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極簡主義者VS網絡作家,是否自相矛盾呢?專為創作者而設的數位斷捨離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甯冉
如果大家有讀過我之前寫的文章《深度數位大掃除》擺脫網絡成癮,與手機說再見,或許會知道我最近對數位極簡主義升起了興趣。
而逐漸走上數位極簡路上的時候,我突然思考到了一個問題:身爲創作者、網絡作家,經常都要用電腦寫文章找資料和搜集靈感,而數位斷捨離則講求減少使用電子產品,兩者會不會背道而馳呢?我在網絡上寫著關於數位斷捨離的文章,會不會顯得十分諷刺、沒有説服力呢?

自相矛盾?還是相輔相成?

事實上,這個問題甚至不用思考,因爲下一秒,我已經能馬上得出答案:兩者不但不會自相矛盾,還是相輔相成。
數位極簡主義者並非完全戒斷電子產品,而只是更有意識地使用它們。
寫文章是我的興趣,是我篩選過那麽多數位活動之後仍然選擇保留的,於我而言,它是有目的有意義的,而非沉迷在漫無目的地滑手機。
同時,當我進行數位斷捨離之後,我不再花那麽多時間在滑IG、看YouTube上,反而能撥出更多時間去培養我的興趣,也就是寫文章。當我專心寫文章的時候,也不會想要去滑手機了。所以說,其實數位極簡主義者和網絡作家其實是相輔相成呀。
但是,如果還想要更進一步地實踐數位極簡,其實創作者也是有些小練習可以逐步進行數位斷捨離的。

擺脫按贊數字的綁架

我相信有不少創作者曾經都陷入一個無限循環,那就是在意按贊數、粉絲人數。這應該是每位創作者都遇過的問題,對吧?縱然一直告訴自己,不要被數字綁架,不要被數字綁架......但只要看到很少人按贊,還是會感到失落(或是看到有人按贊會開心地傻笑???)甚至會忍不住定時拿起手機看一看,欸,有沒有人按贊呢?
如果你有出現以上的症狀,那麽你或許已經有中度的手機成癮了。沒有關係的,這個症狀在很多人都出現過,尤其是創作者。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其實 “按贊” 功能是經過刻意鑽研的,為的是讓用戶停留在社群app更久,好讓app能賺更多錢(例如廣告費)。而這一點,早在《深度數位大掃除》中便已經提及過:
科學家發現,接收到一些無法預測的獎勵,大腦會釋放更多的多巴胺。而社群媒體則是利用了這種心理。《欲罷不能》的作者奧特曾經形容,用戶每次在社群媒體上發文就像賭博一樣:我的發文會有人按贊嗎?還是無人聞問?這種上癮心理使人忍不住反復查看手機通知。
而有些社群通知甚至會刻意延遲按贊通知,每隔一段時間才彈出你的貼文的按贊通知(而非實時),好讓你無法預測什麽時候會收到這些通知,製造期待感,讓人忍不住查看。
我為什麽要跟你說這些,而不是直接告訴你怎樣才能不被數字綁架?
因爲只要你先意識到按贊數背後的上癮心理,你才會知道它的可怕,並不是嘴裏嚷嚷著不要在意就能解決的。你需要的是强大的決心。
現在請大聲跟我說:我已經知道按贊的可怕了,我一定要剋服它!我有很大的決心!
接下來,就是要把通知關閉,讓自己不再看得見這些按贊數,然後做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
舉例說IG的話,我會在每則貼文都隱藏按贊數,讓自己無法一打開IG便看見那則貼文的按贊數。
如果使用的社群或平台並沒有隱藏按贊功能的話(當然就算有這個功能也可以啦,雙管齊下效果更好),那麽我會直接關掉那個app(或網站)的通知,乾脆什麽通知都收不到,我就不會想要打開那個app了。只要不打開,就不會掉進app商家的陷阱了。
關掉通知之後還不能繼續滑手機和社群,因爲你滑著滑著又會想要回去看看自己的貼文收穫如何......於是再次掉入按贊的陷阱。
因此,發完文,隱藏按贊,關掉通知,接著請丟掉手機,去做別的事情。不管你是去寫下一篇文章,或是看書,或是外出逛逛,或是其他事情,譬如寫日記、烹飪、游泳、瑜伽...... 總之做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就對了。
等隔了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有別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沒再那麽期待按贊數的時候,再回去查看,這個時候以一種平靜的心態,告訴自己:“哦好,我看完了,不管有多少人喜歡我的文章和貼文,我也會喜歡我自己。” 然後關掉app。大功告成!

