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無法加溫,試著維持10%的交情~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之間屬於不同的分類方式
有些人不喜歡沒能力了解自己的人,像是我。
這種相處的感覺,像是發現對方的範圍與極限,同時也是發現自己的範圍與極限。會知道對方就是跟自己屬於不同範疇、不同的分類維度,說穿了,彼此之間不同掛。
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意味著我認為我了解對方,而對方與我處於某種不對等的狀態。如此不對等的狀態,將在不久的未來導致彼此間沒辦法相互理解與接納。
細究其中原因,可能是因為特質限定,或是認知思維模式、行為上的差異,或是時間空間的錯位(在其他的時間、其他的場合,或許就合得來也說不定),這些捷思與偏見最終組織成強而有力的阻礙,讓我難以無條件去接受每個某些人。
儘管知道人有很多矛盾的面向,成長過程與處事態度也天差地遠,要想理解與被理解是極其困難的事。但很難不去自我設限,認定沒辦法喜歡那些沒能夠了解自己的人。
就算知道這份距離感是經過過濾加工製造出來的,是自己製造的,也還是沒辦法擺脫相處過程所產生的不舒服意識,僅能依靠某種程度的距離感作為維持。
現階段彼此的關係無法加熱,冷處理也無妨
就算是相處很久的家人、親朋好友,難免依靠這份熟悉的距離感維繫,那麼要怎麼樣的自我揭露展示真誠做進一步的被認識、被理解則有一定的難度。
另一個隨之而來的現實則是,顯露真誠的瞬間,如何才能不去覺察到自己的害怕以及造成對方的擔憂?
由於對方對於「揭露」不僅沒有準備。就連揭露的程度與方式也各有自身的考量,甚至很可能某一方或雙方隨即展示出自我保護的應對模式。
一旦查覺到對方的自我保護,無論縮不縮回合適的社交距離,都會導致任一方或雙方感到為難,進入幽暗修羅場。
彼此在生活背景、經驗、認知與習慣個性上的差異,雖然是那麼的理所當然,但要想能夠適當的揭露自我,被適當的理解則困難重重。
對於無法切割,嘗試維繫關係的人,或許可以先試著接納對方、再隨著時間調整理解與被理解的節奏。
對於可以切割的人,假如能夠試著不做切割,放著放著,或許能夠產生新的契機。
像是有些朋友儘管認識多年鮮少聯絡,偶爾有機會聊幾句話,也可能為這段友誼增添小小的火花,漸漸體會到,只有10%的了解也很好。
心理勵志與職場工作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隨著作者對形色人物的紀錄與探詢,也讓我們跟著一同傾聽、體驗與想像其中的片段生活與情感。
沒能顧慮其差異與適用性,導致適得其反,反而引起不必要的爭執。原本應該是要能夠陪同減緩情緒的人,反而變成製造更多情緒的人。
隨著作者對形色人物的紀錄與探詢,也讓我們跟著一同傾聽、體驗與想像其中的片段生活與情感。
沒能顧慮其差異與適用性,導致適得其反,反而引起不必要的爭執。原本應該是要能夠陪同減緩情緒的人,反而變成製造更多情緒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要交朋友,但沒辦法接受常常跟朋友聚會,這樣行得通嗎? 」帶著困惑問身邊較年長的研究所同學。忘記當年同學回答的內容,印象中聽完他的想法,還是難有結論。不想放棄在交友和保有自我間的平衡,這些年我持續探索友誼的各種可能,在失敗中,越來越看清楚內向者交友之路。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大家探討與人相處時的情感表達與距離調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聯繫。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也反思了自己的情感表達是否適度。文章中還提及了社交冷漠的現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是一篇關於情感與人際關係的深入探討。
Thumbnail
但現今的做自己,已被包裝成合理的肆意失禮,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情緒,自我為中心的只想著自己是否舒暢自由,做自己與自私之間的差別愈來愈模糊。人們也愈來愈疏離,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冷漠,讓人們感悟關係的分際難以掌握。你是否對於人生中的某些關係抱有遺憾?或者對於彼此該如何面對和相處存有遲疑?抑或控制不住的情
Thumbnail
拉開距離之後,有了空間可以思考這段關係的一切。 由於這段關係的形式完全跟真實能量呈現相反,在跟他互動的過程中我覺得我總覺得很像他周遭很像圍繞了一層厚厚的霧,只有當他短暫直面我的時候才看得到他本人的感覺。 所以我也不確定我們的所有互動,到底有哪些東西是真的有滲透他的,雖然他沒有試圖想要進入的我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常見的問題和困境,常發生在友情、愛情和家庭關係中。通過自身的體驗,學習以寬容和理解的心態去處理人際關係中的衝突和矛盾,並學會適時退一步,以保持關係的和諧和長久。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要交朋友,但沒辦法接受常常跟朋友聚會,這樣行得通嗎? 」帶著困惑問身邊較年長的研究所同學。忘記當年同學回答的內容,印象中聽完他的想法,還是難有結論。不想放棄在交友和保有自我間的平衡,這些年我持續探索友誼的各種可能,在失敗中,越來越看清楚內向者交友之路。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大家探討與人相處時的情感表達與距離調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聯繫。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也反思了自己的情感表達是否適度。文章中還提及了社交冷漠的現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是一篇關於情感與人際關係的深入探討。
Thumbnail
但現今的做自己,已被包裝成合理的肆意失禮,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情緒,自我為中心的只想著自己是否舒暢自由,做自己與自私之間的差別愈來愈模糊。人們也愈來愈疏離,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冷漠,讓人們感悟關係的分際難以掌握。你是否對於人生中的某些關係抱有遺憾?或者對於彼此該如何面對和相處存有遲疑?抑或控制不住的情
Thumbnail
拉開距離之後,有了空間可以思考這段關係的一切。 由於這段關係的形式完全跟真實能量呈現相反,在跟他互動的過程中我覺得我總覺得很像他周遭很像圍繞了一層厚厚的霧,只有當他短暫直面我的時候才看得到他本人的感覺。 所以我也不確定我們的所有互動,到底有哪些東西是真的有滲透他的,雖然他沒有試圖想要進入的我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常見的問題和困境,常發生在友情、愛情和家庭關係中。通過自身的體驗,學習以寬容和理解的心態去處理人際關係中的衝突和矛盾,並學會適時退一步,以保持關係的和諧和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