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別錄》03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3/5/26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良因曰:
因為尊重自靈,所以能攝護自心,積極地斷惡修善。
反之,不知自重者,則身心粗躁,
又不知反省,只是怨天尤人,這樣必招屈辱!
所言畏者,是對因果、輿論戒慎恐懼的態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3/5/25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良因曰: 憨山大師《醒世歌》:「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剛刀口易傷。」 因此深深體會,學退讓能消災免難, 所以不僅不吃虧,反而是討了便宜。 更何況忍辱以積大德,福德由此增崇呢! 所以應當調伏貪瞋煩惱!
2013/5/19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 偶一失謀,而事倖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 後乃視為故常,而恬不為意。 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良因曰: 由於僥倖成功,往往就將事情看容易了, 並養成了粗疏的壞習慣,也為將來的失敗種下了因。
2013/5/18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富貴,怨之府也。 才能,身之災也。 聲名,謗之媒也。 歡樂,悲之漸也。」 「只是常有懼心,退一步做,見益而思損,持滿而思溢,則免於禍。」 良因曰: 富貴等是福報相,本不涉及好壞。 但是如果富貴而不能施,有才能而不以德配之
2013/5/1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聰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謙。」 良因曰: 所謂「守之」的意思,並非刻意持守,而是自然顯現於外的。 也就是說,聰明睿智者,必然不外露;道德隆重的人,自然謙卑自牧。 相反的,當一個人急於炫耀聰明,只是曝露他的淺薄; 這些都來自於無知!
2013/5/11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尹和靖云:「莫大之禍,皆起於須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謹。」 「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 良因曰: 胸襟開闊的人,心中所想就只是眾生能離苦否? 因此於順逆二境皆不掛懷。 有這樣的心量,自然也不會隨著情緒起舞,或喜或怒。 所以格局為上!
2013/5/5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 躁急當矯之以和緩,剛暴當矯之以溫柔, 淺露當矯之以沉潛,谿刻當矯之以渾厚。」 良因曰: 對治習氣除了空觀,也應當配合事觀的幫助。 例如覺得自己心胸狹窄,就應當多想虛空的寬宏而矯正; 正助相伴,其力甚大!
2013/5/25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良因曰: 憨山大師《醒世歌》:「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剛刀口易傷。」 因此深深體會,學退讓能消災免難, 所以不僅不吃虧,反而是討了便宜。 更何況忍辱以積大德,福德由此增崇呢! 所以應當調伏貪瞋煩惱!
2013/5/19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 偶一失謀,而事倖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 後乃視為故常,而恬不為意。 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良因曰: 由於僥倖成功,往往就將事情看容易了, 並養成了粗疏的壞習慣,也為將來的失敗種下了因。
2013/5/18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富貴,怨之府也。 才能,身之災也。 聲名,謗之媒也。 歡樂,悲之漸也。」 「只是常有懼心,退一步做,見益而思損,持滿而思溢,則免於禍。」 良因曰: 富貴等是福報相,本不涉及好壞。 但是如果富貴而不能施,有才能而不以德配之
2013/5/1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聰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謙。」 良因曰: 所謂「守之」的意思,並非刻意持守,而是自然顯現於外的。 也就是說,聰明睿智者,必然不外露;道德隆重的人,自然謙卑自牧。 相反的,當一個人急於炫耀聰明,只是曝露他的淺薄; 這些都來自於無知!
2013/5/11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尹和靖云:「莫大之禍,皆起於須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謹。」 「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 良因曰: 胸襟開闊的人,心中所想就只是眾生能離苦否? 因此於順逆二境皆不掛懷。 有這樣的心量,自然也不會隨著情緒起舞,或喜或怒。 所以格局為上!
