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譯者,我用Google翻譯交稿」?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先聲明我沒這樣幹過,但我曾聽說有人這樣幹過。(保命聲明)
不要這樣看我,真的不是我(害怕)

傳說中的鬼故事

好幾年前聽過這樣的故事,有位新手譯者接到了書籍案子,他的翻譯流程是這樣的:
  1. 把全文餵進Google翻譯
  2. 潤飾Google翻譯產生的譯文
  3. 交稿!(つ´ω`)つ
後來那本書的確順利出版了,當時我還好奇上網看了一下試閱,可惜原文不是我熟悉的語種,沒有辦法比對翻譯好壞。不過既然會出版,應該代表內文已達到編輯認可的水準了吧。
剛耳聞這個案例時我不敢置信,畢竟Google翻譯在業界一向是笑話素材的來源。雖然在我當編輯時,也曾懷疑合作譯者的譯文中有Google翻譯的痕跡,但整本丟進去似乎太誇張了,豈不是要編輯改稿改到死?

其實是譯後編修啦,大驚小怪

後來我進了翻譯公司,發現這個譯者的做法可說是脫胎自post-editing(譯後編修)的概念。
Post-editing的原理是先透過引擎生成翻譯,再交由人工編修,在理想狀況下,這麼做會比人工從零開始翻譯更有效率,也更省成本。(不過現實狀況當然未必這麼理想。)換句話說,這名譯者的觀念其實……很前衛……嗎?
然而,要真正發揮機器翻譯的優點也是有條件的。
以我的前公司為例,公司會針對客戶開發專用的機器翻譯引擎,用比較專門、關聯性較高的資料來餵給引擎,藉此提高翻譯的正確率。此外,post-editing的品質要求也多半比人工翻譯來得低,只要讀起來「能懂」就好,用不著修到非常優美漂亮,反正就算審稿人修出一首七言絕句或赤壁賦,客戶也不會多給錢。
剛開始做審稿時最常犯的毛病,就是花一堆時間殫精竭慮把譯文修到150分,
結果客戶只要求70分。

Google翻譯適合做書籍的譯後編修嗎?

既然這樣,用Google翻譯來翻書到底可行嗎?翻譯公司都這樣做了,就原理來說,好像也沒什麼不行?
原理上來說是沒什麼問題,不過仔細想想,這樣做也沒什麼好處。簡單說,書籍和文件的複雜度完全是兩回事,兩者要求的文字質感更是天差地遠。再怎麼厲害的機器翻譯,都免不了偶爾冒出誇張的錯誤,況且Google翻譯的資料庫涵蓋的內容過於龐雜,不錯則已,一錯可能極其驚人。拿Google翻譯來做書籍的post-editing,光是修掉各種大錯小錯就能把譯者整死,自然又到位的譯文?那是什麼?
憑良心說,假如只求沒有誤譯而不求文字質感,拿Google來做post-editing大概是綽綽有餘。但假如要追求更好的品質,直接打掉重練鐵定更快,以我自己來說,要把機器翻譯修到我覺得夠漂亮的程度,花的時間都可以整個重譯再去泡杯咖啡了。
所以開頭那位譯者究竟是怎麼做的?我不知道,不要問我,對了那位編輯還好嗎( ˘•ω•˘ )
如果譯者會把譯文精修到好,那對編輯而言,你用不用Google翻譯大概都無所謂。說到底,怕的不是你用Google翻譯,怕的是你用Google翻譯卻沒有能力把問題找出來。
真的聰明。

