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自己是被行銷的大多數人,還是被傾聽的少數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陣子因為年底的地方選舉,有政黨在進行黨內初選,在黨內民調截止前,拜票電話和宣傳車聲音不斷。特別是家中的市內電話幾乎每一星期,都會在上班時間接到三、四通以上的電話錄音拜票電話,開頭除了裝可愛地説「各位叔叔阿姨好,我是OOO,請支持年輕人出頭天」或是請資深藝人裝熟説「喂~好久不見,我是OOO,請支持肯做、肯打拼的OOO」,而一般來說,若在上班時間接到這種電話,通常還沒等到講完就會掛掉。
而街上的宣傳車也沒停過,總是繞著住宅區附近的巷弄,大分貝地放送預錄的宣傳台詞或是現任政治人物站台的證言。然而,若住在較高的樓層,通常這些透過空氣傳導而透進室內的聲音,到了高樓就只會成為模糊的人聲和噪音,如果家中有午睡習慣的人或孩子,一定會被大分貝的噪音吵醒。反覆地聽,不但無助於選民認識候選人,反而更多是加深了對於這種幾十年都沒進化選舉文化的厭惡感,特別是這種套路是來自於標榜著年輕、創新的候選人,更增加了矛盾和認知不協調的感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不時接受到各式各樣鋪天蓋地而來的行銷,無論是貸款或是網路購物優惠,而常見的套路往往是一接起電話,發話者也不問候受話者或等回應,就開始一連串地行銷話數,彷彿只要把手上那份稿的內容唸完,訂單就會自動入手;或是一聽到沒有資金或貸款需求,連個謝謝都不說就直接掛掉電話。另一種人,則會用文字行銷,用簡訊裝熟開場就說「我是前天聯絡你的黃經理,怎麼還沒回覆我訊息呢?」,這一切的一切,只把電話那頭或是接受訊息那端的人,當作是一個個同質且不會思考的面孔,即便已經取得了這些人最直接的聯絡資訊,卻也只能搬演最平凡無奇也難以打動人的台詞。
然而,最近我也接到一個自己是訂戶的雜誌電話行銷來電,來電的女性電銷人員,不像是前述的電話行銷一樣,她先確認了我的身份,另外還多問了一句:「現在是否方便通電話?」而也因為她多問了這句話,我也暫時放下手邊的事情,聽她跟我介紹目前提供給訂戶的優惠方案。就算我跟她説我好像已經有用App訂閱,她也不會馬上說謝謝再聯絡,而是跟我說明App訂閱跟電話行銷的方案的優惠差別,也詢問我是否方便寄送相關訊息到登記的E-mail?我也樂意地答應了。後來結束通話前,她很有禮貌地道謝,我也謝謝她分享這個訊息給我。
通話結束後,我仔細地想了一想,這通行銷電話其實也沒有什麼太特別之處,但是為什麼我願意聽完並感謝她的分享呢?
