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什麼時候會結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記得有次帶領悲傷輔導團體,有個成員在過程中問:「老師,悲傷到底什麼時候才算結束?」
我記得,當時先詢問了其他成員對這題的看法;其他成員紛紛搖頭,表示不知道,或是沒想法。
於是,我再問:「那你們什麼時候會感覺到自己的難過?或是覺得有悲傷的感覺?」
成員們一一地回應。
接著,我再丟出一個問題:「當感覺到難過或悲傷的時候,你們做了什麼?」
成員們再次一一地分享。
於是,我整理了一下大家的想法,慢慢地說出:「悲傷的感覺很難受,但它可以是一個歷程,藉由悲傷的感覺,我們可以反思著,目前自己的狀態、對這個人/事的在意程度。但可能對某些人來說,更重要的是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當你可以說出悲傷為你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的時候
☆當你可以命名自己浮現種種的感受的時候
☆當你可以在憋了很久,終於可以爆哭的時候
☆當你可以怒吼著:為什麼要這樣對我的時候
☆當你可以對著事件的另一方,說出你感受的時候
當然,有時候可能這些都還是有點淡淡的餘韻,提醒著你:還沒結束哦!
但是這時候的你,似乎有點覺知,知道:嗯,還有一點點的感覺在裡面,沒關係,讓它再待一下。
因為,那時的你,可以承受的空間更多了一些,或是本來複雜壅塞的感覺,在上一波的清理後,好像有清空一些了、沒那麼難受了!
這時候,悲傷,已經轉換成了自癒的能力與階段。
#親愛的您是否也在承受著難過或感到重量呢
面對悲傷:
❤我們可以不急著逃脫
❤我們可以先轉換一下情境,讓自己的腦袋進行另外的運轉
❤我們可以告訴自己正在經歷一段會結束的歷程
倘若,這個歷程真的太重、超乎承受範圍,還請務必找尋專業。
☀️因為,面對悲傷,我們可以不用自己一個人。
#悲傷什麼時候結束
#悲傷歷程
#悲傷轉換階段
#悲傷與生命的關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俗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這句話,不曉得刻劃在多少人心中,以致變成了某些大人們的萬用擋箭牌。 慢慢地,孩子會越來越否定自己的存在:「我不在,是否對大人來說比較好?」 慢慢地,孩子會懷疑自己的存在:「我是不是不該活在這世上?」 於是,孩子開始不回應了;對於父母親的任何作為與情緒,都沒有感覺了。
過年期間,習慣來摸個幾手、試個手氣。 也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到一些人性的微妙狀態 #到底是想贏 #還是想證明自己不會輸 在牌桌上,可以觀察到,會一直輸下去的人 ,似乎有個很明顯的氛圍,就是越打越生氣、越生氣就越打不好,越打不好就越想贏! #兩者的心態對自己產生不一樣的認同
倘若孩子在原生家庭接收到的教育,或應對思考的空間相對侷限時;這時,孩子們的困境可能就會出現了。 而這樣的困境裡,便有了一個讓我們這些大人可以進一步省思的空間:「我們是如何用著自己,去影響或教育我們的孩子?」
【創造良性互動,不忘覺察4型態】 關於伴侶或父母親,如何創造良性的互動方式,或許以下幾點可以讓我們停下、看見: 1、失去耐心與不耐煩 2、生活步調亂了章法 3、留意孩子言行反應 4、使用資源是另種能力衍伸
俗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這句話,不曉得刻劃在多少人心中,以致變成了某些大人們的萬用擋箭牌。 慢慢地,孩子會越來越否定自己的存在:「我不在,是否對大人來說比較好?」 慢慢地,孩子會懷疑自己的存在:「我是不是不該活在這世上?」 於是,孩子開始不回應了;對於父母親的任何作為與情緒,都沒有感覺了。
過年期間,習慣來摸個幾手、試個手氣。 也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到一些人性的微妙狀態 #到底是想贏 #還是想證明自己不會輸 在牌桌上,可以觀察到,會一直輸下去的人 ,似乎有個很明顯的氛圍,就是越打越生氣、越生氣就越打不好,越打不好就越想贏! #兩者的心態對自己產生不一樣的認同
倘若孩子在原生家庭接收到的教育,或應對思考的空間相對侷限時;這時,孩子們的困境可能就會出現了。 而這樣的困境裡,便有了一個讓我們這些大人可以進一步省思的空間:「我們是如何用著自己,去影響或教育我們的孩子?」
【創造良性互動,不忘覺察4型態】 關於伴侶或父母親,如何創造良性的互動方式,或許以下幾點可以讓我們停下、看見: 1、失去耐心與不耐煩 2、生活步調亂了章法 3、留意孩子言行反應 4、使用資源是另種能力衍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不需要任何人使我快樂,我自己就能快樂。 這大概會被編輯在〔愛自己、如何充滿自信、成功的態度〕諸如此類的語錄裡。但這個世界怎麼會存在絕對?我很難把愛你的方式拿來愛他;我喊一聲寶貝但腦海浮現的臉龐是誰;Spotify的按讚歌曲增增減減、給與伴侶的愛起起伏伏。 我不需要任何人使我悲傷,我自己就能悲傷。
關於悲傷的接受階段 悲傷是我們經歷過的最痛苦的情緒之一。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但通常都有可以預測的過程。失去親人後,您可能會經歷許多不同的情緒,包括震驚、否認、悲傷、憤怒、內疚和後悔。然而,最終你可能會達到接受的階段。  「接受並不意味著你對失去感到高興。相反,在這個階段,你終於接受了你所經歷
Thumbnail
