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孩子沉迷於遊戲電玩,該如何改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學生學習程式這個技能基本上是個好習慣,
透過遊戲學習程式本身是一個手段,
但遊戲這個名詞本身負面跟正面比重或許是4:1
當然可以講述遊戲正面的內容
現今因為有了桌遊的風行,教育產業增加了遊戲化的可行性
業界講師們也在探討教學遊戲化
讓學生們可以更加的投入學習
在"教學的技術"一本書(王永福)
第五章遊戲化翻轉學堂
他的核心是取遊戲裡的元素
老師將課程內容安排一些問題節點
讓學生們可以回應答覆,以利獲得積分
過程與結果有排行榜與獎勵機制
核心走向就是增加參與性和競爭性

就讓我想起就讀公立國中曾經在課後班遇到一位數學老師
因為是課後班算是額外加強學習內容
當時就是採取分組機制
希望我們能為組別多回答問題
看著別組活躍的同學,瘋狂搶答
他們當然最後也獲得組別第一名
整組也獲得西瓜一顆
這段記憶其實也很久遠了
但就是同學們在下課後吃西瓜的畫面
讓我印象深刻
跟書中的遊戲化教學內容產生一種連結感

遊戲化教學的總結大致上是取遊戲裡讓人投入參與的機制
導入課程教學系統

但遊戲這名詞讓人投入到沉迷的負面標籤
這問題木仁老師也曾經思考很久
該如何解釋這個區塊?

這心中的問題.....持續了很長一段
畢竟木仁老師在學生時期到工作期間
確實也是投入在遊戲裡的玩家
不能因為從事scratch積木程式遊戲教學
就一昧地說scratch遊戲的好
最近在"思考快與慢"的經典書稍微想通了這一件事情
人類在思考會分成
"系統1"主導這簡單直覺的成分
"系統2"會進入邏輯推理需要時間思考的成分

套用在系統一就可以解釋
任天堂2D橫向超級瑪利歐
整個遊戲其實就是很簡單的往右走
功能鍵也只有跳躍
到PS2三國無雙系列
攻擊方式也就是正方形 三角形 的隨意組合輕鬆連擊
這些暢銷的遊戲就是簡單操作讓玩家輕鬆過關達到快樂的感覺
所以說如果要跳脫大腦一直再"系統1"的簡單裡面
想要讓家中孩子不在沉迷遊戲裡
就是要借助"系統2"的支持了
帶領孩子瞭解,遊戲裡的背後的邏輯演算法
讓孩子深入瞭解遊戲裡的架構運作與控制
在大腦思考上或許就會取得系統1與系統2的平衡
對待遊戲就擁有邏輯角度運作去看待它
遊戲就能為孩子帶來生活學習獎勵的機制
進一步達到自主自律掌控生活

