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4/22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疫情快速變化的各種措手不及

確診的同事,經歷 PCR 多次的檢驗轉完陰性後,在衛生主管機關的允許下出院了。
大家在通訊 APP 上一言一語的開著玩笑,事實上是欣喜這樣的發展。畢竟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就離開了專責病房,除了可以騰出醫療量能,也代表同事順利的解除危機,至少短期內是個最安全的角色。
治療期間除了身體的不舒適之外,心理會承受許多莫名與不必要的壓力,這些即使不說出來,在身邊的大家多少都會有所感受。無論如何能走出專責病房,算是重要的里程碑。
不同地方區域的管理制度會有因地制宜的特性,陪著同事的另位同事B因為全程伴隨,因此在當地也直接被安排暫時在集中隔離所進行隔離。當同事陰性出院時,馬上也問了相關管理的負責人員,得到可以跟著一起離開的指示後,掩不住的開心又是整理房間,又是收拾行李,準備要離開檢疫所。
就在準備離開前,突然一通電話讓同事B瞬間跌入谷底。
原來管理負責人員又經過請示衛生管理機關後,確認無法提早解除隔離!理由是確診同事經過醫院收治與治療轉為陰性後,就可以回到社會群體生活。但同事B因為「沒有經過治療程序」,因此不符合上述條件。
同事B一時情緒激昂憤怒,畢竟對於一位沒有確診者而言,何來治療之說?
不過大勢就是如此,也不可能作什麼激烈抗爭來改變結果。就還是重新認命回到隔離狀態,但少不了許多的氣憤發文。其實也頗能理解,畢竟都需要情緒的出口,否則一個人獨處那麼久,還是很不容易的。
原本自己也詢問了當地的管理負責人是否同步解除隔離,但完全不抱期待。其實截至發文時都沒有收到回應,畢竟這幾天疫情的快速增長態勢根本讓前線工作人員都忙到不可思議了,這種小小的不便與不算是狀況的問題,根本不值得去追蹤了。心安了,自己也就又回到隔離狀態繼續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