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二三事】三十而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三十而立,人生到了三十歲,大概已經走了三分之一多一點,也是主流步入結婚生子的階段。
剛過去三十歲的生日餘月,老實說當時沒有太多二十九歲尾巴的焦慮感,依然不敢相信自己已經踏入三十歲——這個小時候聽起來覺得很遙遠的年紀。三十歲的我,可能因為疫情的緣故,總感覺自己丟失了兩年的時間,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就兩年了,中間好像變成一片空白。
回顧二十七歲,在疫情之前的香港,時間過得很慢,每天也充斥着很多資訊和消息,社會的事、工作的事佔據了每一天關注的心神。參與度不高,對於自己的社會,有點自私地想過一走了之,但是不知道可以去哪兒。後來遇上疫情,開始變得日日如是,漸漸有種被動、麻木的感覺。
兩年多過去了,想做的事情,想讓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寫在新一年的待辦清單上,年終總結,發現自己依未起動。2022年,甚至連年度目標也未曾訂立。
Photo by Estée Janssens on Unsplash

重拾創作

升讀大學後,遇到更多在文字、創作更有熱情,更有才華的同學。那時,我就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有靈氣的人,創作需要靈光一閃,而靈氣,隨着年歲漸長,漸漸消失不見。在生活中,自己設了不少框框架架,創作好像離我越來越遠了。
曾經在講座中聽過講者憶述小思老師說過,中文系並不是想像中的浪漫。中文系不浪漫,創作也不一定浪漫。曾經在寫作講座,聽過作家分享,靈光一閃不是必然,更多的是日積月累。文字需要打磨,深耕細作,但自己卻久久未有提筆,難以持之以恒。
閱讀和寫作,曾經是很喜愛的事,但漸漸被社交媒體、手機遊戲等分散了心神。興趣愛好很多,諸如鋼筆、書法、繪畫、做手工,卻又總是三分鐘熱度。再加上工作的流水作業,更怕自己失去僅餘的一點敏感度、觸覺。
在2021年新年,二十九歲將至,我告訴自己,要嘗試一些自己未曾做過的事:製作一個Podcast,鼓勵自己多閱讀,在吸收知識的同時,可以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希望每天可以進步多一點點。想過不同的題目,開始選書,慢慢讀,但拘泥於形式、細節,一直沒有起步。
在2022年新年,三十歲將至,製作Podcast依然在待辦清單上,過程中還想了很多,如何在自媒體盛行的時代,突圍而出。但最後發現,一直想而不行動,就永遠不能進步。既然初心是希望自己多閱讀,分享自己的想法,並一點一點進步,不妨回到自己最熟悉的環節,由文字開始,開一個網誌分享吧。
然後又有點急功近利,想要一步到位,在網絡上找到不少架設網站的教學,拖延了一陣子,最終發現如果要學習架設網站後才開始寫作,耗時很長,也涉及成本。所以決定用現有平台寫作,在4月開始在方格子撰寫文章,並開設了一個Instagram
撰寫博客、經營Instagram是個人成長的一部份,希望能將自己的觀點、學習到的新知識寫出來分享。在Instagram關注了一些創作者,發現也有不少人是圍繞一些主題打卡,分享自己的生活,其實自己這種散亂,寫自己想寫的文字,也可以好好營運下去。雖然關注的人不多,但也很感恩遇到會按讚的創作者,沒有吝惜這個小小的鼓勵,支持我在起步階段繼續按着自己的步伐走。也很感恩,在博客上,每一篇文章也有人會看完按讚作為小小的鼓勵。網絡世界資訊海量,恰好遇到,也是一種緣份。感謝遇見閱讀的每一位。
本來想說,希望能夠繼續寫下去,不過最近閱讀《原子習慣》時,發現應該要說得更具體,改變自己的心態和心理認同,所以我現在會說,要成為一個創作者,至少每周日更新一篇。
Photo by Oli Dale on Unsplash

職涯規劃

人生有很多時間是工作,工作上還到好的人事關係,工作過程和心情會較為愉快。所幸的是我工作的同事相處得還好。大家也是會做好自己的本份,閒時也會聊天,氣氛還不錯。