2013/5/5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 躁急當矯之以和緩,剛暴當矯之以溫柔, 淺露當矯之以沉潛,谿刻當矯之以渾厚。」 良因曰: 對治習氣除了空觀,也應當配合事觀的幫助。 例如覺得自己心胸狹窄,就應當多想虛空的寬宏而矯正; 正助相伴,其力甚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因為眾生對「我」的執著,因此常生嫉妒、見不得人好的心念,貪瞋癡三毒熾盛,最後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若能從「隨喜」眾生的善行開始,一次次訓練自己心量開闊,也會發現愈來愈美好!因此今後當歡喜真誠、讚歎他人之善行。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我們看「欲放逸」的文: 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是譬喻我們內心貪、瞋、癡、等分的煩惱,而且毒蛇、惡獸這些頂多就是傷害我們的色身,它不會破壞我們的法身,更不會讓我們墮到三惡道去。所以說內心的煩惱比毒蛇、惡獸還要厲害。
Thumbnail
懂得慚愧,是願意真實面對自己的人; 願意懺悔,是智慧與勇氣的修學根基。 業力的前兆 通常惡業準備出現時,經常有身體不適、躁動不安、是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這時在業力尚未現前時,好好懺悔過往造作,還來得及懺悔、身心的障礙將逐漸減少。 如果惡業已經現前,這時的懺悔叫做"認
Thumbnail
人的感官常受到外在影響,無意識下就失去正確的判斷、盲目跟從,致使心迷失、行為陷入錯亂,而其根本在道德經十二章裡告訴我們,是因為心未回歸道心,真正由心來主宰,而道心的展現是慈悲、柔和、清淨的……。若能將心境顧好的人,同時會看清五官、感知和行為是否會處在雜染之中,恐會深陷其中,深感此為危險之處,而遠避之
Thumbnail
前兩章說明了人遵循道的概念、以及效法天地之道來行事,則能行不言之處、處無為之事,是世間美善的一部分。但要特別注意在前進時,是否能保持道心則是最為重要的,尤其是負面人性的出現。緊接在第三章,便說明了負面人性出現的幾種狀況,而人應該將自己放在什麼狀態,才能避免這些情境,讓自己保持好道心。
Thumbnail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失去正確的信心,觀感不好,扼殺了很多眾生的趨向正法、趨向善法的因緣,相當可惜。 所以包括許多,還有出家的人毀謗正法,從而捨法的罪業墮入大地獄中,特別對高深的教法 《大圓滿》、《大手印》、《無上瑜伽》,動不動就去評議它,顯教密教
Thumbnail
《佛王誓約》在講述殊勝的伏藏,這樣的一本寶典相當重要。如果以前我們犯下諸如此類的罪業,現在知道造下這麼大的錯誤,就不要光陷在情緒裡。很多人知道犯錯了、做錯,就開始情緒化,心情盪到谷底,自暴自棄,人格偏差等,這些都是多的。做這麼多神經兮兮的假動作幹什麼?情緒化動作幹什麼?這些都多的,一件都不必做。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因為眾生對「我」的執著,因此常生嫉妒、見不得人好的心念,貪瞋癡三毒熾盛,最後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若能從「隨喜」眾生的善行開始,一次次訓練自己心量開闊,也會發現愈來愈美好!因此今後當歡喜真誠、讚歎他人之善行。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我們看「欲放逸」的文: 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是譬喻我們內心貪、瞋、癡、等分的煩惱,而且毒蛇、惡獸這些頂多就是傷害我們的色身,它不會破壞我們的法身,更不會讓我們墮到三惡道去。所以說內心的煩惱比毒蛇、惡獸還要厲害。
Thumbnail
懂得慚愧,是願意真實面對自己的人; 願意懺悔,是智慧與勇氣的修學根基。 業力的前兆 通常惡業準備出現時,經常有身體不適、躁動不安、是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這時在業力尚未現前時,好好懺悔過往造作,還來得及懺悔、身心的障礙將逐漸減少。 如果惡業已經現前,這時的懺悔叫做"認
Thumbnail
人的感官常受到外在影響,無意識下就失去正確的判斷、盲目跟從,致使心迷失、行為陷入錯亂,而其根本在道德經十二章裡告訴我們,是因為心未回歸道心,真正由心來主宰,而道心的展現是慈悲、柔和、清淨的……。若能將心境顧好的人,同時會看清五官、感知和行為是否會處在雜染之中,恐會深陷其中,深感此為危險之處,而遠避之
Thumbnail
前兩章說明了人遵循道的概念、以及效法天地之道來行事,則能行不言之處、處無為之事,是世間美善的一部分。但要特別注意在前進時,是否能保持道心則是最為重要的,尤其是負面人性的出現。緊接在第三章,便說明了負面人性出現的幾種狀況,而人應該將自己放在什麼狀態,才能避免這些情境,讓自己保持好道心。
Thumbnail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失去正確的信心,觀感不好,扼殺了很多眾生的趨向正法、趨向善法的因緣,相當可惜。 所以包括許多,還有出家的人毀謗正法,從而捨法的罪業墮入大地獄中,特別對高深的教法 《大圓滿》、《大手印》、《無上瑜伽》,動不動就去評議它,顯教密教
Thumbnail
《佛王誓約》在講述殊勝的伏藏,這樣的一本寶典相當重要。如果以前我們犯下諸如此類的罪業,現在知道造下這麼大的錯誤,就不要光陷在情緒裡。很多人知道犯錯了、做錯,就開始情緒化,心情盪到谷底,自暴自棄,人格偏差等,這些都是多的。做這麼多神經兮兮的假動作幹什麼?情緒化動作幹什麼?這些都多的,一件都不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