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成本/代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北三峽-五寮尖
現在的網路世代,不用錢也能學到東西,跟用錢學到的東西,差別就在於「實用性」跟「時間成本」
學習照理來說都會是有點辛苦的,你要把你不懂不熟的東西,變成又懂又熟的知識,一定需要一段時間來吸收​
如果你不花錢學,除非你天資聰穎,領悟力過人,否則你需要花大量的「時間」「精神」去探索,去分析,去找答案,去前後對照,去比較,甚至:『去犯錯』​
因為犯了錯,才會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才知道「比較正確」的答案在哪裡
所以不花錢學習的好處,第一就是:省錢,第二就是:練習找答案的能力,第三就是:練習從錯誤中接受失敗,鍛鍊承受挫敗的能力,以及重新出發繼續找答案、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是花錢學習,基本上你會有一個「導師」在你前面教你,帶你走過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走過的路,教你該如何學習、該學習哪些,最重要的是:跟你說哪條路是錯誤的
Google 地圖再神,還是有可能把人導到海裡去、山裡去,但你不能去指責它竟會犯這種錯誤,因為——你沒付錢;但如果你今天有付錢,你的老師還帶你一直出錯,相信你的反應一定大不相同​
付費學習的好處就是:你不必真正去經歷這份錯誤,你的導師會帶你在「精神」上經歷這份錯誤,然後幫助你快速修正,甚至跟你說捷徑怎麼走,讓你得到成果的時間能「加速」​
如果你有玩網路遊戲或手機遊戲,要玩到很厲害通常都需要一段時間,但如果你肯「花錢」的話,通常就能「加速」遊戲的進行,別人需要花一年才能達到的成就,有可能你只要肯花錢,你只需要花一天就能達成​
因此對於「學習的成本」這件事來說,最需要考量的就是學習所「耗費的時間」,也就是【時間成本​
時間成本的大或小,會隨著一個人年紀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因為年紀越輕,擁有時間越多,因此每單位時間的價值比較低,時間成本較小,因此年輕人比較適合「不花錢」學習​
年輕人的優勢就是學習能力強,遭遇失敗的成本低,因此年輕人最適合用大量失敗來做大量學習,說穿了,年輕人也沒什麼好失去的,頂多就是捲土重來而已​
而且年輕人能賺到的錢也會相對比較少,因此在付費學習上的意願會比較小​
相對的,年紀越大,所擁有的時間會越少,每單位時間的價值就越高,時間成本大。因此年紀越大的人,越需要「花錢請老師」學習​
你必須要開加速去學,因為你的時間會隨著年紀越大,而被更多事情壓縮變得更少,小孩奶粉錢、房貸、車貸、孝親費、小孩學費等等費用,就會佔掉你大多數的時間​
再加上年紀變大後,學習的腦力會下降,原本年輕時花一天就能學會的東西,過30-40歲時可能需要花個2-3天才學的會​
以及年紀越大,背負的事情也會越來越多,比較無法在40-50歲左右突然決定要轉換跑道,因為如果你失敗的話,要付出的代價會比年輕時多非常多​
最後是年紀較大時,賺取的薪資應該會比較多,只要你付一筆錢找老師,就能收到「確定的」兩筆以上好處的話,那你就該「付費學習」,因為這是一種學習上的開「槓桿」、開「加速」​
總結:​
因此,我們要評量在各個人生階段的學習成本時,最主要會以「時間成本」來做考量​
而考量的因素主要會有三項:​
1.學習能力、腦力​
2.失敗的代價高或低​
3.賺取的薪資高或低​
提供這三項因素給大家參考,可以去思考人生在某些技能或事情上是否該直接付費找老師比較快,但在選擇老師時也必須慎選,因為有很多詐騙集團會利用大眾的恐懼感來做銷售​
往後會撰寫一篇關於課程學習的講師選擇依據給大家參考,那也是必須另外寫一篇完整文章的事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雖然許多人都說健身教練是一個門檻不高的行業,但也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當教練 我以前面試過上百位教練,有看過用備忘錄打上幾行字當作履歷的人,也有看過只差沒把履歷做成一本書的人;有看過穿得像居家睡衣來面試的人,也有看過穿西裝打領帶穿皮鞋來面試的人 這篇文章非傳統的面試注意事項,而是說到面試官心裡的重點
一個古馳Gucci的包包,可以賣到數十萬新台幣;一個做工用料一模一樣的包包,把Gucci的圖案拿掉,大概只剩599,光把Gucci的圖案放上包包,就能瞬間增值100倍以上,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品牌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它就像是一個人們願意為它買單的「故事」,即使這個故事是虛構的,都沒關係
在還沒當教練前,總是會對這個問題感到困惑:「到底要跟客人聊什麼?」,我本身是一個內向的人,不喜歡主動跟陌生人講話,更別說很快讓別人覺得「你很好相處欸!」了 你可以先試著換個問題:「我對眼前這位客戶有多了解?」
