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女孩之聲—《生而自由,寫而自由》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女孩們,你為何而寫?
  很喜歡金柏莉的敘事,敘述帶領寫作班經歷的同時平實介紹了南非的歷史,讓讀者對這群女孩的環境、南非的過去及現在都有了更立體的理解。她不渲染情緒,適度抽離不帶批判,但赤裸裸把因與果清楚展開。
  2010年的南非是什麼樣子?種族隔離政策剛結束、性暴力氾濫、全世界最多HIV患者、貧富差距世界第三。在古古雷圖(Gugulethu),這個曾為種族隔離棄置場的城鎮,一群十六到二十歲的女孩們每周聚在一起,選一個提示,在一定時間內寫出腦中所想。不管文法、不完整沒關係,寫就對了。提示諸如「2010年,我相信我會......」、「我需要找一個地方」、「沮喪」、「這是我......的時候了。」接著,金邀請女孩念給大家聽。
  沒有文筆雕琢,沒有批評解析,這是個讓女孩們長出生命力量的寫作課。朗讀文字替寫作課帶來了神奇的效果,女孩們從中長出了自信、得到機會分享自己的想法、了解接納他人與自己。她們念出驚人成熟的思想、卻同時有著天真的自信、對未來懷抱熱情。
  在古古雷圖,窮不是唯一的困,還有破碎的家庭型態、暴力以及愛滋病。父親通常在遠方工作,母親也必須賺錢養家;不同父母的孩子與外婆阿姨表親同住一屋簷下是常態。性暴力無所不在,舅舅、表哥也可能是惡魔。父母可能因為愛滋病而死,女孩們常常還沒學會反抗就感染了愛滋病。但在她們的書寫裡,痛苦不是重點。她們認真地道出對這個國家、這個世代、對自己的未來的願景。她們知道社會結構哪裡出了問題、尋求面對傷痛的能力、她們想要讓自己更好。
  不可思議。是誰教她們這樣的樂觀呢?誰教她們希望的?更不可思議的是,她們仍然能勇敢地愛,愛自己、愛國家、愛孩子。
  每個女孩的家庭都有著複雜的故事。但安娜史薇那的故事卻讓人感受到更加迫近。這個以詩人自居的女孩,母親是南非著名的歌手Anneline Malebo,儘管大紅大紫卻無法完全翻轉她與她孩子的命運。她因性暴力感染愛滋病,在生命末期決心公開自己的疾病以喚起社會對愛滋病的重視,最後在2002年因此過世
  我沒想到竟然聽得到這位歌手的歌聲。Youtube上的高亢女聲讓人產生錯覺,好像1980跟2022年、南非與美洲並沒有什麼不同,但背後有多少與我身處社會截然不同的故事。網路上的音檔穿越了時間,但也只帶上一點時代的碎片。

  金柏莉在寫作班結束兩年後重返南非,安娜史薇那生了孩子,正在繼續學業。這次,她寫下:
...我才二十一歲,但經歷過這麼多的波折,我發誓我比實際年齡大二十歲,但無所謂。我很像是一個外面有點燒焦、酥脆,裡面柔軟而美味的司康餅。只需要加一點果醬和奶油。當我看著自己,我看見一個非常堅強的年輕女子,她的心,漂浮在帶給我人生痛苦和掙扎的淚水上。經歷它,我仍然克服這些生命中的雷電,我依然笑得很美,笑得很暢快。我依然努力尋找我的出路。我很有企圖心,熱愛唱歌,而且,我在這個世界上,還能給出更多。
  好好寫作、好好朗讀、好好唱歌,我們一定能給這個世界更多。
書名:生而自由,寫而自由:一個美國記者與南非女孩們的心靈寫作課
The Born Frees: Writing with the Girls of Gugulethu
作者:金柏莉‧伯爾格Kimberly Burge
譯者:游淑峰
出版:時報出版
2016年十月初版一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74內容數
小時候從書裡找到世界,長大後從世界回頭梳理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崎路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是作家菲力普˙普曼(Philip Pullman)的演講及報刊文章的合集,從中得以一窺普曼爺爺是如何在寫作之路摸索、如何寫出奇幻小說《黑暗元素三部曲》、在作品出版後因為涉及宗教的內容如何被質疑、如何回應這些質疑,帶出了普曼建構的宗教觀與世界觀。
重點從來都不是傷痛,而是與所有苦難緊緊鑲嵌在一起的愛,是因為妹妹存在其中,是一場双子們的愛與勇氣的冒險故事。家是有彼此的地方,也是彼此經歷過的所有地方。
情緒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有情緒?我們該怎麼控制情緒? 我們習以為常地將情緒分門別類,認為情緒就是外在事件引發的內心感受,試圖找出、區分並定義每一種情緒,以為找到它就能控制它。我們總是告訴自己要控制情緒,不要讓負面情緒爆發出來。但有沒有可能,我要找的東西根本不在我的腦裡?
