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悲傷的接受階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關於悲傷的接受階段


悲傷是我們經歷過的最痛苦的情緒之一。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但通常都有可以預測的過程。失去親人後,您可能會經歷許多不同的情緒,包括震驚、否認、悲傷、憤怒、內疚和後悔。然而,最終你可能會達到接受的階段。 

「接受並不意味著你對失去感到高興。相反,在這個階段,你終於接受了你所經歷的痛苦和失去,最終你開始計劃未來」

失去的可能是親人或其他對你有意義的東西,例如一個想法、一筆訂單、一段關係、或是身體健康,甚至是一種獨立感或控制感。

失去親人後最初的否認、痛苦、憤怒和憂鬱,最終會讓你重新接受它對你生活的影響。這不是要「克服」痛苦,而是接受所發生的事情,並讓它融入你的新現實生活中。在這個階段,你可能會開始感到安全、積極,並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保持開放。當然,這需要時間,但在處理情緒時支持自己,可以幫助你找到紀念失去的方法,同時仍然懷著希望的心態展望未來。

悲傷的階段是什麼?


美國精神科醫生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博士於 1969 年提出了一個理論,即我們的悲傷經歷了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和接受。該理論在學術界和流行文化中都很受歡迎。

該理論自那時以來已經進行了調整,現在包括七個階段,分別是:

  • 震驚和否認:一種懷疑和麻木的狀態。
  • 痛苦和罪惡感:失去親人仍然讓人難以忍受,你的感受仍然強烈。
  • 憤怒和討價還價:在這個階段,你猛烈抨擊或告訴更高的權力
  • 憂鬱:一段孤立和孤獨的時期,您需要清理一切並進行反思。
  • 轉變向上:憤怒和痛苦開始消退,開始出現更平靜和放鬆的狀態。
  • 重建和解決:你開始將生活的各個部分重新組合在一起。
  • 接受與希望:人們逐漸接受生命的新形態,並感受到未來的可能性。




雖然這些理論幫助我們理解人們悲傷的一些常見方式,但重要的是每個人對悲傷的反應都不同。

悲傷不一定會精確的按照的階段進行。 “你可能會在悲傷的各個階段之間來回徘徊,特別是在周年紀念日、假期或其他特殊場合。”

什麼是悲傷的接受階段?


在悲傷的接受階段,您能夠接受失去的現實。 

這個階段是要接受一個事實,即存在一個無法改變的新現實,並弄清楚新現實將如何影響你的生活、人際關係和軌跡。接受並不意味著假裝甚麼事都沒有發生。

相反地,接受意味著擁抱現在,理解失去的程度而不是與之對抗,接受對自己和自己行為的責任,然後開始邁向人生新階段的旅程。

悲傷接受階段的特徵


根據岡德爾博士的說法,以下是悲傷接受階段的一些特徵:

  • 感到積極和充滿希望
  • 尋找新的意義
  • 感覺更安全放鬆
  • 面對現實,而不是沉浸在自我想像
  • 更專心和活在當下 
  • 應對和適應情況
  • 能夠容忍脆弱的情緒 
  • 以誠實、自信和開放的方式進行溝通
  • 照顧好自己並且具有同理心

以下是悲傷接受階段的一些例子:

  • 如果你被診斷出患有絕症,你不會與診斷抗爭,而是開始在剩下的時間裡做你想做的事情。
  • 在離婚的情況下,你不會專注於你和前伴侶之間的負面情緒,而是認識到你從這段關係中學到的所有知識和正面的經歷,並開始展望你的未來。
  • 在處理親人的過世時,你不會專注於你的痛苦和你失去的一切,你會記住你們在一起度過的所有美好時光以及所有你必須珍惜的快樂回憶。

應對悲傷的接受階段


要進入悲傷的接受階段並不容易。這意味著你已經克服了一些極度痛苦的情緒,並達到了可以處理這些情緒的地步,同時仍然樂觀地前進。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這一點呢?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您獲得接受的策略:

請記住這需要時間

悲傷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療癒需要時間。即使您開始接受損失,有時您可能會感到憤怒、悲傷或不安,但這沒關係。隨著時間的推移,接受度會變得更加穩定。

進行儀式

對您有意義的手勢​​或儀式可以幫助你處理失去的事物,讓您更容易放手。您甚至可以選擇在假期或特殊場合定期進行該儀式,以紀念您的損失並幫助您應對。

讓所愛的人圍繞在自己


當你悲傷時,與朋友和家人保持親密關係,而不是遠離他們並孤立自己。讓他們知道他們如何為您提供幫助並接受他們的支持。

專注於正向的一面

重要的是要專注於正向的方面,例如快樂的記憶、學習和見解、你擁有的而不是你失去的,以及你表現出的勇氣和韌性。

開始展望未來

當您準備好時,開始思考並規劃未來。如果事情不是你想像的那樣,你可能會感到內疚或悲傷,但你會慢慢接受事情本來就是這樣的。

重點

重大的失去可能會給你帶來精神和身體上的傷害,並使你的世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悲傷過程的最後階段是接受,也就是當你接受新的現實並開始透過它前進的時候。

