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一眼郭熊的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郭熊寫的是真實的山。愉悅緊隨痛苦,溫柔帶著唐突,就像寒冬珍貴的營火,溫暖但勢必嗆你幾口煙。讀完深深羨慕也深深失落,因為儘管地理座標在台灣、地名熟悉,這座山仍舊只有郭熊走得到。是他青春歲月沉積出的親身經驗、個人特質吸引到的關懷注目,造就這座得以用「家」來描述的山。
  隨著面對山的姿態轉換,爬山的心境也蜿蜒。在山裡分析自我的段落引起我的注意:
步行的過程中,我能清楚感受到自己的意識分裂成數個自我。有一個意識帶著強迫症般盯著沿途地景的改變,下意識在嘴邊細數眼前經過的動植物。...
...另一個自我朝向回憶而去,我想起年輕時立志要像鹿野忠雄一樣成為冒險家,還有一次看見K2的山景照,夢想有朝一日可以爬上八千公尺的巨峰。
  回頭細讀,這兩種郭熊並不是特別到驚天動地,特別在於分裂的自我暗示兩者同時存在。
  你想過爬山時你有幾個自我嗎?
  身為弱咖,在山裡有一個我得先專注行走。要記得穩住呼吸、拉扯股四頭肌撐起全身與大背包、控制腳掌小肌肉在觸地時尋找平衡。有一個我想要感受:樹冠上有鳥正不斷變換位置、右下方隱約可聞清脆流水、綠葉切割過的陽光在眼前路徑上搖動雷諾瓦的光影。雙眼為了偵測動物身影不斷變換焦距,腦裡忙著演練尚未見的動物形狀。灌叢裡可能會有雉雞,樹梢上可能會有山雀,還要留意頭頂可能無聲無息飄過猛禽,每次拐彎都可能撞見倉皇走避的山羊。還有一個我看著自己。看著這個人在山林裡,看她上坡衝太快過度消耗體力,看她追隨夥伴開心指認山鳥;看她在緩慢的隊伍末端押隊,為了掩飾每次不得已的停頓頻頻回頭眺望。
  我走,支使緩慢解凍的身體,走入由我的感官匯聚成的山,還帶著那個無法不評斷質疑自己的我......那個我現在正厲聲阻止我再寫下去,因為文字永遠無法取代每個人自身感官的承受,更遑論是須行進十幾公里路、腳底磨出的水泡後,與皮膚一同浮現的層層自我。
畢竟山裡的故事只有在山裡講述才能產生共鳴。因為唯有身體經歷過,真切感受雲霧繚繞的紅檜森林、凝視夜晚螢火帶來的溫暖、目睹水鹿奔跑的生命力......唯有真切經歷過,才能體會靈魂對山的共鳴。**
  文字可使人知曉,但無法知覺。
  文字的魔力從來都不僅只是喚起某些人身體的記憶,文字更強大的,是讓沒經歷過的人做白日夢。一個中二都市少年能因著讀《山、雲與蕃人》嚮往背包上肩流浪荒野,那這本書也可以在未來開啟一座沒人見過的山。
  而身為這世代的讀者,我要謝謝有人寫出了這樣的山,有黃猴貂、熊鷹、山豬、黑熊或水鹿,有願意與山共處的人,有動物與人對視或錯身的瞬間。那是我們走過也即將走上的最美的山。
書名:走進布農的山
作者:郭彥仁(郭熊)
出版:大家出版
2022年四月初版
*p.49
**p.20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74內容數
小時候從書裡找到世界,長大後從世界回頭梳理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崎路 的其他內容
第二次讀完,發覺仍然無法替這本書說什麼。你必須去翻開才能聽到他,必須走進才能讀懂關於山的一切。
沒有文筆雕琢,沒有批評解析,這是個讓女孩們長出生命力量的寫作課。
這本書是作家菲力普˙普曼(Philip Pullman)的演講及報刊文章的合集,從中得以一窺普曼爺爺是如何在寫作之路摸索、如何寫出奇幻小說《黑暗元素三部曲》、在作品出版後因為涉及宗教的內容如何被質疑、如何回應這些質疑,帶出了普曼建構的宗教觀與世界觀。
重點從來都不是傷痛,而是與所有苦難緊緊鑲嵌在一起的愛,是因為妹妹存在其中,是一場双子們的愛與勇氣的冒險故事。家是有彼此的地方,也是彼此經歷過的所有地方。
情緒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有情緒?我們該怎麼控制情緒? 我們習以為常地將情緒分門別類,認為情緒就是外在事件引發的內心感受,試圖找出、區分並定義每一種情緒,以為找到它就能控制它。我們總是告訴自己要控制情緒,不要讓負面情緒爆發出來。但有沒有可能,我要找的東西根本不在我的腦裡?