然而工作除了是賺取薪金之外,在工作上可以學到什麼也很重要。這份工作或多或少改進了我對「打電話」抗拒的問題(但如果要做Cold Call我也依然會抗拒)。對於公事上尷聊,也有一點點心得(從天氣、新聞聊起)。
近來負責一些策劃的工作,對議題的不熟悉,有點吃力,但萬幸還是順利完成。暫時工作上的新嘗試可以累積到一些經驗,但這些經驗對於未來有沒有幫助,是未知之數。其實我更想在工作上可以涉獵一些數碼科技、社交媒體的知識,但工作範疇未能涉足,應該要留待日後自學。
對於工作前景的憂慮,大概是三十歲還未找到一份薪金滿意,工作內容也滿意的工作。而現時的工作是否能夠繼續十年、二十年?還有升遷的可能嗎?在工作上會得到滿足感嗎?我還未有明確的答案。而現時的行業前景,我也不覺得很樂觀,但又害怕換到其他工作,未必能夠有現時的待遇和難以適應。

儲蓄投資

在剛步入社會時,雖然小有儲蓄,但是經常一下子花掉⋯⋯要不是在美容院的療程,要不就是旅行購物不節制,近期增加了健身室的課程,這些也是突然超出預算的花費。
在投資股票時,也沒有好好覆盤,了解自己投資失利的原因,有哪些不良的投資心態,下次避免,以致長期虧損。近期投資美股,遭遇到熊市,損失慘重。在理財和投資方面,也需要好好檢視。
身邊有朋友或在父母支持,或是靠自己的積蓄已經買到自己的物業,而我望一望銀行存款數字,覺得過去的消費和投資習慣實在太差,需要重新整理和學習。既然賺不到大錢,就在小數(婆仔數)上節省或賺點回贈,所以在博客上最早出現的系列名為【婆仔數慳家系列】,將自己省錢、存點小錢的心得寫下。近期計劃閱讀一些關於理財概念的書,早前看完《拿鐵因子:最小又最強的致富習慣》,很想開始行動,讓自己能夠早日過上找到自己想做的事的人生。
雖然距離存到置業的首期很遙遠,但訂一個目標,鼓勵自己多存錢總歸是沒錯的。投資是將本金滾大的方法,既然現在遇上熊市,投資的金額已經大大縮水,也不敢再進場,就借這個機會閱讀學習,沉澱一下。
Photo by Towfiqu barbhuiya on Unsplash
三十歲,也不是很可怕。希望十年後的自己,依然還有年輕的心境,也找到自己喜愛的事業。
和你淺語日常,發現生活點滴。感謝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空閒時喜愛閱讀,想要與你分享在書中得到的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經歷了30天,斷捨理和一天丟一物練習的過程是愉快的,雖然要丟掉的物件不再是隨手可得,往往要將架子或文件夾中的東西翻出來,重新查看、分類,花的時間較長,但在整理過程中,能慢慢道別也是另一種體驗。完成了第一個30天,希望能繼續到下一個30天。
經過了10天,每天打卡,變得開始有動力丟棄東西。雖然丟掉的不多,距離讓家中的書櫃、架子,可以擺放得整整齊齊還有點距離,不過繼續努力吧。這是Day11-20整理出來的物件,和大家分享一下當時想到的心情吧。
簡評:100招打造方便和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提高生產力和工作熱情 KOKUYO(國譽)是日本知名文具品牌,早在20多年前採用了無固定座位制,部份員工只有自己的儲物櫃,工作時沒有固定座位。公司收集了100個點子,公司收集了100個點子,並分為4類:精簡收納、可搜尋的整理術、、激發動力、提升工作自由度。
無綫耳機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我在今年3月才入手了第一副無綫耳機Apple AirPods Pro。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使用iPhone隨送的有綫耳機。使用了AirPods Pro之後,發現無綫耳機真的超級方便,也明白為什麼有些人會追求耳機的功能,分享兩個我覺得最重要的優點。
整理對我來說是一件漫長而困難的事,想借着寫博客的機會,讓自己有更大的動力,整理家中的物件,讓家中的書櫃、架子,可以擺放得整整齊齊,一眼看到心愛之物。這是Day1-10整理出來的物件,和大家分享一下當時想到的心情吧。