這個想法在我心裡很久了,但我很猶豫要不要打出來,畢竟打出來完全是自打嘴巴,也會冒犯到蠻多人的 但如果這些話,是從一個考了無數證照,上了無數研習課程的人,在學習的路上某天突然頓悟了一些道理,覺得不應該考那麼多證照、上那麼多課程來證明自己,應該把錢用在更有價值的地方 那我們就開始吧
醫生們會做衛教,教練則是幫醫生們「實踐」衛教;老師們會教育孩子,教練們則多是教育不運動的大人們 因此我會說,教練業是結合「預防醫學」、「教育」、「服務」三種性質為一體的行業類別,跟其他行業比起來,對於『工作能力』的需求會有點不同,以下能力是我認為一位教練必須要具備的,以及為何我這麼想 ___
「學肌力訓練是為了愛你的人」 大多數人想學習肌力訓練,都是為了自己,想增肌、想減脂、想跳得高、跑得快、想證明給別人看、想得到身材曲線、想得到健康、體力充沛 但是,你學習肌力訓練的這些目的,真的是為了自己嗎?還是其實,我們都是為了別人,而願意去做某些事情
雖然許多人都說健身教練是一個門檻不高的行業,但也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當教練 我以前面試過上百位教練,有看過用備忘錄打上幾行字當作履歷的人,也有看過只差沒把履歷做成一本書的人;有看過穿得像居家睡衣來面試的人,也有看過穿西裝打領帶穿皮鞋來面試的人 這篇文章非傳統的面試注意事項,而是說到面試官心裡的重點
一個古馳Gucci的包包,可以賣到數十萬新台幣;一個做工用料一模一樣的包包,把Gucci的圖案拿掉,大概只剩599,光把Gucci的圖案放上包包,就能瞬間增值100倍以上,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品牌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它就像是一個人們願意為它買單的「故事」,即使這個故事是虛構的,都沒關係
在還沒當教練前,總是會對這個問題感到困惑:「到底要跟客人聊什麼?」,我本身是一個內向的人,不喜歡主動跟陌生人講話,更別說很快讓別人覺得「你很好相處欸!」了 你可以先試著換個問題:「我對眼前這位客戶有多了解?」
這個想法在我心裡很久了,但我很猶豫要不要打出來,畢竟打出來完全是自打嘴巴,也會冒犯到蠻多人的 但如果這些話,是從一個考了無數證照,上了無數研習課程的人,在學習的路上某天突然頓悟了一些道理,覺得不應該考那麼多證照、上那麼多課程來證明自己,應該把錢用在更有價值的地方 那我們就開始吧
醫生們會做衛教,教練則是幫醫生們「實踐」衛教;老師們會教育孩子,教練們則多是教育不運動的大人們 因此我會說,教練業是結合「預防醫學」、「教育」、「服務」三種性質為一體的行業類別,跟其他行業比起來,對於『工作能力』的需求會有點不同,以下能力是我認為一位教練必須要具備的,以及為何我這麼想 ___
「學肌力訓練是為了愛你的人」 大多數人想學習肌力訓練,都是為了自己,想增肌、想減脂、想跳得高、跑得快、想證明給別人看、想得到身材曲線、想得到健康、體力充沛 但是,你學習肌力訓練的這些目的,真的是為了自己嗎?還是其實,我們都是為了別人,而願意去做某些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學習方式的選擇可能決定了我們的成長速度和成就高度,沒錢有沒錢的學習方式,一樣可以上網找資料跟自己摸索學習,這樣學習方式沒有什麼問題,我很多技能也是這樣學習過來的,好處是免費,缺點是這個學習過程可能會很長。不見得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但是想一想,如果有個人看了一本書就將你學習3-5年的精華都學起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生活中進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個有助於安排學習計畫的框架,並強調了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概念。學習項目被分為補強、卓越與機會三個分類,讀者可透過這些分類來識別自身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與資源配置。此外,如何利用外部視野和專業協助,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也是文章的重要焦點。
獲得書籍的成本其實很低,獲得各種資訊的成本在現代其實都不高, 但真正的成本,是需要花費的時間,以及你因為讀書而喪失的機會成本。 而本山裕輔的這個公式很有意思, 當你還沒什麼價值,你花在讀書的機會成本其實就很低, 因為其實你也沒有更有生產力的選項可以做。
Thumbnail
本文介紹瞭如何從閱讀中獲得最大的效益,包括從書本中濃縮還原、比較異同和提出閱讀八問等方法。同時還提供了撰寫有效讀書心得的技巧,並強調了實用性。通過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使讀者從閱讀中獲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知識,並加以應用到實際生活或工作中。
作者覺得學習知識是需要付費的,理由會在本文中說明清楚論點。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選擇困難是資訊洪流時代的必然,關鍵字搜尋後跳出一堆文章,到底那個可信?那篇合適?沒有標準答案且因人而異。英文學習沒有捷徑,只能踏實行之,既要有字彙量又要懂文法,尤其是還得用英文寫出文章時。學習過程不會都是快樂的,難免有壓力,但學習有所得的成就感是充實的。我試著分享自身的英文學習歷程、方法與工具書,以
