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系統: 主要表像系統和潛意識溝通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NLP真的是越學越有趣的知識系統,從人的感官、大腦、心理和意識,各種層面的理論都收納進這個系統中,更是體現:
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這個在主要表像系統可以展現出每個人感官上的差異,這個概念我在榮格的《心理類型》中可以看到這樣不同的差異,在心理類型中除了內向與外向之外,還有偏向直覺與感官接受資訊的方式,以及處理資訊傾向情感與思考層面,結合出16種類型。

一、主要表像系統

而主要表像系統則提到在感官上,我們所優勢的感官是那一種,我們就更容易從那一個感官吸收資訊,一個人可以使用主要感官來體驗世界,並產生特定的內感,我認為先天上與後天都可能讓我們的發展有不同的發展性,甚至最近研究的高敏感類型,如果這兩者可以做一個結合的研究,那一定很有趣。
主要表象系統類型分為:
  • 視覺型
  • 聽覺型
  • 感覺型
這三者類型的優勢上就會很不一樣,視覺型的人就很擅長快速藉由文字和圖案理解概念,然後講話超快;聽覺型則講話速度中等,有韻律感,重韻律感;而感覺型則是講話速度偏慢,回答問題或思考時,一下子接收太多資訊時,會來不及處理,音調相對低。
我在整理筆記時,真的是邊看內容邊點頭,我真的是一個超級感覺派的人,在面對朋友如果講話速度很快的話,真的腦袋會瞬間當機,或容易卡住。
視線也很容易往下掉,內在及身體也是以觸覺型較為敏感,延伸至整體環境的氛圍都會讓我很在意。
加上高敏感,我真的是對環境的氛圍非常敏感且容易感到緊張,也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緒中,藉由了解自己,花了一些時間獨處以及大量自己的實作,才知道原來自己適合這樣的學習方式是非常正常的。
回顧過往在學校時,總是在缺乏理解的情況下高節奏的吸收知識,一直上課一直上課,而缺乏思考與感受,讓我總是在疲倦中強逼著自己學習,但強烈的挫折感、遺憾和無助感是每天的日常,內心覺得自己很努力了,自認為不笨的我,卻不斷被考卷上的分數告訴自己:「你就是沒用」,內心很努力,卻總是真的投入學習,我的數學、物理與化學卻是跟不上我的期待,總是以為自己好笨好笨。
好不容易讀懂了一個概念,抬頭一看鬧鐘已經十一點了,原本計畫的讀書計畫永遠都達不到,那種強烈的挫折感,讓我好自卑,「為什麼大家都懂,只有我不懂?是不是我真的很笨?」,我一直對自己的能力感到很強烈的沒有自信,直到大學之後,進了研究所、以及出社會的實作,我才明白原來自己不是笨,而是用了不適合的學習方式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我要一直學習心理學,也許潛意識的投射下,我很想要好好拯救曾經的自己,我希望我的朋友和個案可以因為我的話,而少一些對自己的批判,我想要告訴他們:
「你只是需要找到適合你的學習方式」。
我在學習心理學的路上,我逐漸明白每個人的設計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天賦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求學時、在成長的歷程,被否定和挫折,都不代表我們沒有天分。
我也意識到,有些事情就是只有你才可以做得那麼好,沒有人可以取代你,而我們唯有意識到這點,才會對自己的優勢有現實感,你知道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你一樣,而有些事情也是自己再努力,也沒辦法做到那些真正有優勢的人那麼好。
表像系統並非一個死板板的知識,而是一個隨著每個人狀態不同都擁有不同的狀態,了解表象系統,並好好觀察每個人的需求,對於溝通、學習和關係的相處上都可以有更多豐富的策略可以調整。

