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原文發表於2018/08/29
你的孩子是誰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台灣少數突破攝影後製手法的電視劇,有媒體稱為台版黑鏡。回台後 Netflix 選單上終於出現了你的孩子,破不亟待立刻看三集,然後滿失望的(?
首先,我不是專業劇評或是電視製作人員,當然我知道這系列各個演員與工作人員都很厲害。也許看太多片了,各種故事類型也看多了,自然認為〝台版黑鏡〞標題也下得太重。我想劇組人員最初也想過把黑鏡當做拍攝目標吧!

只看前三集的我自然無法評論,只是想分享自己的想法。在未有電視劇前就知道原著小說,但我沒買也沒看。大概就知道是家教老師在每個家庭中所見親子關係、教育問題還有社會給予學歷成績的既有〝成為有用的人〞的指標。

劇中孩子讀書壓力、家族間在學子女的較勁,同樣也在我學生時代與成長過程中出現。我對故事內容不以為意,覺得就是很正常的台灣社會教育與為人父母給孩子的期待。

甫成為母親的友人認為因為我尚未成為人母所以覺得故事還好,但這跟成為母親與否完全沒有任何關係。支持同婚的人難道就是同性戀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自己表態方式,這很好。我無法接受〝因為我並非是母親〞所以對故事沒有感同身受

這系列電視劇的發佈,我覺得並非只是要觀眾覺得故事主角好可憐、母親好為難、孩子壓力好大這麼簡單看完就繼續追其他劇(想想每次頭條新聞就是一下就被其他大新聞壓過,之後就沒人關心了)而是讓觀眾反思,上一代給我們的壓力已無法抹滅,該檢視我們對下一代的教育以及這個社會未來能給孩子怎麼樣的教育。