道理我都懂,但要怎麼做?要怎麼找到問題?這本書最有價值的部分就在這了。作者穿插了許多案例故事在每個步驟,讓人可以跟著案例內心故事一起爬梳情緒重設的過程,從中也許能發現自己過往沒有察覺的盲點,辨識並調整自己的認知。
真實的書寫勢必會帶入寫作者自身的感受與經驗。束縛並不是專在書寫時才拿掉,而需要真正從自身解開。該做的,是先把自己找回安寧的棲所,站穩腳步,把自身主觀客觀的感受與經歷釐清後,才可能讓正直的自己寫出正直的文字。
他的隱居經驗除了浪漫與美好,同時也充滿困惑、質疑與嘲諷。諷刺都市生活、嘲笑俄國文化,對身為法國布爾喬亞的自己也絕不手軟。戴松一日一日寫下他六個月間的經歷與思索,揭示他的欣喜與痛苦、質疑與平靜,正負情緒輪番上陣,反反覆覆近乎瘋狂(也可能因為伏特加喝太多)。隱居在西伯利亞的小木屋,真的美好嗎?快樂嗎?
這本書是作家菲力普˙普曼(Philip Pullman)的演講及報刊文章的合集,從中得以一窺普曼爺爺是如何在寫作之路摸索、如何寫出奇幻小說《黑暗元素三部曲》、在作品出版後因為涉及宗教的內容如何被質疑、如何回應這些質疑,帶出了普曼建構的宗教觀與世界觀。
重點從來都不是傷痛,而是與所有苦難緊緊鑲嵌在一起的愛,是因為妹妹存在其中,是一場双子們的愛與勇氣的冒險故事。家是有彼此的地方,也是彼此經歷過的所有地方。
情緒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有情緒?我們該怎麼控制情緒? 我們習以為常地將情緒分門別類,認為情緒就是外在事件引發的內心感受,試圖找出、區分並定義每一種情緒,以為找到它就能控制它。我們總是告訴自己要控制情緒,不要讓負面情緒爆發出來。但有沒有可能,我要找的東西根本不在我的腦裡?
道理我都懂,但要怎麼做?要怎麼找到問題?這本書最有價值的部分就在這了。作者穿插了許多案例故事在每個步驟,讓人可以跟著案例內心故事一起爬梳情緒重設的過程,從中也許能發現自己過往沒有察覺的盲點,辨識並調整自己的認知。
真實的書寫勢必會帶入寫作者自身的感受與經驗。束縛並不是專在書寫時才拿掉,而需要真正從自身解開。該做的,是先把自己找回安寧的棲所,站穩腳步,把自身主觀客觀的感受與經歷釐清後,才可能讓正直的自己寫出正直的文字。
他的隱居經驗除了浪漫與美好,同時也充滿困惑、質疑與嘲諷。諷刺都市生活、嘲笑俄國文化,對身為法國布爾喬亞的自己也絕不手軟。戴松一日一日寫下他六個月間的經歷與思索,揭示他的欣喜與痛苦、質疑與平靜,正負情緒輪番上陣,反反覆覆近乎瘋狂(也可能因為伏特加喝太多)。隱居在西伯利亞的小木屋,真的美好嗎?快樂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一、執行墮胎者;二、協助墮胎的醫生、助產士、藥劑師或其他相關人士;三、接受墮胎者;四、宣傳墮胎和避孕思想者,皆得判刑罰緩。上述第二類人士,可將其驅逐出境,或是永久、暫時禁止執業。 (拉盧斯新版大辭典 一九四八年版) 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安妮艾諾是一名法國作家。她的文學作品大多都是自傳體為主,大量誠實
Thumbnail
故事中呈現了人物的內心掙扎和痛苦,尤其是喪女之痛。同時,書中也展現了純潔的母愛、隱瞞的秘密、激烈的矛盾、沉重的憂傷以及藍色的美感。這些情感元素相互交織,營造出一種深刻而動人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深入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內心世界。
Thumbnail
努力「拆除性別框架」,卻不知如何是好?2019年,勵馨基金會旗下小青馨發酵室,開始招募15-25歲中部地區女孩,舉辦「孵個女孩誌」計畫,共同製作中部地區第一本女孩誌──《好感》。此篇特邀時任主編羅惠文及上屆編輯種子:蘇安予、賴語彤、翁榆絜和葉乃慈,一起聊聊《好感∞》。
Thumbnail
睽違兩年,在去年底推出新專輯《美感 Harateng no Pangcah》的舞思愛(Usay Kawlu),承接上一張專輯《那葡萄樹上的女孩》的主題,走入部落的女孩帶領聽者接受文化的洗禮,進一步走入了阿美族生活裡的各種感受。
Thumbnail
周日,天氣好到有些熱,一上午的家事完工後,帶著書本,到大學校園走走。挑了棵樟樹下入座,女兒準備她的國文課報告,我則看著大陸作家王欣寫的《雖然苦,還是想活成令人羨慕的樣子──那些在都會流淚築夢的女子們》。 這本書說了十個北京女子的故事。所有國家的首都,都承載著人民「成功」的夢想,很喜歡第九篇的故事─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了一位北韓女孩的生命經歷,從幼時的洗腦到尋找真相,追尋自由的代價。作為臺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思考自由的真正意義。讀者可以從書中瞭解北韓的鮮為人知的一面,以及作者的堅毅和豐富經歷。希望這本書能夠喚醒更多人對自由和真相的關注。