批次處理訊息

接下來的練習,叫做批次處理訊息。
如果你已經小有名氣,開始有粉絲留言或私訊你,你可能會忍不住想要立刻回復對方,甚至一有通知就想要馬上回完的强迫症。
如果你有上述症狀,就算沒有,也請開始嘗試批次處理訊息。替自己訂立一個固定的時間一次過處理所有訊息,其餘時間都不回復。譬如我自己會在晚上吃飯之前的空擋去處理訊息,專門去處理社群的訊息和查看按贊,其餘時間都不會打開來看。
同上,如果你自制力不是很好的話,歡迎乾脆關掉留言和私訊的通知。
這樣做你處理訊息的整體時間或許不會減少,但絕對可以防止你一直打開手機看訊息的癮。
如果大家擔心隔太久才回復會不會留下不好的印象,可以提前在社群公告自己正在進行數位斷捨離,訊息會回復得比較慢、或是某個時段才會回復,讓讀者有個心理准備,自然也不會怪責。

慎重追蹤每一個社群賬號

最後一個小練習,就是重新檢查一下你追蹤中的社群賬號。
大家可能就會發現,其實有些賬號是很久以前開始追蹤的,但是當時感興趣的現在已經不太感興趣了,那麽請取消追蹤吧。
其實不用覺得對不起,相反,用感恩的心去感謝那些賬號,謝謝它們曾經陪伴過自己一段時間。取消追蹤只是爲了篩選,讓更重要的留下來。
作為創作者的,發現有人取消了追蹤,也不用過於介意。與其留一些已經不喜歡你的粉絲,還不如少一點粉絲,但至少他們都是真正喜歡你。其實一百個忠實讀者,遠比一千個已經不太查看你賬號的讀者好。我一直都相信,人與人的緣分早已經注定了,要走的都會走,要留下來的自然會留下來。經營社群也是這個道理。
如果你看完我的文章覺得不喜歡,想要取消追蹤的話,我也不會責怪你喔。這也是為什麽大家都說文章結尾要留下CTA,呼籲讀者追蹤你、按贊留言之類的,但我從來都不會這麽做。隨意地追蹤和按贊,不論對讀者還是創作者,其實都是助長手機成癮。並不是說不能追蹤按贊留言,而是慎重挑選真正喜歡的,才去追蹤。

