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於2018/07/31
人類就是個群居動物,我們需要伴、有同儕、有說著相同語言的人在一個城市
然後覺得可以稍微安心。
可是出社會後交朋友不是這麼容易了。 每個人格定型之後,各自會有潛移默化的物以類聚。每個人的點、tone 調合不合拍,都是維持新友誼的一個觀察。 尤其移居海外,更尤其我們是台灣島的小島人。 一般移居海外的新同學,初出都會先找同鄉的群組、交流會組織來認識同鄉移居海外的前輩,除了討教生活知識外還有希望有時間可以相處交流。但多數事實是,前輩們都有自己的生活圈了,也許最初的相識就是蜻蜓點水,給妳生活意見、異地活下去法則,然後凡事就靠自己啦! 我覺得最容易繼續維持友誼的是〝同期的移居者〞,妳可以說這是另一種同溫層,有著一起在海外新生活的伴,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有革命感情 (好好在異地活下去的革命) 當然每個人的價值觀與生活不盡相同,可以維持友誼還是要靠雙方的緣份。 在瑞士,我覺得可以分成〝嫁娶瑞士人的台灣人〞〝嫁娶非瑞士籍的台灣人〞〝伴侶雙方都是台灣人在異地工作的台灣人〞,另一半給予自己的影響力是很強的,自然立場大相逕庭。這是這兩個月長宿瑞士的感想,對於最初一心一意想認識在瑞士的台灣人的我,在受挫之後覺得一切隨緣。 結交朋友就是需要緣份,個人都想要把資源握在手中,但就算分享了資源還是要個憑本事才能在異地生存。轉眼時間過了兩個月,返台日期一直逼近,心情越來越舒坦且希望自己可以重新成為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