二、潛意識的新理解

原本對潛意識的理解真的很理論,我以為只有面臨情緒陰影時,那些無法控制的身體以及情緒反應才是潛意識很深層的應用,但最近閱讀原子習慣以及在NLP第一堂課結束後,才慢慢察覺原來我一直在跟我自己(潛意識)相處。
那種內外衝突的感覺,那時候的焦慮、麻木、壓抑的情緒,正是我的潛意識在告訴我自己,「我需要尋求幫助」,所以,在大三時,我徘徊在輔導室,最後踏進了諮商室,開啟了認識自己的這條路。
作為一個觸覺型加上高敏感,我一直覺得我的潛意識存在感一直都很強烈,可以說,我之所以接觸心理學的原因就是我意識到我有很多的自己是我不認識的,而那個自己有話想說。
潛意識概括來說,就是你沒有意識到的都可以稱為潛(無)意識。
講義裡提到一句:
「意識的能力與潛意識相比,說是一對一萬也不為過。」,這也是原子習慣的作者詹姆斯‧克利姆:「別管目標,專注於系統就好 」,正是NLP大前提:「身和心是系統的變動過程」。
夥伴冠達是為臨床心理學的研究員,我覺得他在分析潛意識的部分真的是非常專業,他提到:「很多資訊是我們身體有分析的,但只有一部份會被我們意識到,這是為了要節省能源,好讓我們專注我認為重要的事情」(可能跟原意落差)
意識和潛意識很像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資訊傳達系統,意識投注每天需要認真的事情上,前意識則是我們大腦運作系統,像是長期記憶、認知功能、行為模式,這些我們平常都在運作的習慣,就是在我們的前意識,而潛意識則是更抽象難以捉摸的自我認同、過去創傷、情緒陰影等。
了解這些,又再一次對人類的設計感到佩服,我們真的需要好好理解自己該怎麼使用呢,真是太有趣了。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我的精神分析專題,也歡迎來我的臉書與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找到完整的自我。昆陽 Peace 2022.2.14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佛洛伊德曾用騎士與馬來比喻自我與本我的關係。自我就像騎在馬背的騎士。 如果自我的功能完善,足夠了解本我的需求,就可以駕馭強大本我的力量,如果自我的功能,本我的原始的慾望衝動則會失控。 佛洛依德認為:自我很可憐,要同時服務三個主人,一個是本我、一個是外在世界、一個則是超我。
潛意識是精神分析中的基礎,佛洛伊德認為心理的品質可以分為意識、前意識Preconscious和潛意識Unconscious (有翻譯為無意識),後期他又提出了三我結過的模式,他認為心理組織包含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系統。這套知識理論稱為驅力心理學、佛洛伊德心理學或古典精神分析。
佛洛伊德曾用騎士與馬來比喻自我與本我的關係。自我就像騎在馬背的騎士。 如果自我的功能完善,足夠了解本我的需求,就可以駕馭強大本我的力量,如果自我的功能,本我的原始的慾望衝動則會失控。 佛洛依德認為:自我很可憐,要同時服務三個主人,一個是本我、一個是外在世界、一個則是超我。
潛意識是精神分析中的基礎,佛洛伊德認為心理的品質可以分為意識、前意識Preconscious和潛意識Unconscious (有翻譯為無意識),後期他又提出了三我結過的模式,他認為心理組織包含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系統。這套知識理論稱為驅力心理學、佛洛伊德心理學或古典精神分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感覺到,有時你的行為似乎超出了你的控制?或是在某些情況下,你的直覺告訴你該做出的選擇,而你無法解釋為什麼? 那是因為有一個強大的力量悄然影響著我們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行為,它就是「潛意識」。了解意識與潛意識的區別與運作方式,能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內心
Thumbnail
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改變行為狀態,一種是改變我們的次感元。 我們都知道很難去改變別人的行為,但實際上是否真的難以改變呢?其實也有一些小技巧。
每個人乙太體感知能量的方式都不一樣,我主要是靠感受去偵測的,嗅覺偵測也佔了蠻重的比例,不過,因為比起視覺的感知,這種感受型的方式很不明確,容易讓人懷疑自己......
Thumbnail
本文主要探討特質論中的諸多理論,如Hans Eysenck提出的super trait和Jeffery Gray的強化敏感度理論。同時,文章還指出了社會焦慮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和影響。對於特質論的應用,文中提及了特質論在工作徵才和測驗上的應用,以及特質論的一些限制和缺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內在結構的三個主要層:無意識心智的第一脈輪、本能心智的第二脈輪和本能心智的第三脈輪。文章指出了這三個層面如何相互關聯並影響自我功能,並探討了未治癒的記憶創傷對身體和身心的影響。此外,文章還討論了3D個性矩陣以及國家民族的痛苦之身等議題。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人類意識和潛意識的關係,通過對意識角色及功能的分析,提出了對意識的新理解。從多重人格到意識的進化,文中針對意識、記憶和情感的功能作了深入探討。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Thumbnail
淺意識是由心理學家所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位於我們意識之下、較難察覺的心靈層面。這一概念的形成歷程涉及多個心理學派的研究和理論,以下是一些對淺意識產生的主要影響: 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 許多對淺意識的研究起源於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他認為,人的心靈活動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和潛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感覺到,有時你的行為似乎超出了你的控制?或是在某些情況下,你的直覺告訴你該做出的選擇,而你無法解釋為什麼? 那是因為有一個強大的力量悄然影響著我們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行為,它就是「潛意識」。了解意識與潛意識的區別與運作方式,能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內心
Thumbnail
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改變行為狀態,一種是改變我們的次感元。 我們都知道很難去改變別人的行為,但實際上是否真的難以改變呢?其實也有一些小技巧。
每個人乙太體感知能量的方式都不一樣,我主要是靠感受去偵測的,嗅覺偵測也佔了蠻重的比例,不過,因為比起視覺的感知,這種感受型的方式很不明確,容易讓人懷疑自己......
Thumbnail
本文主要探討特質論中的諸多理論,如Hans Eysenck提出的super trait和Jeffery Gray的強化敏感度理論。同時,文章還指出了社會焦慮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和影響。對於特質論的應用,文中提及了特質論在工作徵才和測驗上的應用,以及特質論的一些限制和缺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內在結構的三個主要層:無意識心智的第一脈輪、本能心智的第二脈輪和本能心智的第三脈輪。文章指出了這三個層面如何相互關聯並影響自我功能,並探討了未治癒的記憶創傷對身體和身心的影響。此外,文章還討論了3D個性矩陣以及國家民族的痛苦之身等議題。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人類意識和潛意識的關係,通過對意識角色及功能的分析,提出了對意識的新理解。從多重人格到意識的進化,文中針對意識、記憶和情感的功能作了深入探討。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Thumbnail
淺意識是由心理學家所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位於我們意識之下、較難察覺的心靈層面。這一概念的形成歷程涉及多個心理學派的研究和理論,以下是一些對淺意識產生的主要影響: 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 許多對淺意識的研究起源於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他認為,人的心靈活動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和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