PS 《貓的孩子》​演員鍾欣凌可以直接得最佳女主角獎了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7會員
197內容數
「八輩子都沒想過有天會住在瑞士!」這是在移居之後經常出現在心中的一句話。 還來不及消化離開家鄉前與熟悉的環境道別的惆悵,就必須忙著與新人生打交道。 適應語言、適應文化、適應氣候、適應飲食,還要適應異國老公的生活與作息! 人生的活法有很多種,好的壞的都能過;異地打怪,越闖關越有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蕎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文發表於 2017/03/15 Edi Chang / HeadphoneDog 耳機狗創辦人 設計師、藝術家、音樂人、用設計將音樂帶入生活
原文發表於2014/08/13 直到現在都還在昨晚的亢奮,跟初次戀愛一樣悸動!
原文發表於2018/12/19 錢能解決很多事,但無法解決心中的煩惱
原文發表於2016/09/13 雞蛋裡挑骨頭的細膩心思─明天別再來敲門
原文發表於2015/01/03 每件作品都是創作者的心血
原文發表於2016/05/10 除了演出的經典吉他展示外,中間陳列的觸控屏幕可以讓觀眾自行嘗試混音的設計,不過當時看展時一直輪不到我使用 (人太多了) 所以就默默地轉移到好好看吉他細節。
原文發表於 2017/03/15 Edi Chang / HeadphoneDog 耳機狗創辦人 設計師、藝術家、音樂人、用設計將音樂帶入生活
原文發表於2014/08/13 直到現在都還在昨晚的亢奮,跟初次戀愛一樣悸動!
原文發表於2018/12/19 錢能解決很多事,但無法解決心中的煩惱
原文發表於2016/09/13 雞蛋裡挑骨頭的細膩心思─明天別再來敲門
原文發表於2015/01/03 每件作品都是創作者的心血
原文發表於2016/05/10 除了演出的經典吉他展示外,中間陳列的觸控屏幕可以讓觀眾自行嘗試混音的設計,不過當時看展時一直輪不到我使用 (人太多了) 所以就默默地轉移到好好看吉他細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問,如果我有那支《媽媽的遙控器》裡頭那支遙控器的話會怎麼用?.....
Thumbnail
這部戲在預告的時候,就讓我非常的有感觸 可能是我本身就是某某人的太太、媽媽、媳婦, 所以一開始不太敢看這齣戲.........
如果你連教你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都沒有,那我勸那些人還是把孩子過繼到別人名下吧! 不懂為什麼台灣許多人當了父母之後,這個世界在他們眼中就妖魔(?化了。看到卡通有抽菸景象、看到電視劇有些誇張情節(太浮誇的以外)等,就小題大作的去罵電視台甚至演員。他們真正想要呈現的那些人知道嗎?那些人不知道,他們只是想
Thumbnail
電視劇出來的時候很紅,但我沒看 最近我們家旁圖書館的書展把這本書拿出來放時,我就打算要再結束後借回來看 十個跟爸媽之間的愛恨糾葛故事 讓我一篇接著一篇欲罷不能 有的好難過 有的好心痛 今天我在接小孩時問他,到底小孩想要的是什麼呢? 我跟他分享了我看的前兩篇故事後,自言自語的
Thumbnail
最近偶然在NETFLIX點開一部十年前的日劇《Woman/我的超人媽媽》,主要在描述由滿島光主演的單親媽媽,如何在喪夫後拼命獨力扶養2名年幼的子女長大,可能是因為這樣,台灣才會翻譯成《我的超人媽媽》,但我覺得這部由坂元裕二所寫的戲劇不是這麼簡單,並不只是要歌頌母愛有多堅強、或是單親媽媽有多辛苦偉大;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
Thumbnail
開始閱讀吳曉樂的《那些少年沒有抵達》。這是一本沉重的書,其實不適合在過年期間閱讀,不過借了回來總得看嘛。 我暫時只是看了不足20%,女主角是一個教師,除了面對學生突如其來跳樓身亡外,還被迫回顧自己悲傷的童年往事。 她的母親是一個控制狂,即使在女主角長大結婚依然受到母親控制,連婚姻對象也是母親
Thumbnail
「別因為自己選擇做對的事而內疚。」 – 《白日之下》這一句,是我對下一代的期望。但願這期望沒有耽誤她的人生路。 「你知道為甚麼Asian parents都多要子女讀專業學科畢業後當專業人士嗎?」女兒說因想子女生活安定能賺錢養活自己。「同意,不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問,如果我有那支《媽媽的遙控器》裡頭那支遙控器的話會怎麼用?.....
Thumbnail
這部戲在預告的時候,就讓我非常的有感觸 可能是我本身就是某某人的太太、媽媽、媳婦, 所以一開始不太敢看這齣戲.........
如果你連教你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都沒有,那我勸那些人還是把孩子過繼到別人名下吧! 不懂為什麼台灣許多人當了父母之後,這個世界在他們眼中就妖魔(?化了。看到卡通有抽菸景象、看到電視劇有些誇張情節(太浮誇的以外)等,就小題大作的去罵電視台甚至演員。他們真正想要呈現的那些人知道嗎?那些人不知道,他們只是想
Thumbnail
電視劇出來的時候很紅,但我沒看 最近我們家旁圖書館的書展把這本書拿出來放時,我就打算要再結束後借回來看 十個跟爸媽之間的愛恨糾葛故事 讓我一篇接著一篇欲罷不能 有的好難過 有的好心痛 今天我在接小孩時問他,到底小孩想要的是什麼呢? 我跟他分享了我看的前兩篇故事後,自言自語的
Thumbnail
最近偶然在NETFLIX點開一部十年前的日劇《Woman/我的超人媽媽》,主要在描述由滿島光主演的單親媽媽,如何在喪夫後拼命獨力扶養2名年幼的子女長大,可能是因為這樣,台灣才會翻譯成《我的超人媽媽》,但我覺得這部由坂元裕二所寫的戲劇不是這麼簡單,並不只是要歌頌母愛有多堅強、或是單親媽媽有多辛苦偉大;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
Thumbnail
開始閱讀吳曉樂的《那些少年沒有抵達》。這是一本沉重的書,其實不適合在過年期間閱讀,不過借了回來總得看嘛。 我暫時只是看了不足20%,女主角是一個教師,除了面對學生突如其來跳樓身亡外,還被迫回顧自己悲傷的童年往事。 她的母親是一個控制狂,即使在女主角長大結婚依然受到母親控制,連婚姻對象也是母親
Thumbnail
「別因為自己選擇做對的事而內疚。」 – 《白日之下》這一句,是我對下一代的期望。但願這期望沒有耽誤她的人生路。 「你知道為甚麼Asian parents都多要子女讀專業學科畢業後當專業人士嗎?」女兒說因想子女生活安定能賺錢養活自己。「同意,不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