戲曲之於我,是年少時一抹濃重的色彩。年少時看劇場演出、戲曲表演比看電影更頻繁,半價的學生票讓我欣賞了很多經典的大師演出。幸而年少時有這樣的動力,讓我能夠一睹崑曲大師的風彩。如今大師演出的戲看一場、少一場,疫情也讓演出停頓,且行且珍惜。希望大師們身體健康,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經歷了30天,斷捨理和一天丟一物練習的過程是愉快的,雖然要丟掉的物件不再是隨手可得,往往要將架子或文件夾中的東西翻出來,重新查看、分類,花的時間較長,但在整理過程中,能慢慢道別也是另一種體驗。完成了第一個30天,希望能繼續到下一個30天。
經過了10天,每天打卡,變得開始有動力丟棄東西。雖然丟掉的不多,距離讓家中的書櫃、架子,可以擺放得整整齊齊還有點距離,不過繼續努力吧。這是Day11-20整理出來的物件,和大家分享一下當時想到的心情吧。
簡評:100招打造方便和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提高生產力和工作熱情 KOKUYO(國譽)是日本知名文具品牌,早在20多年前採用了無固定座位制,部份員工只有自己的儲物櫃,工作時沒有固定座位。公司收集了100個點子,公司收集了100個點子,並分為4類:精簡收納、可搜尋的整理術、、激發動力、提升工作自由度。
無綫耳機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我在今年3月才入手了第一副無綫耳機Apple AirPods Pro。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使用iPhone隨送的有綫耳機。使用了AirPods Pro之後,發現無綫耳機真的超級方便,也明白為什麼有些人會追求耳機的功能,分享兩個我覺得最重要的優點。
整理對我來說是一件漫長而困難的事,想借着寫博客的機會,讓自己有更大的動力,整理家中的物件,讓家中的書櫃、架子,可以擺放得整整齊齊,一眼看到心愛之物。這是Day1-10整理出來的物件,和大家分享一下當時想到的心情吧。
戲曲之於我,是年少時一抹濃重的色彩。年少時看劇場演出、戲曲表演比看電影更頻繁,半價的學生票讓我欣賞了很多經典的大師演出。幸而年少時有這樣的動力,讓我能夠一睹崑曲大師的風彩。如今大師演出的戲看一場、少一場,疫情也讓演出停頓,且行且珍惜。希望大師們身體健康,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近來有不少朋友提到三十歲的煩惱。告別二字頭以後,面對全新的人生階段,在職涯的路途上,似乎不是自己原本想像的那麼順風順水,反而有些迷惘,甚至有人遇到挑戰重重。
Thumbnail
三十九歲那年,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放下一份穩定的薪水,投入相對不穩定的領域,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個最重大的決定。   猶記得學生時期,曾覺得在同一個崗位工作超過五年是很可怕的事,心想自己不可能,也不想如此。誰知,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在那個地方投注了十多年的青春歲月。
Thumbnail
28歲,理應是奮⼒為事業打拼的年紀,⽽我正式開始自己的青春廿八。 為何想去⼯作假期? 畢業不久後,到了銀⾏上班,發現⾃⼰每⽇的⼯作都係重重覆覆,果陣就諗⾃⼰係咪成世都要過咁嘅⽣活,⾃⼰係咪會鍾意呢啲冇靈魂嘅⼯作。當⾒到⾝邊嘅好友分別去唔同嘅國家⼯作假期,漸漸都萌⽣出國⽣活的念頭,並打算在20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30歲的自我探索和轉變的文章,在充滿自己獨特人生經歷的情節中,透過開始書寫的方式,表達對未來的期許和對自我的理解。
Thumbnail