以上內容算是一種思想連結衝擊
把腦袋想法寫出來提供大家參考
期望這內容能幫助大家


PS.
木仁老師都在拆解SCRATCH遊戲程式碼,
對待遊戲已經進入一種情懷的感覺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所以程式基本上就是一種技能,他能夠疊加在你任何領域上 不論文組或理組,在溝通表達、寫作或寫程式時 都會用到邏輯的推演
三張scratch積木程式圖示 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參於 輕鬆完成經典貪食蛇遊戲!! 以學習為主要目標 完成了永不失敗的貪食蛇!! 內文提供SCRATCH連結可以回味一下貪食蛇遊戲
THINK DIFFERENT(不同凡想) 蘋果經典廣告台詞 控制角色跳躍是一個很常見入門的功能 任天堂的經典遊戲 超級瑪利歐就是靠這簡單跳躍前進闖關的 所以本次的問題就是 "我如何讓我的角色跳躍"
因應科技的快速成長 台灣孩子教育也在改革 電腦科技的程式課就有點像20年前的台灣英文教育剛開始一樣 英文能力變成企業的門檻標準 直到現在英文還是一樣重要 身為父母我們不一定能夠熟悉孩子的學業科目 但此時2022我們身處在資訊便利的時代 我們獲取相關學習內容不用特別的到圖書館或認識專家
[建立分身]的積木邏輯就有點像是傳球的感覺 招喚球並且傳了這顆球 指派這顆球的運動
1點選右下皮卡丘的圖示 這邊有木仁老師預先寫好的程式內容 2點選控制 3拖拉重複無限次的積木程式 4在點選動作 5拖拉(定位到隨機位置)進去 6將隨機跟改為鼠標 (鼠標意思就是滑鼠的游標,也就是實際滑鼠的位置方位) 7再給他組合上去就初步完成了!!!
所以程式基本上就是一種技能,他能夠疊加在你任何領域上 不論文組或理組,在溝通表達、寫作或寫程式時 都會用到邏輯的推演
三張scratch積木程式圖示 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參於 輕鬆完成經典貪食蛇遊戲!! 以學習為主要目標 完成了永不失敗的貪食蛇!! 內文提供SCRATCH連結可以回味一下貪食蛇遊戲
THINK DIFFERENT(不同凡想) 蘋果經典廣告台詞 控制角色跳躍是一個很常見入門的功能 任天堂的經典遊戲 超級瑪利歐就是靠這簡單跳躍前進闖關的 所以本次的問題就是 "我如何讓我的角色跳躍"
因應科技的快速成長 台灣孩子教育也在改革 電腦科技的程式課就有點像20年前的台灣英文教育剛開始一樣 英文能力變成企業的門檻標準 直到現在英文還是一樣重要 身為父母我們不一定能夠熟悉孩子的學業科目 但此時2022我們身處在資訊便利的時代 我們獲取相關學習內容不用特別的到圖書館或認識專家
[建立分身]的積木邏輯就有點像是傳球的感覺 招喚球並且傳了這顆球 指派這顆球的運動
1點選右下皮卡丘的圖示 這邊有木仁老師預先寫好的程式內容 2點選控制 3拖拉重複無限次的積木程式 4在點選動作 5拖拉(定位到隨機位置)進去 6將隨機跟改為鼠標 (鼠標意思就是滑鼠的游標,也就是實際滑鼠的位置方位) 7再給他組合上去就初步完成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請放心:這本書不是由一個對科技一無所知,並意圖妖魔化電玩遊戲的外行人寫的。我也不是那種相信科技和電玩遊戲將會拯救全人類的信徒。我想要解釋遊戲化真正的樣貌,它能達到的最好效果為何,以及是如何被用來操縱人心。」 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寫給玩家們看的書,但是本書討論著整個社會長久發展下來的心理操縱機制。
Thumbnail
透過數學遊戲,孩子可以在快樂中學習數學,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和理解。這篇文章將推薦幾款適合孩子的數學遊戲,讓孩子在玩樂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數學知識,提升學習興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親子互動新思維:讓孩子愛上學習的五種方法】   讓孩子愛上學習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但強迫和壓力通常適得其反,以我家為例,為了讓孩子學習外文,特地將他喜歡的寶可夢圖鑑買了簡化版和精裝版兩種,分別為中文和日文,藉以引起學習的興趣,喜歡精裝版的內容就要去學日文才看得懂,再加上低壓力的學習環境
