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6|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父母對孩子有期待好嗎?

父母說:為什麼你都不好好看書,如果我在你這個年紀有人這樣栽培我的話,我現在就不一樣了。
小孩說:這又不是我想要的!
父母說:你沒有想清楚你要什麼,這樣才是對你最好的。
這又是一個很典型的案例,發生在父母和小孩之間的衝突,繼上一次中英文繪本的故事後,小朋友的媽媽現身說法:「因為不想讓小孩子和他一樣待在同一個社會階級,甚至希望他有機會可以出國,所以覺得英語的學習很中重要」
當父母把自己的期待放在孩子的身上時,是在引導孩子變得更好更有競爭力嗎?還是會給孩子更多的壓力呢?
我們要怎麼幫助孩子變得更好,又讓孩子可以成為他自己?
我想關鍵是「父母怎麼表達他的期待」。
下面有三件事情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第一、如果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我們最好不要期待孩子去做到。如果我們覺得翻轉自己所處的社會階級是重要的,那我們應該直接去努力,成為那個想要成為的自己。這樣我們的改變,可以使我們的孩子,跟著我們雞犬升天,處於一個更好的社會階級。
但是如果我們自己都很難做到這個目標,那我們要怎麼期待孩子,達到這件不容易的事情呢?
「以身作則」的重要性在於,當我們覺得一件事情是重要的時候,我們可以去做到它,並顯示它是可以達到、不困難的。這樣我們將成為我們孩子的楷模,揭露了重要價值所在與可前行的方向。
但相反的,當父母一邊說讀書重要,一邊卻把時間花在玩樂或其他事情上,孩子將會感受到這之中的不一致,孩子將意識到讀書只是手段,為了得到享受與玩樂的目的,所以真的有價值的是享樂。
將導致兩種結果,一他沒有心思閱讀,因為閱讀是件苦差事,他將直接去享樂。二他將暫時忍耐,為了享樂,哪天一旦沒有外在壓力要讀書,他將再也不讀書,因為他從未體會讀書的真正樂趣。
第二、當我們無法充分處在當下,接受自己的現況,仿佛有一個更好的世界存在,那才是更好的地方。這種「總是不夠好」的想法,將在我們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傳達給孩子,因孩子對於生活的價值觀,即在成長之初的家庭中被塑造,就像李奧那多的電影「全面啟動」一樣,我們植入了一個「不滿足」的想法,那不管他如何換工作、擁有更多,卻依然難以感到滿足。
「幸福是一種能力,而非一種狀態」這句話揭露了真理,我們並非真的擁有很多物質就會感到幸福,而是我們有沒有能力意識到自己的幸福。
有父母說:「不,只要孩子擁有什麼學位,擁有什麼功名成就,就會幸福」
是這樣嗎?
觀察我們社會的現象,就知道人心如何運作。當我們有200萬,會想買1000萬的房子,當我們有1000萬,我們會買1000萬房子就此滿足嗎?不,我們會想要3000萬的房子。不論錢少,或是錢多,總是處在超額負荷中。觀察新聞中提及的明星藝人的財務狀況,即是如此。
這並不意味,我們不能追求更好,但我們可以在滿足現況的平靜下再去努力,而我們每走一步,都將是機會,都將是自我特質的展現,不成也無傷大雅,因為處在過程中,就是一種自我實現的滿足。
這將大大降低我們給自己的壓力,當壓力小時,頭腦可以思緒清晰的運作,結果往往會更有效能。這就是「不冀望結果,只致力於過程,結果卻水到渠成的展開」。
第三、我們對孩子有什麼有什麼,應該要有怎樣的人生,開條件希望他能達到時,意味著我們給孩子架了框架
孩子按照我們設定的條件去達成,也意味著,我們限制了他的可能性,因為孩子能做的會是我們期待的幾分之幾,在此框架中,即便做到十成十,也不過是「剛好符合期待」,不可能在「質」上面有超越突破。
更別論孩子的天賦在此嗎?
若他有機會成為天上的飛鳥,鵬程萬里,但我們卻要他成為野溪中的小魚,在不擅長的領域,奮力逆游而上,那將會多扼殺他其他可能。
我們所認為的應該,其實不過是腦子中的假想,孩子做不了別的樣子,他們只能做他們自己。
就像蘋果樹不會結出哈密瓜一樣,蘋果樹只能從五爪蘋果,節枝改良成五爪與富士頻果的混合,就是他們自己的極致了。
因此,父母的角色,應該是幫助他們成為遺傳閾值區間中,那近乎上限的最好。
總結來說,父母如何表達期待,是不是有「以身做則」,是不是「在接受、欣賞現況下去自我實現」,是不是「根基於使孩子成為他們自己的本性中去發展」,將影響每顆蘊含生命力的種子,最終能否開出屬於自己姿態綻放的結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