或許原因在於,從通話的一開始,從她詢問是否方便通電話,一直到最後是否寄送優惠訊息到E-mail的過程中,我感覺到自己是被傾聽而且對於通話與否是有主控權的人。不但沒有被迫聽著電話另一端的人自顧自講話又不能打斷的煩躁,或是被迫要馬上決定購買、一直被緊迫盯人詢問的壓力。反而,我感受到的更多是她聽起來有意願了解我的訂閱狀況,而也願意把她認為更優惠的訊息分享給我,無論我是不是即刻會成為她手上業績的人。
其實,產品行銷或是個人行銷不也是如此嗎?銷售的發生就在在雙方主客觀意願與需求的對焦,而對焦又有賴於對於雙方出發點與利益的溝通。即便知道不切實際,但很少人會願意承認自己只是一大群模糊面孔的行銷名單上的名字和號碼,而更希望自己是被傾聽的那個特別的少數人。無論是知道自己原先我不知道的事情,或是自己的需求是否有些不一樣的解決方案,這都取決於對話的兩端,是否都有溝通意願以及是否有接受訊息與承接情緒的能力。
或許在下一次,當我們有需要跟一個或一群素未謀面的人溝通之前,是否能先問問自己,你希望自己是被行銷的大多數人,還是被傾聽的少數人呢?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某餐廳想趁奧運熱潮與小林同學的人氣宣傳新產品,卻不慎引發公關危機。起因是某餐廳為了要推銷自己的珍珠豆花冰,在其社群媒體上的宣傳文說看完「『青春豆花臉』的小林同學雖敗猶榮,只想來碗珍珠豆花冰消消火氣」,此宣傳文引發網友不滿,湧入餐廳的社群媒體留下負評,結果餐廳負責人發了道歉文後,反而引來更多人不滿
雖然公關危機是最不樂見的時刻,但公關的價值,也往往體現在這種品牌跟關鍵人物同時落水,該先救誰的關鍵時刻。公關在這樣的時刻,扮演的不僅是救火員角色,更像是救生員,把溺水的人救起,還得進行人工呼吸讓對方恢復心跳跟呼吸,才算真的是功德圓滿。如果不幸碰到公關危機,可以依照怎麼樣的原則處理?
隨著疫情的歹戲拖棚,對於許多產業,包括零售業、旅遊業、航運業甚至是八大行業都帶來了衝擊。有人說疫情就彷彿對企業的一次全盤健檢,把原先體質不好的、長期依賴單一客源,或將資金或資產大量押在同一領域的企業,往往或成為最先受到衝擊的一批。
最近幾天嘖嘖集資專案要在紐時買廣告的議題很夯,網路上有各種從語言、文本、行銷、外交、國際政治角度切入評論,這裡就先不多談,不過倒是可以從公關的角度去討論,為什麼要買廣告或什麼時候需要買廣告? 在公關的角度來說,最常接觸到的廣告形式應該是廣編文章,但能否做廣編,也取決於所服務的企業的組織分工。
從農曆年前就開始的新型冠狀病毒相關新聞,一直到疫情擴散全球拉警報,不但讓全球的人們被迫改變了日常作息,避免出門、注意衛生、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採取遠距辦公等,更透過資訊傳播了解到在危難時期,篩選資訊管道以獲取正確訊息、進而採取行動的必要性。其中,媒體的第四權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許多人對於公關工作的想像,往往是在媒體鏡頭前的光鮮亮麗或侃侃而談。但是公關工作在媒體鎂光燈外的日常,其實就跟其他工作一樣,更多的是默默付出,跟擔任品牌聲譽守護者的角色。
某餐廳想趁奧運熱潮與小林同學的人氣宣傳新產品,卻不慎引發公關危機。起因是某餐廳為了要推銷自己的珍珠豆花冰,在其社群媒體上的宣傳文說看完「『青春豆花臉』的小林同學雖敗猶榮,只想來碗珍珠豆花冰消消火氣」,此宣傳文引發網友不滿,湧入餐廳的社群媒體留下負評,結果餐廳負責人發了道歉文後,反而引來更多人不滿
雖然公關危機是最不樂見的時刻,但公關的價值,也往往體現在這種品牌跟關鍵人物同時落水,該先救誰的關鍵時刻。公關在這樣的時刻,扮演的不僅是救火員角色,更像是救生員,把溺水的人救起,還得進行人工呼吸讓對方恢復心跳跟呼吸,才算真的是功德圓滿。如果不幸碰到公關危機,可以依照怎麼樣的原則處理?