身為一名才藝老師,到底要如何讓學生願意學習你所擅長的才藝,個人認為其中一個重點是要讓學生在學習時能有足夠的成就感,更願意繼續挑戰維持學習的動力。 圍棋是一項非贏即輸的遊戲,對於小朋友而言對弈所獲得的成就感和挫敗感是來的很快的,這也像是把雙面刃,處理得當小朋友就能夠獲得滿滿的成就感,相反的也是很有可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Thumbnail
  上這堂課學習到一些普通的玩具可以怎樣陪孩子玩,因為以前的我覺得孩子就是要操作教具,玩玩具沒有一套操作方法及操作目的比如訓練小肌肉、練習獨立、內化秩序感,但是玩具倒是可以讓孩子充滿創意,更多的表達自我。也可以讓老師充滿創意,去想如何帶孩子玩新遊戲。
Thumbnail
從心理層面來看,青少年透過玩電玩遊戲或許可以提升看不見的能量,未來有機會轉換成金錢的能量。電玩不再是父母眼中的負面影響,對於科技產品保有開放態度,或許能夠開創出不同的可能性。
有一位國小學童在諮商時,拿著平板玩得入迷,完全不想理我。 好不容易讓他願意一起玩個兩人互動的遊戲,發現只要他贏了,就會迫不及待的等著下一場遊戲,也發現只要他輸了,就會開始拿起平板打發時間…
Thumbnail
  「玩轉學校」,是一個在台灣各地嘗試翻轉傳統式教育,轉而持續推廣遊戲式教育教理念的優秀團隊,而玩轉學校所設計的遊戲都是以「認、真、好、玩」四個字的核心理念為出發,期待在遊戲的過程中能讓參與的兒童「認」識自己、「真」實體驗、共「好」雙贏、「玩」出熱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請放心:這本書不是由一個對科技一無所知,並意圖妖魔化電玩遊戲的外行人寫的。我也不是那種相信科技和電玩遊戲將會拯救全人類的信徒。我想要解釋遊戲化真正的樣貌,它能達到的最好效果為何,以及是如何被用來操縱人心。」 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寫給玩家們看的書,但是本書討論著整個社會長久發展下來的心理操縱機制。
Thumbnail
透過數學遊戲,孩子可以在快樂中學習數學,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和理解。這篇文章將推薦幾款適合孩子的數學遊戲,讓孩子在玩樂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數學知識,提升學習興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親子互動新思維:讓孩子愛上學習的五種方法】   讓孩子愛上學習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但強迫和壓力通常適得其反,以我家為例,為了讓孩子學習外文,特地將他喜歡的寶可夢圖鑑買了簡化版和精裝版兩種,分別為中文和日文,藉以引起學習的興趣,喜歡精裝版的內容就要去學日文才看得懂,再加上低壓力的學習環境
身為一名才藝老師,到底要如何讓學生願意學習你所擅長的才藝,個人認為其中一個重點是要讓學生在學習時能有足夠的成就感,更願意繼續挑戰維持學習的動力。 圍棋是一項非贏即輸的遊戲,對於小朋友而言對弈所獲得的成就感和挫敗感是來的很快的,這也像是把雙面刃,處理得當小朋友就能夠獲得滿滿的成就感,相反的也是很有可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Thumbnail
  上這堂課學習到一些普通的玩具可以怎樣陪孩子玩,因為以前的我覺得孩子就是要操作教具,玩玩具沒有一套操作方法及操作目的比如訓練小肌肉、練習獨立、內化秩序感,但是玩具倒是可以讓孩子充滿創意,更多的表達自我。也可以讓老師充滿創意,去想如何帶孩子玩新遊戲。
Thumbnail
從心理層面來看,青少年透過玩電玩遊戲或許可以提升看不見的能量,未來有機會轉換成金錢的能量。電玩不再是父母眼中的負面影響,對於科技產品保有開放態度,或許能夠開創出不同的可能性。
有一位國小學童在諮商時,拿著平板玩得入迷,完全不想理我。 好不容易讓他願意一起玩個兩人互動的遊戲,發現只要他贏了,就會迫不及待的等著下一場遊戲,也發現只要他輸了,就會開始拿起平板打發時間…
Thumbnail
  「玩轉學校」,是一個在台灣各地嘗試翻轉傳統式教育,轉而持續推廣遊戲式教育教理念的優秀團隊,而玩轉學校所設計的遊戲都是以「認、真、好、玩」四個字的核心理念為出發,期待在遊戲的過程中能讓參與的兒童「認」識自己、「真」實體驗、共「好」雙贏、「玩」出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