你們每個人的關注、注意力所在就是能量流向的方向。 有意識的選擇那些充滿愛、豐盛與和諧的面向,停止關注和聚焦在負面的新聞和能量上。 想像你們其實一直都在一個宇宙無限大的Youtube中,裡頭有無數的頻道。 而你們的關注,就像是訂閱你們每個人所想看見的世界頻道。
Thumbnail
悲傷的感受常常出現在我們失去某些重要事物的時候,失戀、失業、失去親人...在過程中任何人都會經歷強烈的痛苦、以及生活中的劇烈動盪。在這段悲慟的時間裡,我們都會問:「這樣的痛苦到底還要多久?」這不僅是我們都會自問的問題,也是我在晤談室裡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
Thumbnail
「企業家做快速決策的過程是三個P:政治 Politics, 勸導 Persuasion, PPT PowerPoint」 「克服悲傷情緒,一定要克服心理上的三個P:自責 Personalization,永久化 Permanence,普遍化 Pervasiveness」 「事情只是發生
Thumbnail
《杜甫 • 夢李白》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看過韓劇「惡鬼」的人都知道貪心的人,總是眼紅,但不貪心的人不能只選擇「安貧樂道」甚麼時候這個社會懂得欣賞李泰祥,不再盲目崇拜政治偶像,那會是國家之幸~當然,有這麼多偉大作品,絕對是「國家不幸詩家幸」,呵呵,看看這個國家多不幸
Thumbnail
你會安慰人嗎? 每個人都會安慰⋯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感悟,但你有摸到對方痛處嗎?老實說我覺得最廢安慰他人的話是「在黑暗的路也有盡頭」、「黑暗過後就是黎明」,對方聽了只會覺得⋯你在說什麼幹話!站著說話不嫌腰疼⋯😂被安慰者轉身就忘了你剛剛說什麼了⋯ 往往情緒處在低潮的人他們只會覺得「黑暗沒有盡頭」,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比句點更悲傷》作者從事殯儀館接體員的經驗,分享與死亡和家人有關的深刻故事。他思考活著的人該如何珍惜生命,以及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故事涉及震撼人心的家庭糾結、自殺背後的故事、血緣關係的重要性等,教人深思。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不需要任何人使我快樂,我自己就能快樂。 這大概會被編輯在〔愛自己、如何充滿自信、成功的態度〕諸如此類的語錄裡。但這個世界怎麼會存在絕對?我很難把愛你的方式拿來愛他;我喊一聲寶貝但腦海浮現的臉龐是誰;Spotify的按讚歌曲增增減減、給與伴侶的愛起起伏伏。 我不需要任何人使我悲傷,我自己就能悲傷。
關於悲傷的接受階段 悲傷是我們經歷過的最痛苦的情緒之一。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但通常都有可以預測的過程。失去親人後,您可能會經歷許多不同的情緒,包括震驚、否認、悲傷、憤怒、內疚和後悔。然而,最終你可能會達到接受的階段。  「接受並不意味著你對失去感到高興。相反,在這個階段,你終於接受了你所經歷
Thumbnail
你們每個人的關注、注意力所在就是能量流向的方向。 有意識的選擇那些充滿愛、豐盛與和諧的面向,停止關注和聚焦在負面的新聞和能量上。 想像你們其實一直都在一個宇宙無限大的Youtube中,裡頭有無數的頻道。 而你們的關注,就像是訂閱你們每個人所想看見的世界頻道。
Thumbnail
悲傷的感受常常出現在我們失去某些重要事物的時候,失戀、失業、失去親人...在過程中任何人都會經歷強烈的痛苦、以及生活中的劇烈動盪。在這段悲慟的時間裡,我們都會問:「這樣的痛苦到底還要多久?」這不僅是我們都會自問的問題,也是我在晤談室裡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
Thumbnail
「企業家做快速決策的過程是三個P:政治 Politics, 勸導 Persuasion, PPT PowerPoint」 「克服悲傷情緒,一定要克服心理上的三個P:自責 Personalization,永久化 Permanence,普遍化 Pervasiveness」 「事情只是發生
Thumbnail
《杜甫 • 夢李白》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看過韓劇「惡鬼」的人都知道貪心的人,總是眼紅,但不貪心的人不能只選擇「安貧樂道」甚麼時候這個社會懂得欣賞李泰祥,不再盲目崇拜政治偶像,那會是國家之幸~當然,有這麼多偉大作品,絕對是「國家不幸詩家幸」,呵呵,看看這個國家多不幸
Thumbnail
你會安慰人嗎? 每個人都會安慰⋯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感悟,但你有摸到對方痛處嗎?老實說我覺得最廢安慰他人的話是「在黑暗的路也有盡頭」、「黑暗過後就是黎明」,對方聽了只會覺得⋯你在說什麼幹話!站著說話不嫌腰疼⋯😂被安慰者轉身就忘了你剛剛說什麼了⋯ 往往情緒處在低潮的人他們只會覺得「黑暗沒有盡頭」,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比句點更悲傷》作者從事殯儀館接體員的經驗,分享與死亡和家人有關的深刻故事。他思考活著的人該如何珍惜生命,以及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故事涉及震撼人心的家庭糾結、自殺背後的故事、血緣關係的重要性等,教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