延伸閱讀

如果想知道為什麼Google翻譯會出現各種詭異錯誤,推薦看看這篇〈Google的「翻譯烏龍」與思維凸槌〉,文中清楚說明了Google翻譯的原理,並搭配經典誤譯範例,簡直可以當作機器翻譯的教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初拿到《永無境》第一集的時候,我只是想先打開來看看大概是什麼內容……然後就在一、兩天內把它啃完了。 交稿時我還厚臉皮地跟編輯「預約」,求編輯一定要讓我翻續集。原因純粹是出於私心:這樣我就可以搶先看到後續!沒人可以跟我搶!
不知道為什麼,在實際遇到之前,我從來沒想過會碰到譯者搞消失。可能是因為在那之前合作的譯者都非常敬業,慢慢地就讓我以為倒楣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從編輯/PM的角度來說,雖說拖稿不希罕,可是拖也得拖得合理;小拖或許還無傷大雅,但最好給個合理的原因,才能拖得心安。
不論是在出版社當編輯或是在翻譯公司當Project Lead,每次我必須扮演發案人的角色時,往往都覺得譯者超級難找。 明明知道好譯者確實存在,但為什麼每當我需要的時候,偏偏就是找不著敲不到呢?
當初拿到《永無境》第一集的時候,我只是想先打開來看看大概是什麼內容……然後就在一、兩天內把它啃完了。 交稿時我還厚臉皮地跟編輯「預約」,求編輯一定要讓我翻續集。原因純粹是出於私心:這樣我就可以搶先看到後續!沒人可以跟我搶!
不知道為什麼,在實際遇到之前,我從來沒想過會碰到譯者搞消失。可能是因為在那之前合作的譯者都非常敬業,慢慢地就讓我以為倒楣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從編輯/PM的角度來說,雖說拖稿不希罕,可是拖也得拖得合理;小拖或許還無傷大雅,但最好給個合理的原因,才能拖得心安。
不論是在出版社當編輯或是在翻譯公司當Project Lead,每次我必須扮演發案人的角色時,往往都覺得譯者超級難找。 明明知道好譯者確實存在,但為什麼每當我需要的時候,偏偏就是找不著敲不到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20 中使用 Google Gemini 將一段英文翻譯成法文,那我不是法文專業者,怎麼知道翻譯的好不好呢? 我可以使用 B
Thumbnail
改稿真的不是一件需要太多情緒的事,把錯的挑出來、改掉,就這麼簡單!很少有什麼「大錯」需要去爭執誰對誰錯。不過真的滿多時候鬼遮眼或是偶爾真的會發生某種「明明前一版是對的,這一版居然是錯的」的鬼故事,把問題找出來解決就好!
Thumbnail
我隔了一段時間沒有更新,都收到通知說我要變成魔法師了。 我陷入趕稿的深淵,現在還在苦苦掙扎,但很快就會出關,再等我一下就會有新的連載了喔~~ 話說,我看到譯界前輩綿羊去飯店趕稿,突然覺得不太好意思。因為我好像常常做這種事,但我從來不覺得這有什麼和平常不同的地方。
  貴安,這篇來簡單推廣「校稿」這件事。   校稿,不單單只是「抓錯」、「校正」、「修潤」、「閱讀」的行為,而是一種轉換作者與讀者視角的思考、一種全方位的分析、一種精益求精的過程、一種吹毛求疵的堅持。   如果要我說,校稿的缺點是什麼,那我能想到的唯一,即是「很花時間」。   作品非一日可成,
據我的觀察,一個有強烈企圖心又有組稿和撰稿能力的編輯,在離開出版社以後,他們多半會嚐試編纂或編譯工作,以此克服眼高手低的困境。與此同時,如果真能實現意到筆到如意所至的話,那麼這位編書高手其實力已不遜於普通的作家了。   毋需贅言,這種說法只是普通常識,不過,我知道好鬥和投機者仍要提出反駁的。文友
Thumbnail
我手上的一部小說已經到了收尾的時候,收集到的詞彙不少。平常我就是收在自己的詞庫裡面,沒有想過要放這些不確定到底好不好的東西出來,不過這次因為寫在專欄裡,收詞彙的時候也比往常謹慎,總之而言都是好事。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收到編輯來信,之前交出去的稿子已經在編輯的階段,他們發現一些問題需要跟我確認。負
Thumbnail
我最近想到的新計畫,就是分享正在翻譯的過程。以往我都是等書出版,才開始回憶當時做了哪些事,處理過哪些比較棘手的問題。不過,一本書從發稿到出版曠日耗時,通常都要半年以上,我只會記得自己覺得印象深刻的部分,其實滿可惜的。 我想了一個辦法,只公布書籍的類型,把我覺得需要紀錄的單字或片語挑出來,另外找一個
