意識的作品,比如說賴和的「一桿秤仔」,呂赫若的「牛車」,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等等。對於看不到濃厚政治氣息的張文環作品,或許會讓現代台灣讀者摸不著頭緒:日治時期的台灣人,不都是一直受日本人的壓迫嗎?張文環明明是寫實主義的作家,怎麼都在寫這些台灣風土民情的點點滴滴,而看不到政治意識?
就像圖畫中故意留白的部分一樣,張文環的小說,把政治意識用巧妙的隱喻,深深的藏在他的作品中。無論是日治下的軍國主義時期,或是國民黨統治下的戒嚴時代,在作品中有明顯的政治主張是很危險的行為;但是以藝術的手法,讓作品既符合當時的言論限制、又可以讓讀者從內心自然轉化出台灣意識,這就是用高超的藝術手法暗喻政治的巧妙手法。相信大家在讀「夜猿」時,應該不會單純的認為只是山裏相依為命的母子三人的故事吧?而「爬在地上的人」描寫兩個應該只能被打趴在地上的苦命養子及苦命童養媳,因為抓住了改變命運的契機,義無反顧的創造自己的命運,這個關於台灣民族的暗喻應該夠明顯了吧?更不要說改編成舞台戲的「閹雞」,凝聚了台灣人民的強烈情感,在戰時演出所造成的轟動更是前所未見!
最近一口氣的讀完「張文環全集」,心裏百感交集。他的短篇小說「閹雞」和「夜猿」在書店還算找得到,但是他最重要的兩篇長篇「山茶花」、「爬在地上的人」中譯本卻只收錄在「張文環全集」,不分售的情況下,只有專門的研究者才會翻閱這部全集,一般讀者並不容易讀到這兩部傑作,相當的可惜。
接下來我會在方格子Premium開始一系列的張文環作品導讀,重點會放在幾部書店較少見的作品,期待能將自己被作品感動的心情,毫無保留的傳達給方格子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