總結

最後總結一下今天的内容。
  1. 經營社群和數位極簡不但不會自相矛盾,還是相輔相成。
  2. 發完文,隱藏按贊,關掉通知,放下手機,做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
  3. 批次處理訊息
  4. 慎重挑選你追蹤的賬號,以感恩的心和不再喜歡的說再見
那麽,我們下次再見。
avatar-img
4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甯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什麽是自由書寫?不要想太多,自由書寫就真的是自由地書寫,僅此而已。其實聼起來就好像是一堆胡言亂語,誰都寫得出來的文字,我想好像也是的,其實真的就是一堆文字,像是用來記錄當下的想法,或許從中就能得到一些靈感。
身爲創作者,我們應該忠於自己,寫自己想寫但不一定有人想看的文章,還是刻意貼合觀衆的需求,寫一些能幫助讀者的文章呢?有些觀點或看法未必能幫到讀者,但是難道就不值得被發掘嗎?難道必須能幫到讀者的才算是「作家」嗎?明明有很好的觀點,卻因爲沒有人看下去,便只能繼續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作者?
我們以爲自己可以選擇掌控手機還是被手機掌控,但我們沒有,即使你再認爲自己能掌控手機,其實只不過是不知不覺而已。沒有人能避免這種掌控,包括寫這篇文章的我,包括看到這裏的你。請重新定位自己與手機的關係,做一個數位極簡主義者。
什麽是自由書寫?不要想太多,自由書寫就真的是自由地書寫,僅此而已。其實聼起來就好像是一堆胡言亂語,誰都寫得出來的文字,我想好像也是的,其實真的就是一堆文字,像是用來記錄當下的想法,或許從中就能得到一些靈感。
身爲創作者,我們應該忠於自己,寫自己想寫但不一定有人想看的文章,還是刻意貼合觀衆的需求,寫一些能幫助讀者的文章呢?有些觀點或看法未必能幫到讀者,但是難道就不值得被發掘嗎?難道必須能幫到讀者的才算是「作家」嗎?明明有很好的觀點,卻因爲沒有人看下去,便只能繼續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作者?
我們以爲自己可以選擇掌控手機還是被手機掌控,但我們沒有,即使你再認爲自己能掌控手機,其實只不過是不知不覺而已。沒有人能避免這種掌控,包括寫這篇文章的我,包括看到這裏的你。請重新定位自己與手機的關係,做一個數位極簡主義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就像寫作,有天不需要我你就贏了,而我不用再為讀者寫作就表示我贏了。
近幾年段捨離的盛行,很多人都漸漸開始意識到極簡的生活,能為忙碌的現代生活帶來很多的益處。 減少身邊的物品、捨棄一些很久沒有使用過的東西;但是你聽過「數位段捨離」或是「Digital Detox 數位排毒」嗎?   (圖片出處:https://www.applemint.tech/zh-hant
社群,臉書,群組,現代人無法割捨使用網路,現實世界許多爆表壓力和傷痛,包袱,在個體資料的保護機制和虛擬世界中,心靈最脆弱或真實面得已盡情釋放;即時對話反饋和虛擬人設,初期的心裡缺損角落滿足感十足後,方便性和個人化,現代人沉溺網路成為鍵盤手,幾乎是日常與不可逃避的事了。 然而心存善良,沒有評估文字風
Thumbnail
該是面對手機成癮的壞習慣吧!看似一機掌握全世界,殊不知是越來越脫離現實。 「自己明明從以前就很愛看書,現在卻變得愈來愈不容易專注。一讀到需要聚精會神的篇章,便把書丟在一旁。」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人人都是作者,都可以自由對外發表意見。這使得很多人覺得:「寫作」並不困難啊,然而,在文字寫作方面「自覺有成就感」的人,畢竟不多。偶爾見到文友在各寫作平台牛刀小試,卻很快就消退熱情,為什麼不再堅持下去?這使我想到,寫作人其實具備的「精神特質」,可能與一般人所瞭解的並不相同。
Thumbnail
各位晚安 不瞞各位說,我其實是個重度手機沉癮的人大概是在2021或是2022開始染上這個惡習 近期...恩,其實也不算近期,我大概已經執行了6個月以上了 我開始封鎖了某些好友的現實動態,為甚麼? 因為我實在是太在意那些人的動態了 那些人裡面有好友/同事/陌生人/甚至是我追蹤的部落客像是那些
Thumbnail
如果你也想戒掉耍廢和玩手機的習慣,少發點 Threads 廢文了,寫閱讀心得吧。
Thumbnail
記錄是覺察的第一步,「幫自己喊停!」的作者提供一個「無痛戒癮3分鐘魔法筆記」,以書寫式認知行為療法,來處理自己想要戒除的壞習慣。這個方式的前提是,我們認同想戒掉的習慣背後都有隱藏的原因(行為功能),只要用能夠滿足這個隱藏原因的「其他行為」來取代,就比較容易戒斷壞習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就像寫作,有天不需要我你就贏了,而我不用再為讀者寫作就表示我贏了。
近幾年段捨離的盛行,很多人都漸漸開始意識到極簡的生活,能為忙碌的現代生活帶來很多的益處。 減少身邊的物品、捨棄一些很久沒有使用過的東西;但是你聽過「數位段捨離」或是「Digital Detox 數位排毒」嗎?   (圖片出處:https://www.applemint.tech/zh-hant
社群,臉書,群組,現代人無法割捨使用網路,現實世界許多爆表壓力和傷痛,包袱,在個體資料的保護機制和虛擬世界中,心靈最脆弱或真實面得已盡情釋放;即時對話反饋和虛擬人設,初期的心裡缺損角落滿足感十足後,方便性和個人化,現代人沉溺網路成為鍵盤手,幾乎是日常與不可逃避的事了。 然而心存善良,沒有評估文字風
Thumbnail
該是面對手機成癮的壞習慣吧!看似一機掌握全世界,殊不知是越來越脫離現實。 「自己明明從以前就很愛看書,現在卻變得愈來愈不容易專注。一讀到需要聚精會神的篇章,便把書丟在一旁。」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人人都是作者,都可以自由對外發表意見。這使得很多人覺得:「寫作」並不困難啊,然而,在文字寫作方面「自覺有成就感」的人,畢竟不多。偶爾見到文友在各寫作平台牛刀小試,卻很快就消退熱情,為什麼不再堅持下去?這使我想到,寫作人其實具備的「精神特質」,可能與一般人所瞭解的並不相同。
Thumbnail
各位晚安 不瞞各位說,我其實是個重度手機沉癮的人大概是在2021或是2022開始染上這個惡習 近期...恩,其實也不算近期,我大概已經執行了6個月以上了 我開始封鎖了某些好友的現實動態,為甚麼? 因為我實在是太在意那些人的動態了 那些人裡面有好友/同事/陌生人/甚至是我追蹤的部落客像是那些
Thumbnail
如果你也想戒掉耍廢和玩手機的習慣,少發點 Threads 廢文了,寫閱讀心得吧。
Thumbnail
記錄是覺察的第一步,「幫自己喊停!」的作者提供一個「無痛戒癮3分鐘魔法筆記」,以書寫式認知行為療法,來處理自己想要戒除的壞習慣。這個方式的前提是,我們認同想戒掉的習慣背後都有隱藏的原因(行為功能),只要用能夠滿足這個隱藏原因的「其他行為」來取代,就比較容易戒斷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