隨著疫情的歹戲拖棚,對於許多產業,包括零售業、旅遊業、航運業甚至是八大行業都帶來了衝擊。有人說疫情就彷彿對企業的一次全盤健檢,把原先體質不好的、長期依賴單一客源,或將資金或資產大量押在同一領域的企業,往往或成為最先受到衝擊的一批。
最近幾天嘖嘖集資專案要在紐時買廣告的議題很夯,網路上有各種從語言、文本、行銷、外交、國際政治角度切入評論,這裡就先不多談,不過倒是可以從公關的角度去討論,為什麼要買廣告或什麼時候需要買廣告? 在公關的角度來說,最常接觸到的廣告形式應該是廣編文章,但能否做廣編,也取決於所服務的企業的組織分工。
從農曆年前就開始的新型冠狀病毒相關新聞,一直到疫情擴散全球拉警報,不但讓全球的人們被迫改變了日常作息,避免出門、注意衛生、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採取遠距辦公等,更透過資訊傳播了解到在危難時期,篩選資訊管道以獲取正確訊息、進而採取行動的必要性。其中,媒體的第四權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許多人對於公關工作的想像,往往是在媒體鏡頭前的光鮮亮麗或侃侃而談。但是公關工作在媒體鎂光燈外的日常,其實就跟其他工作一樣,更多的是默默付出,跟擔任品牌聲譽守護者的角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一個陌生的電話號碼,讓塗韻好想...接?...不接? 算了,還是不接吧!現在詐騙何其多,又是來騙錢的....塗韻心裡ㄇㄇ.. 這個號碼,一連響了三天,雖不致煩人,但卻激起了塗韻的好奇心,第四天如果再打來,我就接.... 第四天,果真又響了... 『 喂...』塗韻快速的接了起來。 『 婼婼
Thumbnail
推銷員是我最不會想加入的營業位置之一,一來我沒這個本事,二來,做推銷拼業績的壓力太大,我也承擔不來。所以其實我還是蠻佩服他們的抗壓力,即使我對這個工種一點興趣都沒有。 一般推銷員,使用有效的話術必不可少,但好的推銷員真的不容易當,你要如何不要讓顧客對你的話術反感,又能誘使顧客買你的單,真的各憑本事
Thumbnail
如果你是接案或一人公司,請問你的回頭客有多少? 1.   不一定,有需要會回來 2.   有幾個固定的但還不夠 3.    每月有20個每人一萬 我有不少接案的客戶面對現有客人,完全沒有經營概念,總是認為客人有需要就會回來找。  不主動找客人,除了不知道怎麼連絡外,也不想為了銷售而銷售,更
Thumbnail
很多人對超級業務的印象是: 1.任何事都能侃侃而談。 2.很會四處周旋。 3.運用話術應對客戶。 然而看完《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這本書後,我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作者丹尼爾.品克提到,過去的銷售人員,就像是上述的超級業務一樣,都很會「講」產品的特點,這種特點能為那時的人帶來不錯的成績,
你找客戶和客戶找你,哪個更容易成交?   當然是讓客戶主動上門來找你。 主動來找你的客戶,更容易成交!   任何一家企業,都需要客戶, 客戶是企業利潤的來源, 所以,開拓客戶是企業重中之重!   通常情況下,開發客戶一般有兩種方式: 你找客戶和客戶找你!   你一定要明白,最
Thumbnail
剛剛接到一通google行銷公司的電話,想說可以聽聽看方案,明年要花行銷費用的時候可以考慮,結果最後卻是被煩死。 見好就收真的很重要 讓我娓娓道來這段小插曲吧!本來打算要開始繼續下一個小時的念書,就接到來電了。一如既往的詢問了行銷費用預算啊、推銷自己公司和別的有甚麼不同啊、優點在哪、有哪些成功的
Thumbnail
以前我每逢到了選舉期間,大多脾氣都不好,難得假日想多睡一下,卻都被候選人的宣傳吵到很爆炸,上班的路上,冷眼旁觀候選人們在路旁的演出;然而,現在的我呢?