Thumbnail
黃詠詩在已讀不回裡談蘇美這本《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所有已為人母、快為人母,又或是考慮成為母親的,這裡提供了一種角度,太驚艷。從沒有看到哪本書是把關注點放在新媽媽身上,關注她的疼痛和焦慮、她的孤獨和壓抑、她的改變和成長。這書相當觸動,因為我也曾身在其中。
Thumbnail
#小獸吃書 3/8是 #國際婦女節 ,也是基隆228的紀念日,相信有很多更加專業的帳號分享了為什麼基隆是在這天來紀念,所以書屋就來推薦幾本好書吧! ◆《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 白色恐怖壟罩的是整個台灣,所有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都受其迫害,只是有形或無形、身體上或思想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二
Thumbnail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一、執行墮胎者;二、協助墮胎的醫生、助產士、藥劑師或其他相關人士;三、接受墮胎者;四、宣傳墮胎和避孕思想者,皆得判刑罰緩。上述第二類人士,可將其驅逐出境,或是永久、暫時禁止執業。 (拉盧斯新版大辭典 一九四八年版) 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安妮艾諾是一名法國作家。她的文學作品大多都是自傳體為主,大量誠實
Thumbnail
故事中呈現了人物的內心掙扎和痛苦,尤其是喪女之痛。同時,書中也展現了純潔的母愛、隱瞞的秘密、激烈的矛盾、沉重的憂傷以及藍色的美感。這些情感元素相互交織,營造出一種深刻而動人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深入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內心世界。
Thumbnail
努力「拆除性別框架」,卻不知如何是好?2019年,勵馨基金會旗下小青馨發酵室,開始招募15-25歲中部地區女孩,舉辦「孵個女孩誌」計畫,共同製作中部地區第一本女孩誌──《好感》。此篇特邀時任主編羅惠文及上屆編輯種子:蘇安予、賴語彤、翁榆絜和葉乃慈,一起聊聊《好感∞》。
Thumbnail
睽違兩年,在去年底推出新專輯《美感 Harateng no Pangcah》的舞思愛(Usay Kawlu),承接上一張專輯《那葡萄樹上的女孩》的主題,走入部落的女孩帶領聽者接受文化的洗禮,進一步走入了阿美族生活裡的各種感受。
Thumbnail
周日,天氣好到有些熱,一上午的家事完工後,帶著書本,到大學校園走走。挑了棵樟樹下入座,女兒準備她的國文課報告,我則看著大陸作家王欣寫的《雖然苦,還是想活成令人羨慕的樣子──那些在都會流淚築夢的女子們》。 這本書說了十個北京女子的故事。所有國家的首都,都承載著人民「成功」的夢想,很喜歡第九篇的故事─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了一位北韓女孩的生命經歷,從幼時的洗腦到尋找真相,追尋自由的代價。作為臺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思考自由的真正意義。讀者可以從書中瞭解北韓的鮮為人知的一面,以及作者的堅毅和豐富經歷。希望這本書能夠喚醒更多人對自由和真相的關注。
Thumbnail
黃詠詩在已讀不回裡談蘇美這本《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所有已為人母、快為人母,又或是考慮成為母親的,這裡提供了一種角度,太驚艷。從沒有看到哪本書是把關注點放在新媽媽身上,關注她的疼痛和焦慮、她的孤獨和壓抑、她的改變和成長。這書相當觸動,因為我也曾身在其中。
Thumbnail
#小獸吃書 3/8是 #國際婦女節 ,也是基隆228的紀念日,相信有很多更加專業的帳號分享了為什麼基隆是在這天來紀念,所以書屋就來推薦幾本好書吧! ◆《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 白色恐怖壟罩的是整個台灣,所有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都受其迫害,只是有形或無形、身體上或思想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二
Thumbnail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