道理我都懂,但要怎麼做?要怎麼找到問題?這本書最有價值的部分就在這了。作者穿插了許多案例故事在每個步驟,讓人可以跟著案例內心故事一起爬梳情緒重設的過程,從中也許能發現自己過往沒有察覺的盲點,辨識並調整自己的認知。
第二次讀完,發覺仍然無法替這本書說什麼。你必須去翻開才能聽到他,必須走進才能讀懂關於山的一切。
沒有文筆雕琢,沒有批評解析,這是個讓女孩們長出生命力量的寫作課。
這本書是作家菲力普˙普曼(Philip Pullman)的演講及報刊文章的合集,從中得以一窺普曼爺爺是如何在寫作之路摸索、如何寫出奇幻小說《黑暗元素三部曲》、在作品出版後因為涉及宗教的內容如何被質疑、如何回應這些質疑,帶出了普曼建構的宗教觀與世界觀。
重點從來都不是傷痛,而是與所有苦難緊緊鑲嵌在一起的愛,是因為妹妹存在其中,是一場双子們的愛與勇氣的冒險故事。家是有彼此的地方,也是彼此經歷過的所有地方。
情緒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有情緒?我們該怎麼控制情緒? 我們習以為常地將情緒分門別類,認為情緒就是外在事件引發的內心感受,試圖找出、區分並定義每一種情緒,以為找到它就能控制它。我們總是告訴自己要控制情緒,不要讓負面情緒爆發出來。但有沒有可能,我要找的東西根本不在我的腦裡?
道理我都懂,但要怎麼做?要怎麼找到問題?這本書最有價值的部分就在這了。作者穿插了許多案例故事在每個步驟,讓人可以跟著案例內心故事一起爬梳情緒重設的過程,從中也許能發現自己過往沒有察覺的盲點,辨識並調整自己的認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見山是山,你在山外面; 見河是河,你在河流外面; 看見情緒,你就在情緒外面。 這是不簡單的事,我花了三十好幾年, 甚至在這一年才真正意識與了解到,開始進步了, 且進步到可以真正隔著稍高的距離! 看見自己,聞到自己,與聽見自己。 有恐懼、有焦慮、有害怕、有擔憂 是正常人在生活中會有的常
Thumbnail
毫無疑問,林敬峰是具有文筆實力的作者,藉由他可說是不學無術的涉獵,讀者也將在這本作品中,看到另一種異樣卻又迷人的自然領域文學。
Thumbnail
一個人去爬山吧!你會慢慢感受到山有多麼可親。
09/05/2016 北一段 真實的存在 對於愛山的人來說,其實沒有沒登過的山。 山徑旁的風景只是附加的價值,我們真正在意的是登山的過程。 然而登山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用腳真的走過; 一種則是在地圖上神遊過。   應該許多愛山人都有這樣的經驗, 你拿著地圖,手指追著地圖上的山
Thumbnail
  是否有哪座山,是我們的一部分、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如同拜訪一位老朋友般,除了與他作伴,再無其他意圖?一般談論登山,是有目的的,從哪裡走到哪、遇到哪個岔路往哪走、最後記算如何在時間內登頂。這樣的登山如同念書是為了考試、考上好學校,登山的樂趣便大大減少,且人與山的關係被狹隘為一種僅尋求刺激的
08/29/2011 登山的熱忱消失殆盡,踏上南湖大山步道的第一步,我就知道了。 走在山徑上,怎麼樣也感應不到南湖大山的感覺。 我自己知道原因,出發時的目的和動機就不正確。 沒想到有天我自己會為了這個理由來登山。 在山路上,再也沒有山的感應,也是這個緣故吧。 零晨三點由南湖山屋出發走
 06/20/2007 爬山,是件嚴肅的事,因為真的會走到你笑不出來, 開始爬山是這三年的事,剛開始時體力不支,每次上山都是 我看青山多嫵媚,青山看我多狼狽. 但到爬山次數多了,到後來就變成是, 我看青山多嫵媚,青山看我多愉悅. 我一直認為,爬山是接近大自然最好的方式,在走的過程中,所能
Thumbnail
我像是走了很久很久的路 從山下要走到山頭 獨自一人走 我在山下看著山 一個嶄新而未知的山 在黑夜之下 每棵樹木都長滿未知與恐懼的樹葉 遍布整個山林 我從沒走過這個山 只知道有個山頂 只知道要往那裡走 即便前面沒有路.....
