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不只台灣放春假,我們所在的歐洲國家及鄰近地區學校,也隨著復活節有兩週的假期。這個時間點常會玩找蛋活動(egg hunting),也可能配合蛋殼彩繪,或者製作兔子或蛋相關的美勞作品。然而,在海外生活久了,相較於當地的節慶習俗,反而更懷念所謂家鄉味。這裡的家鄉味倒不是指台灣美食,而是每到兒童與清明佳節,總勾起許多充滿家與兒時的美好回憶。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去年在疫情衝擊下,線上辦理了兒童節派對,邀請幼教專長的老師,帶大小朋友們唱歌跳舞、製作環保手工玩具,台灣與歐洲的育兒好夥伴們都一起來同樂。
今年隨著重心轉移到親職系列活動,沒有額外舉辦兒童節派對,但孩子的玩樂天性與創造能力,可不會跟著休假。不久前才用紙盒、細繩與吸管做了波浪鼓,這回又拿出針線,縫製了可放手上把玩的小豆包,我們找出家裡的綠豆當填充物,摸起來還有窸窸窣窣的聲音,有趣又療癒。
這樣懷舊的小沙包,三個一組可以配合唸謠,邊唸著「一放雞、二放鴨......」,在拋接遊戲之中練習手眼協調,也增進語言能力。五個一組的小沙包,則是母親在我小時候為我製造的童年記憶,當時看她輕鬆又有韻律感地,先抓一個沙包丟到空中,再接回掌心,然後陸續第二、三、四、變成五個,還得把這五個輕翻用手背接著,再抓回手心。「好厲害啊!」小時的我總看得出神,彷彿在看一場魔術表演。
對母親熟捻的掌中技法心生嚮往,當初挑戰了很久,才把一整套的玩沙包技法練起來,沒想到有一日,可以教給自己年幼的孩子,一起進行這個活動。
一代又一代流傳下來的遊戲與童玩,不僅耐玩,又可以延伸多種變化。相較於市面上販售五光十色的聲光遊戲,顯得有溫度許多,對於幼兒來說,也在不知不覺中訓練的精細動作與專注力。更重要的,是在跟孩子分享與製作這些“家傳”童玩的過程裡,也讓親子間的愛持續地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