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3|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滿足孩子的欲望=溺愛?!】

某天晚上和蜜蜜一起洗澡時,蜜蜜突然跟我說:「媽咪,妳可以買吊帶褲給我嗎?」
我好奇地問:「為什麼妳想要穿吊帶褲呢?」
蜜蜜回答我:「因為子瑜(她們班同學)有穿吊帶褲,所以我也想穿吊帶褲。」
我原本想對此和孩子曉以大義一番,告訴孩子不是別人有的東西我們也一定要有,不需要跟別人比較,看我們擁有的就好。
但,話到嘴邊我就卡住了。
在當下我察覺到這番話,其實對孩子一點益處也沒有,這番話其實是在對自己說。而孩子想要吊帶褲的欲望,並不純然是因為比較,也不是因為看別人有所以自己也想要,而是發自內心很單純的覺得「她也想穿吊帶褲」,其餘那些都只是我加諸在她身上的想法罷了。
於是,洗完澡後,我們就整裝出發去買吊帶褲了。
當蜜蜜買到吊帶褲時,從她眼神看到閃閃發亮的光芒,回家後,還很開心地和阿嬤分享她買到的「戰利品」,再小心翼翼地把吊帶褲摺好放回去。
我知道,我買的不只是吊帶褲,而是一份愛的體現。
滿足孩子的欲望=溺愛?!
以前的我,會覺得滿足孩子的欲望=溺愛。不能孩子想要什麼,就買什麼給她。
坦白說,這是對的也是錯的。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而是要看當下做出這個決定的出發點是什麼?是為了讓孩子不要吵鬧所以為了安撫她的情緒做出的一種手段?還是只是全然純粹地想替孩子完成這個心願?有可能最後做出的決定都是一樣的,但背後所賦予的意義卻截然不同。
我想起了高中時,我曾因為很迷戀V6而瘋狂追星的那段回憶。
那時,我好不容易萬中選一抽中了見面會的入場票,但卻是平常日的晚上七點,下課後從基隆趕過去是鐵定來不及的,勢必要請最後一堂課的假提早下課趕去台北才來得及。
當時的我,正值高三學業很重的年紀,我猶豫著擔心著,想著我媽一定不會願意讓我請假去追星的。
那我該怎麼辦?翹課?
不!不行!模範生寶寶的我根本不可能做到!
放棄?把票轉賣給別人?
不!不行!好不容易才抽中的票我怎麼可能放棄?
那我到底該怎麼辦呢?
於是,我硬著頭皮,跟我媽聊了我的心事。我其實知道我媽心中有百般不願意,但她卻為了支持我,相信我做的任何決定,也沒對此說太多苛責或是高三生應該要好好用功念書追什麼星的官方說詞,而是毅然決然不顧老爸的反對,幫我在假單上簽了字。
媽只跟我說了:「見面會結束後記得早點回家,注意安全!」
我或許美化了這段回憶,但對我來說,這的確是一次很棒的體驗。
我雖帶著些許的愧疚感,但心中的感激和雀躍是難以忘懷的,當自己的夢想能被這樣支持著,哪怕只是追星這樣看起來很愚蠢的傻事,都還至少有一個人能這樣挺自己,這真的是很難能可貴的事。
當時的我,還不能理解這就是所謂父母無條件的愛,不把自己的經驗和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而是全然地去理解孩子,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支持孩子。
天曉得這需要多大的勇氣與智慧才能做到?
天曉得,背後要承受多少的自我懷疑,
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寵太溺愛孩子了?
懷疑自己這樣做到底是不是對的?
直到現在為人母,我才終於明白,我之所以能有一點點能夠寬容、同理別人感受的能力,能在孩子歇斯底里崩潰大哭時,還能保持溫柔理性。我想,這一切都應該歸功於我身後那個溫柔母親的存在。
我們總是給「愛」貼了很多奇怪的錯誤標籤,以至於無法好好表達愛,以至於無法好好全然發自內心去愛,甚至會把「愛」當成是一種討好索取的手段,或是想用「塑造」烤餅乾的方式,成為我們愛的人心中想要的樣子,又或者是把我們所愛的人變成我們心中想要的樣子。
但,當真正去愛一個人時,就是去欣然如實地去接納他本來的樣子。當我們相信「生命自有智慧」時,自然而然就會產生覺知,知道當下該如何以智慧應對。
別怕愛孩子,會把孩子給愛壞了,只要我們學會好好愛這件事,愛是不會把人給愛「壞」的。
我們真正該學的,反而是發自內心,好好地表達愛說出愛,在該愛的時候認真的去愛,全然無顧慮的去愛。
我也一樣還在這條路上學習著,學習拿掉自己既有的框架與標準,學習放下那個老是追求完美的自己,然後去面對眼前這兩個做自己好自在的獨特生命個體,向他們學習如何活在當下,每一刻都能做自己好自在。
若不是為了孩子,父母哪有勇氣去勇敢面對那個埋藏在心中最不願意面對的自己?
孩子,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與孩子同行,找回最美好的自己!
想看更多育兒經分享嗎?
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按讚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