Thumbnail
作者講述了自己過年和朋友一起爬山的經歷。在旅程中,作者感受到了一路上的守護和引導,並透過這個過程看到了自己。作者分享了攀山時的困難和趣事,並在結尾分享了這趟旅程給予她的啟發。
Thumbnail
你說~你愛爬山 你說~生命也像是座高山,山路彎彎又曲曲 彎道有長也有短,有急更有緩。 你是那旅者,繞過一彎又一彎的小路,跨過一道又一道的小溪。 一路上,你賞過生意盎然的春景; 一路上,你走過夏蟬喧鬧的夏日; 一路上,你俯拾楓紅葉落的秋景; 行到轉彎處-- 你還來不及瞧見冬雪皓皓的潔白
Thumbnail
見山是山,你在山外面; 見河是河,你在河流外面; 看見情緒,你就在情緒外面。 這是不簡單的事,我花了三十好幾年, 甚至在這一年才真正意識與了解到,開始進步了, 且進步到可以真正隔著稍高的距離! 看見自己,聞到自己,與聽見自己。 有恐懼、有焦慮、有害怕、有擔憂 是正常人在生活中會有的常
Thumbnail
毫無疑問,林敬峰是具有文筆實力的作者,藉由他可說是不學無術的涉獵,讀者也將在這本作品中,看到另一種異樣卻又迷人的自然領域文學。
Thumbnail
一個人去爬山吧!你會慢慢感受到山有多麼可親。
09/05/2016 北一段 真實的存在 對於愛山的人來說,其實沒有沒登過的山。 山徑旁的風景只是附加的價值,我們真正在意的是登山的過程。 然而登山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用腳真的走過; 一種則是在地圖上神遊過。   應該許多愛山人都有這樣的經驗, 你拿著地圖,手指追著地圖上的山
Thumbnail
  是否有哪座山,是我們的一部分、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如同拜訪一位老朋友般,除了與他作伴,再無其他意圖?一般談論登山,是有目的的,從哪裡走到哪、遇到哪個岔路往哪走、最後記算如何在時間內登頂。這樣的登山如同念書是為了考試、考上好學校,登山的樂趣便大大減少,且人與山的關係被狹隘為一種僅尋求刺激的
08/29/2011 登山的熱忱消失殆盡,踏上南湖大山步道的第一步,我就知道了。 走在山徑上,怎麼樣也感應不到南湖大山的感覺。 我自己知道原因,出發時的目的和動機就不正確。 沒想到有天我自己會為了這個理由來登山。 在山路上,再也沒有山的感應,也是這個緣故吧。 零晨三點由南湖山屋出發走
 06/20/2007 爬山,是件嚴肅的事,因為真的會走到你笑不出來, 開始爬山是這三年的事,剛開始時體力不支,每次上山都是 我看青山多嫵媚,青山看我多狼狽. 但到爬山次數多了,到後來就變成是, 我看青山多嫵媚,青山看我多愉悅. 我一直認為,爬山是接近大自然最好的方式,在走的過程中,所能
Thumbnail
我像是走了很久很久的路 從山下要走到山頭 獨自一人走 我在山下看著山 一個嶄新而未知的山 在黑夜之下 每棵樹木都長滿未知與恐懼的樹葉 遍布整個山林 我從沒走過這個山 只知道有個山頂 只知道要往那裡走 即便前面沒有路.....
Thumbnail
作者講述了自己過年和朋友一起爬山的經歷。在旅程中,作者感受到了一路上的守護和引導,並透過這個過程看到了自己。作者分享了攀山時的困難和趣事,並在結尾分享了這趟旅程給予她的啟發。
Thumbnail
你說~你愛爬山 你說~生命也像是座高山,山路彎彎又曲曲 彎道有長也有短,有急更有緩。 你是那旅者,繞過一彎又一彎的小路,跨過一道又一道的小溪。 一路上,你賞過生意盎然的春景; 一路上,你走過夏蟬喧鬧的夏日; 一路上,你俯拾楓紅葉落的秋景; 行到轉彎處-- 你還來不及瞧見冬雪皓皓的潔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