去年八月左右,幾個新聞界的記者朋友遇到我,便連聲感嘆說:AI的寫作編輯功能太厲害了,照這情勢發展下去,我們很快就要失業了。一個翻譯界的朋友,同樣表達這一憂慮:譯者與翻譯軟體較量最後是誰勝出?對我來說,要回答這些尖銳的問題,我得不帶任何偏見,認識AI和翻譯軟體這樣的競爭對手,否則很容易流於意氣之爭,於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
期刊論文的品質和表達方式是成功發表的關鍵。然而,許多研究者可能會面臨到英文語言表達、格式要求等方面的挑戰,這可能影響他們的研究成果被廣泛傳播的能力。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提供了一站式的學術出版服務,將期刊論文校對一直到專業的英文編修的整個過程結合,讓您的研究得以流暢地呈現在期刊上。 一、投稿期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20 中使用 Google Gemini 將一段英文翻譯成法文,那我不是法文專業者,怎麼知道翻譯的好不好呢? 我可以使用 B
Thumbnail
改稿真的不是一件需要太多情緒的事,把錯的挑出來、改掉,就這麼簡單!很少有什麼「大錯」需要去爭執誰對誰錯。不過真的滿多時候鬼遮眼或是偶爾真的會發生某種「明明前一版是對的,這一版居然是錯的」的鬼故事,把問題找出來解決就好!
Thumbnail
我隔了一段時間沒有更新,都收到通知說我要變成魔法師了。 我陷入趕稿的深淵,現在還在苦苦掙扎,但很快就會出關,再等我一下就會有新的連載了喔~~ 話說,我看到譯界前輩綿羊去飯店趕稿,突然覺得不太好意思。因為我好像常常做這種事,但我從來不覺得這有什麼和平常不同的地方。
  貴安,這篇來簡單推廣「校稿」這件事。   校稿,不單單只是「抓錯」、「校正」、「修潤」、「閱讀」的行為,而是一種轉換作者與讀者視角的思考、一種全方位的分析、一種精益求精的過程、一種吹毛求疵的堅持。   如果要我說,校稿的缺點是什麼,那我能想到的唯一,即是「很花時間」。   作品非一日可成,
據我的觀察,一個有強烈企圖心又有組稿和撰稿能力的編輯,在離開出版社以後,他們多半會嚐試編纂或編譯工作,以此克服眼高手低的困境。與此同時,如果真能實現意到筆到如意所至的話,那麼這位編書高手其實力已不遜於普通的作家了。   毋需贅言,這種說法只是普通常識,不過,我知道好鬥和投機者仍要提出反駁的。文友
Thumbnail
我手上的一部小說已經到了收尾的時候,收集到的詞彙不少。平常我就是收在自己的詞庫裡面,沒有想過要放這些不確定到底好不好的東西出來,不過這次因為寫在專欄裡,收詞彙的時候也比往常謹慎,總之而言都是好事。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收到編輯來信,之前交出去的稿子已經在編輯的階段,他們發現一些問題需要跟我確認。負
Thumbnail
我最近想到的新計畫,就是分享正在翻譯的過程。以往我都是等書出版,才開始回憶當時做了哪些事,處理過哪些比較棘手的問題。不過,一本書從發稿到出版曠日耗時,通常都要半年以上,我只會記得自己覺得印象深刻的部分,其實滿可惜的。 我想了一個辦法,只公布書籍的類型,把我覺得需要紀錄的單字或片語挑出來,另外找一個
去年八月左右,幾個新聞界的記者朋友遇到我,便連聲感嘆說:AI的寫作編輯功能太厲害了,照這情勢發展下去,我們很快就要失業了。一個翻譯界的朋友,同樣表達這一憂慮:譯者與翻譯軟體較量最後是誰勝出?對我來說,要回答這些尖銳的問題,我得不帶任何偏見,認識AI和翻譯軟體這樣的競爭對手,否則很容易流於意氣之爭,於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
期刊論文的品質和表達方式是成功發表的關鍵。然而,許多研究者可能會面臨到英文語言表達、格式要求等方面的挑戰,這可能影響他們的研究成果被廣泛傳播的能力。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提供了一站式的學術出版服務,將期刊論文校對一直到專業的英文編修的整個過程結合,讓您的研究得以流暢地呈現在期刊上。 一、投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