選舉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它可以表達對支持者肯定 化作一個實質行動 每次在選舉時都算全民運動 對於我這個不怎麼愛運動的人來講 我也算珍惜且把握這樣的機會 只是對政治的關懷度的確不高 所以可能我算是一個搖擺的選民吧 但我發現~ 如果是資訊交流 我可以在此時獲得 政治人物過去的政績 還蠻喜歡這樣的時刻
Thumbnail
「選票價值」在不同的選民中有不同的認知,是否存在著「選票幻覺」?是「完全選票幻覺」、「部分選票幻覺」或是「完全無選票幻覺」?因人而異,但可確定的是,各個候選人陣營極力最大化選民手中的選票價值,讓選民能堅定篤信地投下神聖的一票。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一個陌生的電話號碼,讓塗韻好想...接?...不接? 算了,還是不接吧!現在詐騙何其多,又是來騙錢的....塗韻心裡ㄇㄇ.. 這個號碼,一連響了三天,雖不致煩人,但卻激起了塗韻的好奇心,第四天如果再打來,我就接.... 第四天,果真又響了... 『 喂...』塗韻快速的接了起來。 『 婼婼
Thumbnail
推銷員是我最不會想加入的營業位置之一,一來我沒這個本事,二來,做推銷拼業績的壓力太大,我也承擔不來。所以其實我還是蠻佩服他們的抗壓力,即使我對這個工種一點興趣都沒有。 一般推銷員,使用有效的話術必不可少,但好的推銷員真的不容易當,你要如何不要讓顧客對你的話術反感,又能誘使顧客買你的單,真的各憑本事
Thumbnail
如果你是接案或一人公司,請問你的回頭客有多少? 1.   不一定,有需要會回來 2.   有幾個固定的但還不夠 3.    每月有20個每人一萬 我有不少接案的客戶面對現有客人,完全沒有經營概念,總是認為客人有需要就會回來找。  不主動找客人,除了不知道怎麼連絡外,也不想為了銷售而銷售,更
Thumbnail
很多人對超級業務的印象是: 1.任何事都能侃侃而談。 2.很會四處周旋。 3.運用話術應對客戶。 然而看完《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這本書後,我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作者丹尼爾.品克提到,過去的銷售人員,就像是上述的超級業務一樣,都很會「講」產品的特點,這種特點能為那時的人帶來不錯的成績,
你找客戶和客戶找你,哪個更容易成交?   當然是讓客戶主動上門來找你。 主動來找你的客戶,更容易成交!   任何一家企業,都需要客戶, 客戶是企業利潤的來源, 所以,開拓客戶是企業重中之重!   通常情況下,開發客戶一般有兩種方式: 你找客戶和客戶找你!   你一定要明白,最
Thumbnail
剛剛接到一通google行銷公司的電話,想說可以聽聽看方案,明年要花行銷費用的時候可以考慮,結果最後卻是被煩死。 見好就收真的很重要 讓我娓娓道來這段小插曲吧!本來打算要開始繼續下一個小時的念書,就接到來電了。一如既往的詢問了行銷費用預算啊、推銷自己公司和別的有甚麼不同啊、優點在哪、有哪些成功的
Thumbnail
以前我每逢到了選舉期間,大多脾氣都不好,難得假日想多睡一下,卻都被候選人的宣傳吵到很爆炸,上班的路上,冷眼旁觀候選人們在路旁的演出;然而,現在的我呢?
選舉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它可以表達對支持者肯定 化作一個實質行動 每次在選舉時都算全民運動 對於我這個不怎麼愛運動的人來講 我也算珍惜且把握這樣的機會 只是對政治的關懷度的確不高 所以可能我算是一個搖擺的選民吧 但我發現~ 如果是資訊交流 我可以在此時獲得 政治人物過去的政績 還蠻喜歡這樣的時刻
Thumbnail
「選票價值」在不同的選民中有不同的認知,是否存在著「選票幻覺」?是「完全選票幻覺」、「部分選票幻覺」或是「完全無選票幻覺」?因人而異,但可確定的是,各個候選人陣營極力最大化選民手中的選票價值,讓選民能堅定篤信地投下神聖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