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禪林寶訓》卷二 110

2014.12.24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曰: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從上皆稱改過為賢,不以無過為美。
故人之行事,多有過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
惟智者能改過遷善。而愚者多蔽過飾非。
遷善則其德日新,是稱君子。飾過則其惡彌著,斯謂小人。
是以聞義能徙①,常情所難,見善樂從,賢德所尚。望公相忘於言外可也。」
《與文主薄》
【注釋】
①聞義能徙:徙,遷徙。意謂聽到了道理能夠潛移默化,改過遷善。《論語·述而》記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演蓮法師譯文】
圓悟克勤禪師說:
「人非聖賢,誰沒有過錯?只要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過錯,及時把它改正過來,這是再好不過的了。
自古以來,聖賢都稱讚那些勇於改過的人為賢德,卻從不曾讚美過那些自以為沒有錯誤的人。
因此人們在處理各種事務中,經常會發生差錯,這無論是賢人君子或者愚民凡夫都難於避免。所不同的是,有智慧的人能改過自新,從過失中吸取教訓。而愚癡的人卻總是處處遮掩錯誤,這樣便失去改正錯誤的良機。
因此若能改過遷善,他的德業必將一天比一天進步,這就稱為君子。不肯承認錯誤、想掩過飾非的人,必將一錯再錯,他的惡跡就會更加明顯,這就叫做小人。
當然,聽到善言當下就能改變過來,這是常情所難得,倘若見到他人行善自己馬上跟著做,這是聖賢所崇尚的。希望你能夠明白我的言外之意,那就很好了。」
良因贊曰:
眾人都仰慕君子,但卻同時也習慣於蔽過飾非。
主要就是認為惡習已定型,無法更改。
當憶念永嘉《證道歌》所說: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陰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
當達妄本空知真本有,而不隨妄轉時;
煩惱習氣終將漸漸回復清淨本然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法師平日開示法語,俾令見聞者歡喜,普潤法雨。廣度群品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