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家都認為比起單打獨鬥,團體作戰更容易獲勝,所以近年來大量的商務社群興盛。然而,時有所聞的合作破局,甚至引發衝突與糾紛,也讓我們領悟到錯誤的策略與合作方式,將走向失敗的結果。但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成功效果呢?
策略聯盟看的是中長期的夥伴關係,雙方在建立相同共識與策略目標,產生默契,形成深入合作,比起合資企業、併購更容易成立和解除,有更多的彈性組合,尤其在企業進行具實驗性的專案,進入未知領域時,透過彈性的合作方式,更能創造綜效。特別是當聯盟夥伴在不同產業時,藉由各自在不同領域的優勢,快速切入新市場,或是透過不同產業合作,全方位資源整合,建立新的產業標準,達到省時間、省投入成本、資源共享、與競業區隔差異化等好處。
【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
EMBA雜誌在第429期有提到成功設立聯盟的三個主題十項洞察,分別是
- 策略聯盟和夥伴選擇
- 將聯盟視為投資組合
- 選擇適合的夥伴目標是進入新市場或擴大規模,相同產業的夥伴最適合
- 目標是取得新能力和創新,價值鏈的不同部分,或其他產業的夥伴
- 知道何時該聯盟、何時該收購
2. 協商與設計聯盟
- 為每個階段制定計劃,並建立良好關係
- 一開始就要建立互信關係,且聯盟目標應設定在取得關係中的最大價值
- 設立卡控點並預想退出聯盟時的作法。醜話要說在前頭,在協商初期就把雙方創造價值的分配方式,及退出時的條件都先說好,避免在合作成果不如預期時雙方撕破臉
- 擬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分配雙方指揮單位的權力,明訂每位夥伴運作的角色,避免雙方因角色權力不清產生摩擦或猜忌。
3. 關係管理
- 必須確實的投入時間培養雙方關係
- 衝突難免,無需特意迴避彼此差異,反倒應善用相異處
- 成立聯盟辦公室,持續進行合作管理,定期開會,確保雙方同時都朝著目標前進
- 領導人應隨時評估組合狀況,確保維持靈活度,才能一直保有競爭力
【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
由於現今市場成熟飽和且瞬息萬變,企業為了擴大市場規模或增加存續力,紛紛透過聯盟合作的方式來加速開發新的商業模式或滿足消費者需求,如蝦皮和與OK超商在店到店的深度合作,以及全聯和全家在電子支付的聯手,這些知名的策略聯盟案例正在進行中,也讓大家都拭目以待他們的發展與成果,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參考資料】429期EMBA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