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創新...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最近,我在聽<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的podcast,其中有一集訪問到台大的陳家麟教授。這集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主要是當中有提到一個很特別的名詞:EiMBA。

EiMBA,全名是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MBA,也就是創業創新MBA。我平常比較常聽到人家在講的是EMBA,今天是第一次聽到EiMBA。它比EMBA多了一個的「i」字,而這個 i 代表innovation,也就是創新。

我上網查了台大EiMBA的官方網站,上面寫說課程的內容以「創業」和「創新」為教育核心。我想,「創業」和「創新」已經是未來,甚至是當下的趨勢。

我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我發現產業的變化越來越快,而且越來越多的新事物被創造出來,像是虛擬貨幣、人工智慧、元宇宙...等。像我所待的牙科產業,近年來有許多新的技術發明出來,像是數位假牙、3D列印和導航植牙,這些都是以前的牙科產業無法想像的。

或許在不久的未來,一成不變的工作將會消失,如果我們不能在工作上不斷的創新,可能一下子就會被時代的洪流淘汰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正傑醫師的學習歷程
9會員
20內容數
在這個沙龍裡面,有我對跨領域學習的一些心得。
2025/01/05
新年快樂!本文提供一個年度計畫範例,幫助讀者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範例包含五大反思問題:去年做過的事、達成的成就、面臨的挑戰、面臨的遺憾、定義去年;以及五大規劃問題:今年想做的事情、今年想修正的錯誤、今年想養成的習慣、對今年的期待、定義今年。透過這些問題的思考,可以幫助讀者更清晰地規劃年度計畫。
Thumbnail
2025/01/05
新年快樂!本文提供一個年度計畫範例,幫助讀者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範例包含五大反思問題:去年做過的事、達成的成就、面臨的挑戰、面臨的遺憾、定義去年;以及五大規劃問題:今年想做的事情、今年想修正的錯誤、今年想養成的習慣、對今年的期待、定義今年。透過這些問題的思考,可以幫助讀者更清晰地規劃年度計畫。
Thumbnail
2024/02/04
牙醫研究生描述在找研究題目時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透過「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課程學會從文獻搜尋到回覆論文reviewer的技巧。
Thumbnail
2024/02/04
牙醫研究生描述在找研究題目時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透過「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課程學會從文獻搜尋到回覆論文reviewer的技巧。
Thumbnail
2023/02/15
平常有在買書或是逛書店的人,最近一定會看到有一本叫做《內在原力》的書佔據排行榜前幾名好幾週。我看到這本書在書店的排行榜上有一段時間,我想:能在排行榜上這麼久的書,一定有他的獨到之處。因此,我就把這本書買回來看。
Thumbnail
2023/02/15
平常有在買書或是逛書店的人,最近一定會看到有一本叫做《內在原力》的書佔據排行榜前幾名好幾週。我看到這本書在書店的排行榜上有一段時間,我想:能在排行榜上這麼久的書,一定有他的獨到之處。因此,我就把這本書買回來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本篇內容整理至edX UX Design 免費線上課程。 我們在這個免費線上課程的第三章囉!沒有看過第二章的話,請見之前發布過的文章: Innovations 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在UX領域研究中,會碰到這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Incremental Innovation 漸進式創新 隨著
Thumbnail
本篇內容整理至edX UX Design 免費線上課程。 我們在這個免費線上課程的第三章囉!沒有看過第二章的話,請見之前發布過的文章: Innovations 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在UX領域研究中,會碰到這三種不同形式的創新 Incremental Innovation 漸進式創新 隨著
Thumbnail
當傳統產業遇上AI,一場前所未有的商業革命正在悄悄展開,聽過了許多大企業運用AI改變企業內部,創造新商業模式?那麼台灣中小企業呢?有人跟上這波新時代的浪潮,開始改變他們做生意的模式嗎?利用AI在傳統產業中碰撞出新的火花,並帶來更大的商業價值嗎? ░ 答案是:有的。上週<<蒲公英創意商業研究所>>10
Thumbnail
