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 黃金法則這本書是由呂宗昕教授寫的,書的封面有一句話會很吸引目光,他寫著
窮忙著只想節省時間,成功者才懂得創造時間!
我對這句話有深刻的體會,但這又要從我十年前開始跑業務開始,以前我一開始接觸業務工作時是在團購公司,但因為這種性質是基本上都要在外面跑客戶,然後要抓時間打合約,合約內容又都是抽成會不太一樣(因為大中小型店家或ABC級類型抽成都不一樣)也要打出合作的方案,我那時最喜歡用抵用卷就好,也就是100元抵90元,或是500抵350元這種的,因為這樣談比較快,如果說你要用店家老闆算好成本的那種談法,那就變成是要用套餐的模式去談。那就要設計套餐,時間就會花比較久, 我覺得這樣的談法很花時間,所以我喜歡直接跟老闆說就用折抵的方式上檔就好。因為這樣我一個月就可以簽到30間到40間以上,甚至於更多,當然前提是要你跑的勤勞跟用對方法。當然後面我去了系統商公司,又去了蝦X等等不同的公司,也經歷了不少需要時間管理的階段,這裡也有時間管理上更需要用到的地方,而且也是非常需要時間管理的,這以後有機會我再把這些經驗寫出來。
從那時後起,我深深的發現時間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你如果說從事的業務性質工作重的人,時間就是金錢真的,因為人一天就只有24小時,你也只會有24小時,老天爺是公平的,就算你再有錢就算你是家財萬貫,你的每天也只有24小時每個人都一樣,那你要怎麼有效的去運用時間呢?尤其是你的1/3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公司在工作中渡過的,這本書我看了我覺得算蠻實用的,他有提出很多不同知名公司的CEO等等的例子。
但我個人是把它當成是一個提醒自己的書,也就是說我想提醒我自己不要當窮忙族,記得要好好管理自己的時間,另外因為我八月要講課的內容有一堂是時間管理,所以真的蠻適合分享的。
我覺得書中跟我工作比較相關有一段是講到,業務的80/20法則,狀況是作者在一場講座會跟一個在保險公司擔任業務專員的學員認識了,這個保險專員很積極也很想有所表現,所以很努力的一直四處拜訪,但是3到4個月後,業績並沒有比較好,主管跟他自己都對這樣的狀況不是很滿意,這個保險業務就來請教作者了,作者聽完後,回他:你努力的方向好像錯了耶。他給他的建議是,使用80/20法則,也就是80%的業績是來自於20%的大客戶,其它的20%的業績則是來自於80%的小客戶, 他也建議他,把客戶分類,把大部份的時間與資源投注在大客戶上,再將其他時間留給小客戶。一旦大客戶開發成功後,再回頭拜訪小客戶。 我個人覺得這段話算受用,但也要看你工作的產業類型,因為這感覺比較適合有維繫的業務性質工作,像是保險跟房仲或是有維護性質的電子業吧。 但如果是是一直要開發新客戶的新創公司,在需要市佔率的情況下,不見得適用於這樣,他的概念其實是大客戶的訂單比較大,完成目標業績比較佔比大這樣去推算出來的,但如果你是一直在只能簽新店家的工作的話,這跟大客戶小客戶比例不見得有太大關係了,不過我覺得這個可以參考。
另外也可以參考 辦公室三幫手,1是便利貼,2是工作日誌,3是桌曆(因為可以以月為單位)也都是用來管理自己時間的幫手。我自己覺得可以再有一個是自己管理自己行程的Google 行事曆來使用,便利貼是我個人也很喜歡用的幫手,因為我喜歡事情都列出來,完成一件事後,我會槓除那一項,會給我一點小小成就感,另外我也喜歡使用本子來記事,我基本上所有的事項,都會記在本子上,有時我也會翻到先前看看有沒有我忘記的事情等等,這些都是比較偏實體的小幫手,當然也有雲端上的記事小幫手,以業務單位而言,你要使用自己的CRM系統也是可以的,像我以前在91APP時期我們是用ZOHO來管理自己的客戶名單及提醒事項,在SHOPLINE時期,那時公司則是用SalesForces,這也是CRM的管理系統,可以去設定時間,報表記錄提醒等等。其實我覺得用什麼方法都沒關係,只要找到你自己最喜歡也最可以提醒你自己的方式即可。
另外我覺得蠻特別的是,作者覺得上午是他的生產時間,工作效率高,下午是他的非生產時間,他會安排會議,我也覺得蠻有趣的,可能因為我們比較沒有在分上下午,業務單位就是隨時可能有什麼會議,或隨時有什麼可能需要改的,或是可能突然安排一個有機會店家的外訪都是有可能的,除了固定開會時間。總之書裡還有一些不錯的想法跟內容,都可以看看。我也期許自己能夠更會善用零碎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