如果正在與悲傷作鬥爭或你在生活中經歷過久的干擾,請尋求醫生或心理諮商師協助。你可能正在經歷複雜的悲傷或長期悲傷障礙。心理諮商師可以與你一起處理你的感受並制定有幫助的應對策略。


avatar-img
1會員
13內容數
一位大叔,喜歡各式題材,歡迎來我的國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王說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常聽說悲傷是弱者的專利。但這種自然的情感,是我們力量和人性的體現 有多少次你試圖抑製或掩蓋你的悲傷?從小到大,社會讓我們明白,不能讓自己悲傷,必須勇敢、堅強,不能放棄,悲傷不會帶給我們什麼,快樂是唯一值得追求的情感。 其實,悲傷並不是一種負面情緒。人類傾向於將情緒分為兩個陣營:正向情緒和
我們常聽說悲傷是弱者的專利。但這種自然的情感,是我們力量和人性的體現 有多少次你試圖抑製或掩蓋你的悲傷?從小到大,社會讓我們明白,不能讓自己悲傷,必須勇敢、堅強,不能放棄,悲傷不會帶給我們什麼,快樂是唯一值得追求的情感。 其實,悲傷並不是一種負面情緒。人類傾向於將情緒分為兩個陣營:正向情緒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道傷口,都像上了一道心裡枷鎖。 長大後的我們,沒有小時候無所畏懼的勇敢, 每一步都走得謹慎小心,為了不再重蹈覆徹。 我們害怕傷害、害怕失去、害怕重新經歷痛...
Thumbnail
所有的創傷個案都會經歷失落歷程。失落,講得更白話一點,就是「失去」,失去與人、與自己、與世界的連結、失去心理健康、失去身體健康、失去感覺、失去掌控感、失去記憶、失去信心、失去希望、失去統整的感官經驗、失去自我感、失去自我保護能力、失去對人的信任、失去現實感、失去語言功能……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假如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一定要檢查自己的狀態。” 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習性沒有改,沒有調整,所以類似的事件會不斷的循環。
Thumbnail
      你們有沒有遇過這種人,當你心情不好時,他看起來感覺想安慰你,但是說出來的話聽起來就像是挖苦、嘲諷你,讓你心裡感覺更難受。讓你有種想要痛扁他,把他的嘴縫起來的想法。
Thumbnail
在學習與悲傷共處之前,自殺者遺族可能會經歷許多難以消化的情緒。這些感受沒有先後順序或者對錯之分,它們就像是一座大型迷宮,讓自殺者遺族跌跌撞撞地走;有時出口似乎就在不遠處,有時走一走又回到踏過的路,反復面臨不同的情緒感受。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
前言 時不時的就有某些人,某些事讓我們覺得難以容忍,無法接受,悲傷、痛苦、憤怒、焦慮、煩惱、羞愧…等負面情緒油然而生,這些情緒是如此的真,如此的痛,讓人不由自主的質疑人生,懷疑境遇。事實上,這些情緒—不管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都是人想像出來的,是人對所遭遇的人或所面對的事加工添料的結果。你在人、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道傷口,都像上了一道心裡枷鎖。 長大後的我們,沒有小時候無所畏懼的勇敢, 每一步都走得謹慎小心,為了不再重蹈覆徹。 我們害怕傷害、害怕失去、害怕重新經歷痛...
Thumbnail
所有的創傷個案都會經歷失落歷程。失落,講得更白話一點,就是「失去」,失去與人、與自己、與世界的連結、失去心理健康、失去身體健康、失去感覺、失去掌控感、失去記憶、失去信心、失去希望、失去統整的感官經驗、失去自我感、失去自我保護能力、失去對人的信任、失去現實感、失去語言功能……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假如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一定要檢查自己的狀態。” 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習性沒有改,沒有調整,所以類似的事件會不斷的循環。
Thumbnail
      你們有沒有遇過這種人,當你心情不好時,他看起來感覺想安慰你,但是說出來的話聽起來就像是挖苦、嘲諷你,讓你心裡感覺更難受。讓你有種想要痛扁他,把他的嘴縫起來的想法。
Thumbnail
在學習與悲傷共處之前,自殺者遺族可能會經歷許多難以消化的情緒。這些感受沒有先後順序或者對錯之分,它們就像是一座大型迷宮,讓自殺者遺族跌跌撞撞地走;有時出口似乎就在不遠處,有時走一走又回到踏過的路,反復面臨不同的情緒感受。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
前言 時不時的就有某些人,某些事讓我們覺得難以容忍,無法接受,悲傷、痛苦、憤怒、焦慮、煩惱、羞愧…等負面情緒油然而生,這些情緒是如此的真,如此的痛,讓人不由自主的質疑人生,懷疑境遇。事實上,這些情緒—不管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都是人想像出來的,是人對所遭遇的人或所面對的事加工添料的結果。你在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