Thumbnail
教育資源充裕,學習不一定要花很多錢。提供以下幾個可行的方法:善用學校資源、利用網路免費資源(Youtube、部落格、Podcast)、政府資源(在職訓練、職業訓練)、閱讀書籍、參加社團、聚會與高手交流。
Thumbnail
當我免費教的時候,成效不佳,大部分人學不出成果。 當我說要抖內一定金額的時候,學生立刻突飛猛進,幾萬、幾十萬在賺。 WHY?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因為付錢,所以超級認真,短短幾個月實力就突飛猛進。 只能說,人性如此,我能奈何? 第一期要捐一萬,每一期會翻一倍。 下一期第三期,今年6月開訓,
Thumbnail
離開學校之後,不少人為了提升個人職涯技能,投入不少學習課程,坊間也有許多如技能提升、興趣發展、提升競爭力….等課程,加上疫情封城、鎖國三年,也加速推動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不過,如何評估課程是否值得投入時間與金錢學習,筆者過去也所費不貲投入各學習課程裡,累積多年經驗,提供以下五種評估指標供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學習方式的選擇可能決定了我們的成長速度和成就高度,沒錢有沒錢的學習方式,一樣可以上網找資料跟自己摸索學習,這樣學習方式沒有什麼問題,我很多技能也是這樣學習過來的,好處是免費,缺點是這個學習過程可能會很長。不見得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但是想一想,如果有個人看了一本書就將你學習3-5年的精華都學起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生活中進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個有助於安排學習計畫的框架,並強調了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概念。學習項目被分為補強、卓越與機會三個分類,讀者可透過這些分類來識別自身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與資源配置。此外,如何利用外部視野和專業協助,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也是文章的重要焦點。
獲得書籍的成本其實很低,獲得各種資訊的成本在現代其實都不高, 但真正的成本,是需要花費的時間,以及你因為讀書而喪失的機會成本。 而本山裕輔的這個公式很有意思, 當你還沒什麼價值,你花在讀書的機會成本其實就很低, 因為其實你也沒有更有生產力的選項可以做。
Thumbnail
本文介紹瞭如何從閱讀中獲得最大的效益,包括從書本中濃縮還原、比較異同和提出閱讀八問等方法。同時還提供了撰寫有效讀書心得的技巧,並強調了實用性。通過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使讀者從閱讀中獲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知識,並加以應用到實際生活或工作中。
作者覺得學習知識是需要付費的,理由會在本文中說明清楚論點。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選擇困難是資訊洪流時代的必然,關鍵字搜尋後跳出一堆文章,到底那個可信?那篇合適?沒有標準答案且因人而異。英文學習沒有捷徑,只能踏實行之,既要有字彙量又要懂文法,尤其是還得用英文寫出文章時。學習過程不會都是快樂的,難免有壓力,但學習有所得的成就感是充實的。我試著分享自身的英文學習歷程、方法與工具書,以
Thumbnail
教育資源充裕,學習不一定要花很多錢。提供以下幾個可行的方法:善用學校資源、利用網路免費資源(Youtube、部落格、Podcast)、政府資源(在職訓練、職業訓練)、閱讀書籍、參加社團、聚會與高手交流。
Thumbnail
當我免費教的時候,成效不佳,大部分人學不出成果。 當我說要抖內一定金額的時候,學生立刻突飛猛進,幾萬、幾十萬在賺。 WHY?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因為付錢,所以超級認真,短短幾個月實力就突飛猛進。 只能說,人性如此,我能奈何? 第一期要捐一萬,每一期會翻一倍。 下一期第三期,今年6月開訓,
Thumbnail
離開學校之後,不少人為了提升個人職涯技能,投入不少學習課程,坊間也有許多如技能提升、興趣發展、提升競爭力….等課程,加上疫情封城、鎖國三年,也加速推動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不過,如何評估課程是否值得投入時間與金錢學習,筆者過去也所費不貲投入各學習課程裡,累積多年經驗,提供以下五種評估指標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