當傳統產業遇上AI,一場前所未有的商業革命正在悄悄展開,聽過了許多大企業運用AI改變企業內部,創造新商業模式?那麼台灣中小企業呢?有人跟上這波新時代的浪潮,開始改變他們做生意的模式嗎?利用AI在傳統產業中碰撞出新的火花,並帶來更大的商業價值嗎? ░ 答案是:有的。上週<<蒲公英創意商業研究所>>10
Thumbnail
  在大學期間時常聽到「創新」概念,教授鼓勵學生嘗試挑戰「創意」與「創新」,在大學期間累積自己的經驗,那時自己並沒有想那麼多,對於每一項技能不斷地嘗試,讓我花最長時間可能是「語言」以及「跑步」,不過在效果上並非是短時間的快速進步,真正讓自己具體進步是在進入社會後,我認為很重要的原因是「創新」科技
Thumbnail
  在大學期間時常聽到「創新」概念,教授鼓勵學生嘗試挑戰「創意」與「創新」,在大學期間累積自己的經驗,那時自己並沒有想那麼多,對於每一項技能不斷地嘗試,讓我花最長時間可能是「語言」以及「跑步」,不過在效果上並非是短時間的快速進步,真正讓自己具體進步是在進入社會後,我認為很重要的原因是「創新」科技
Thumbnail
如果你常觀查產業或經濟新聞,應該不難發現很多台灣的公司正日益朝向全球化發展,並積極地向海外擴張。即使在台灣的金融服務業,擁有EMBA(高階管理在職碩士學位班)學位的人也比以前更加廣泛。對於那些希望在金融業進一步發展的人來說,EMBA的價值何在?讓我們來看看擁有EMBA學位可以為你帶來的一些職業機會。
Thumbnail
如果你常觀查產業或經濟新聞,應該不難發現很多台灣的公司正日益朝向全球化發展,並積極地向海外擴張。即使在台灣的金融服務業,擁有EMBA(高階管理在職碩士學位班)學位的人也比以前更加廣泛。對於那些希望在金融業進一步發展的人來說,EMBA的價值何在?讓我們來看看擁有EMBA學位可以為你帶來的一些職業機會。
Thumbnail
521|《哈佛商業評論》HBR七月號:創新的最終目標,創造新增量市場 經濟學大師熊彼特(Schumpeter)提出「創新」是把現有的資源進行重組。 這點出一個核心觀點,創新並非是為了不同而創新,更多的是回歸在現有認知世界的延伸。 往往能夠引領人們走向更遠的認知邊疆,就容易讓人們稱為創新者。
Thumbnail
521|《哈佛商業評論》HBR七月號:創新的最終目標,創造新增量市場 經濟學大師熊彼特(Schumpeter)提出「創新」是把現有的資源進行重組。 這點出一個核心觀點,創新並非是為了不同而創新,更多的是回歸在現有認知世界的延伸。 往往能夠引領人們走向更遠的認知邊疆,就容易讓人們稱為創新者。
Thumbnail
最近,我在聽<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的podcast,其中有一集訪問到台大的陳家麟教授。這集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主要是當中有提到一個很特別的名詞:EiMBA。
Thumbnail
最近,我在聽<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的podcast,其中有一集訪問到台大的陳家麟教授。這集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主要是當中有提到一個很特別的名詞:EiMBA。
Thumbnail
知識變現這塊領域,在中國發展的超前台灣一步。 什麼是「知識變現」 簡單來說就是將知識包裝成產品或服務, 來達到一種商業模式。
Thumbnail
知識變現這塊領域,在中國發展的超前台灣一步。 什麼是「知識變現」 簡單來說就是將知識包裝成產品或服務, 來達到一種商業模式。
Thumbnail
筆者撰寫專欄多年,始終專注於實際參與投資的案例。過去兩年投資的幾家新創,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未來兩年,筆者直接參與經營的兩家公司也會上市。讓我們先從三個小案子談起,並在接下來的幾篇之中,以「生活與科技的結合」為主軸討論其他大案。
Thumbnail
筆者撰寫專欄多年,始終專注於實際參與投資的案例。過去兩年投資的幾家新創,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未來兩年,筆者直接參與經營的兩家公司也會上市。讓我們先從三個小案子談起,並在接下來的幾篇之中,以「生活與科技的結合」為主軸討論其他大案。
Thumbnail
當AI創新應用「遍地開花」時,就會出現大批的應用人才、AI新創公司會紛紛出現、傳統產業也會轉型升級。但這波AI熱潮發展的重點,更應該放在公共政策訂定、教育、應用、以及解決民生議題上,而不是如何培養AI獨角獸。
Thumbnail
當AI創新應用「遍地開花」時,就會出現大批的應用人才、AI新創公司會紛紛出現、傳統產業也會轉型升級。但這波AI熱潮發展的重點,更應該放在公共政策訂定、教育、應用、以及解決民生議題上,而不是如何培養AI獨角獸。
Thumbnail
有一個朋友來信問我「如何參與AI產業?」 我說我不懂,所以不敢回答他。 但我想說一下個人看法,要加入這領域 “可能” 有這些加入點: 第一,有創新的點子,  你能用AI技術,想出新應用(類似行銷新產品),打入市場。 這種人不必是IT專業,不必懂程式或電腦。 在AI技術之上,做創新 😊 同理可證,
Thumbnail
有一個朋友來信問我「如何參與AI產業?」 我說我不懂,所以不敢回答他。 但我想說一下個人看法,要加入這領域 “可能” 有這些加入點: 第一,有創新的點子,  你能用AI技術,想出新應用(類似行銷新產品),打入市場。 這種人不必是IT專業,不必懂程式或電腦。 在AI技術之上,做創新 😊 同理可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