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三 17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6.8.9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謂湛堂曰:
「學者有才識、忠信節義者,上也。
其才雖不高,謹而有量者,次也。
其或懷邪觀望,隨勢改易,此真小人也。
若置之於人前,必壞叢林,而污瀆法門也。」
《實錄》

【演蓮法師譯文】
死心悟新禪師湛堂文準禪師說:
「學者中具有才學見識、忠信節義的,這是上一等的人。
論才學雖然不高,但言行恭謹而且有度量,這是次一等的人。
還有一類便是懷著私心邪念,常在暗中傍觀窺望、伺機圖謀,而且又善於審時度勢、隨風轉舵的小人。
如果把這等小人安置在眾人之前,一旦讓他掌握職權,必定破壞叢林,做出有損佛門清譽的事。」
良因贊曰:
剛學佛、乃至出家時,我師父告誡我們,修行人的性格要
「老實、謙虛、厚道」,他老人家對此也是相當嚴格地督促。
同時要求我們學佛院,要學習儒學的課程,從中培養修行人敦厚的性格。
出家久了,漸漸觀察,這確實是很重要的基礎,
它構成一個修行人的氣度與格局。
如《華嚴經》說:
「少學或心高 易滿如牛迹 如鼠手持物 自謂己能多
智海廣難量 不測反增謗 牛飲水成乳 蛇飲水成毒」;
欲契入般若,性格很重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6.8.8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曰: 「節儉放下①,最為入道捷徑。 多見學者,心憤憤,口悱悱,孰不欲繼踵古人。 及觀其放下節儉,萬中無一。 恰似世俗之家子弟,不肯讀書,要做官人,雖三尺孺子,知其必不能為也。」 《廣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死心悟新和尚說: 良因贊曰:
2016.8.5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謂陳瑩中曰: 「欲求大道,先正其心。 少有忿懥,則不得其正;少有嗜慾,亦不得其正。 然自非聖賢應世,安得無愛惡喜怒, 直須不置之於前,以害其正,是為得矣。」 《廣錄》 【演蓮法師譯文】 死心悟新和尚對陳瑩中說: 「想要證得無上大道,首先必須存心要端正,
2016.8.4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新和尚曰: 「秀圓通①嘗言,自不能正,而欲正他人者,謂之失德; 自不能恭,而欲恭他人者,謂之悖禮。 夫為善知識,失德悖禮,將何以垂範後乎?」 《與靈源書》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死心悟新和尚說: 「圓通法秀禪師曾說: 而要求他人端正,這叫失德;
2016.8.3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曰: 「死心住雲巖,室中好怒駡。衲子皆望崖而退。 方侍者①曰:『夫為善知識,行佛祖之道,號令人天,當視學者如赤子。 今不能施慘怛之憂,垂撫循之恩,用中和之教, 奈何如仇讐,見則詬罵,豈善知識用心乎?』 死心拽拄杖趁之曰: 予不忍,故以重言激之,安有他哉。
2016.8.2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仁慈忠恕①,尊賢敬能。戲笑俚言②,罕出于口。 無峻阻,不暴怒。 至於去就之際,極為介潔。 嘗曰:「古人學道,於外物淡然,無所嗜好。 以至忘勢位,去聲色,似不勉而能。 今之學者,做盡伎倆,終不奈何。其故何哉? 志不堅,事不一,把作匹似間③耳。」 《記實》
2016.8.1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生富貴之室,無驕倨之態。處躬節儉,雅不事物。 住烏巨山,衲子有獻鐵鏡者。雪堂曰: 「溪流清泚,毛𩬊可鑒,蓄此何為。終却之。」 《行實》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相由心生,心又隨境轉。 因此當我們囤積大量物資時,內心往往也隨著雜亂而牽絆、不安。
2016.8.8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曰: 「節儉放下①,最為入道捷徑。 多見學者,心憤憤,口悱悱,孰不欲繼踵古人。 及觀其放下節儉,萬中無一。 恰似世俗之家子弟,不肯讀書,要做官人,雖三尺孺子,知其必不能為也。」 《廣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死心悟新和尚說: 良因贊曰:
2016.8.5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謂陳瑩中曰: 「欲求大道,先正其心。 少有忿懥,則不得其正;少有嗜慾,亦不得其正。 然自非聖賢應世,安得無愛惡喜怒, 直須不置之於前,以害其正,是為得矣。」 《廣錄》 【演蓮法師譯文】 死心悟新和尚對陳瑩中說: 「想要證得無上大道,首先必須存心要端正,
2016.8.4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新和尚曰: 「秀圓通①嘗言,自不能正,而欲正他人者,謂之失德; 自不能恭,而欲恭他人者,謂之悖禮。 夫為善知識,失德悖禮,將何以垂範後乎?」 《與靈源書》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死心悟新和尚說: 「圓通法秀禪師曾說: 而要求他人端正,這叫失德;
2016.8.3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曰: 「死心住雲巖,室中好怒駡。衲子皆望崖而退。 方侍者①曰:『夫為善知識,行佛祖之道,號令人天,當視學者如赤子。 今不能施慘怛之憂,垂撫循之恩,用中和之教, 奈何如仇讐,見則詬罵,豈善知識用心乎?』 死心拽拄杖趁之曰: 予不忍,故以重言激之,安有他哉。
2016.8.2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仁慈忠恕①,尊賢敬能。戲笑俚言②,罕出于口。 無峻阻,不暴怒。 至於去就之際,極為介潔。 嘗曰:「古人學道,於外物淡然,無所嗜好。 以至忘勢位,去聲色,似不勉而能。 今之學者,做盡伎倆,終不奈何。其故何哉? 志不堅,事不一,把作匹似間③耳。」 《記實》
2016.8.1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生富貴之室,無驕倨之態。處躬節儉,雅不事物。 住烏巨山,衲子有獻鐵鏡者。雪堂曰: 「溪流清泚,毛𩬊可鑒,蓄此何為。終却之。」 《行實》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相由心生,心又隨境轉。 因此當我們囤積大量物資時,內心往往也隨著雜亂而牽絆、不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無才是中品,無德無才是庸品,無德有才是毒品。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印光大師法語 : ---【修禪者】、宗教【修行者】須要改過行善方為真修道者。 人人都需要正義和正直,國家社會要安定更是需要正直。 正直的標準是什麼呢? 是在個人,還是在社會風俗中? 人人都自認為正直之時,其實卻不是;而社會認為不正直之事,其實卻是真正的正直。 古聖先賢為你說明何謂【正直】的標準!!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Thumbnail
《經莊嚴論》云:「聞後具智慧,若謗所聞法現種種身相,愚者為何作。」聽聞正法以後會生出智慧,但是你又去謗毀、否定正法,還現種種的身相,這就是真的是愚痴至極的人。我們凡夫眾生,在學佛修行的人要特別小心,不小心沾上這些惡業因果,有的時候長劫都在受報自己都不知道。
Thumbnail
人的心如果奸巧詭詐,就自以為很高明,其實不用這麼覺得。「上天不從,諸天不從。」諸天神聖只要有一尊認為你是奸巧人,用心機詭詐之人。祂念頭一動,就把你的前途給改掉了。我們要做到「人心合天心,順佛意。」這就是有修。這個人修到他的心,上天看了都歡喜,諸佛都覺得都稱許,都覺得:「你做得還不錯,屬於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無才是中品,無德無才是庸品,無德有才是毒品。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印光大師法語 : ---【修禪者】、宗教【修行者】須要改過行善方為真修道者。 人人都需要正義和正直,國家社會要安定更是需要正直。 正直的標準是什麼呢? 是在個人,還是在社會風俗中? 人人都自認為正直之時,其實卻不是;而社會認為不正直之事,其實卻是真正的正直。 古聖先賢為你說明何謂【正直】的標準!!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Thumbnail
《經莊嚴論》云:「聞後具智慧,若謗所聞法現種種身相,愚者為何作。」聽聞正法以後會生出智慧,但是你又去謗毀、否定正法,還現種種的身相,這就是真的是愚痴至極的人。我們凡夫眾生,在學佛修行的人要特別小心,不小心沾上這些惡業因果,有的時候長劫都在受報自己都不知道。
Thumbnail
人的心如果奸巧詭詐,就自以為很高明,其實不用這麼覺得。「上天不從,諸天不從。」諸天神聖只要有一尊認為你是奸巧人,用心機詭詐之人。祂念頭一動,就把你的前途給改掉了。我們要做到「人心合天心,順佛意。」這就是有修。這個人修到他的心,上天看了都歡喜,諸佛都覺得都稱許,都覺得:「你做得還不錯,屬於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