在二十一歲許下生日願望的時候,莉阿姨說:“一眨眼就會三十了。” 言下之意就是要我趕緊找個男朋友。我想九年時間會那麼快到嗎?啊,不知道未來的九年,我會遇到什麼人和事呢?嗯,我還活著嗎?我會不會在不一樣的時空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三十歲失業後的困境,以及對自我的探索和反省。作者發現自己一直在取悅別人,卻沒有真正做對自己有價值的事情。文章中提到了對商業類書籍、時事和日劇的喜好,並對網飛和迪士尼➕的觀點。作者期望與同樣面臨困境的人分享他的經歷。
Thumbnail
3/1 事實上,我好像從來沒有做好二十歲的準備。
2023年是我開始寫電子報的第一年,儘管我已經是一個二十多年的老網友了。 人在年輕時候,總會覺得自己時間很多,有更多更好的事情等著自己去探索,至於那些短期內看不到效果、長期結果也存疑的事情,總是會被放到「有空 再做」的清單裡面。 有空再做一般就等於一直不做。 但人生總會有些時候,你會總結,複盤,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2024年,距離出生那年1994年,三十年過去了。三十年的人生,也還在尋找人生的意義,以及我到底想幹嘛。
Thumbnail
近來有不少朋友提到三十歲的煩惱。告別二字頭以後,面對全新的人生階段,在職涯的路途上,似乎不是自己原本想像的那麼順風順水,反而有些迷惘,甚至有人遇到挑戰重重。
Thumbnail
三十九歲那年,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放下一份穩定的薪水,投入相對不穩定的領域,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個最重大的決定。   猶記得學生時期,曾覺得在同一個崗位工作超過五年是很可怕的事,心想自己不可能,也不想如此。誰知,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在那個地方投注了十多年的青春歲月。
Thumbnail
28歲,理應是奮⼒為事業打拼的年紀,⽽我正式開始自己的青春廿八。 為何想去⼯作假期? 畢業不久後,到了銀⾏上班,發現⾃⼰每⽇的⼯作都係重重覆覆,果陣就諗⾃⼰係咪成世都要過咁嘅⽣活,⾃⼰係咪會鍾意呢啲冇靈魂嘅⼯作。當⾒到⾝邊嘅好友分別去唔同嘅國家⼯作假期,漸漸都萌⽣出國⽣活的念頭,並打算在20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30歲的自我探索和轉變的文章,在充滿自己獨特人生經歷的情節中,透過開始書寫的方式,表達對未來的期許和對自我的理解。
Thumbnail
在二十一歲許下生日願望的時候,莉阿姨說:“一眨眼就會三十了。” 言下之意就是要我趕緊找個男朋友。我想九年時間會那麼快到嗎?啊,不知道未來的九年,我會遇到什麼人和事呢?嗯,我還活著嗎?我會不會在不一樣的時空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三十歲失業後的困境,以及對自我的探索和反省。作者發現自己一直在取悅別人,卻沒有真正做對自己有價值的事情。文章中提到了對商業類書籍、時事和日劇的喜好,並對網飛和迪士尼➕的觀點。作者期望與同樣面臨困境的人分享他的經歷。
Thumbnail
3/1 事實上,我好像從來沒有做好二十歲的準備。
2023年是我開始寫電子報的第一年,儘管我已經是一個二十多年的老網友了。 人在年輕時候,總會覺得自己時間很多,有更多更好的事情等著自己去探索,至於那些短期內看不到效果、長期結果也存疑的事情,總是會被放到「有空 再做」的清單裡面。 有空再做一般就等於一直不做。 但人生總會有些時候,你會總結,複盤,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2024年,距離出生那年1994年,三十年過去了。三十年的人生,也還在尋找人生的意義,以及我到底想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