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8/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學歷不再等於學力和實力,職場即戰人才可遇難求!

文 / 郭智輝
1960年台灣出生人口有42萬多人,這是在網站上查得到最久的官方資料;當年的小娃娃,如今也到了算著日子等退休,看著兒女等抱孫的年紀了。但是,很抱歉!2021年台灣的出生人口陡降至15.3萬人,減幅高達六成。
少子化現象的延伸,是台灣的人力匱乏、人才斷層,進而對經濟發展、社會安定,逐漸而全面地形成衝擊。台灣的大學面臨雪崩式的關門潮,對少子化危機的感受更為深刻。
在新生兒40萬人的年代,大學錄取率約在10%以下;到了新生兒15萬人的現在,大學錄取率幾達111%,而且還有逐年遞增的趨勢。
早年大學畢業生所學扎實,是典型的社會精英分子;現在若排名在30名之後的學校,畢業生的差異不大,普遍的共同點是,所學不足以因應企業所需。尤其當大學開出的招生名額比報考人數還要多的時候,我們又要如何期待大學生的素質呢?
圖/對企業而言,擁有入職後立刻上手的即戰力人才,可遇難求,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圖/對企業而言,擁有入職後立刻上手的即戰力人才,可遇難求,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台灣有些優秀的孩子,卻缺少國際觀,有的為了培養國際觀而出國留學,學成後卻不回來了。影響所及,企業在招募新人時,總有人才難覓之憾。
企業需要具備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而若擁有入職後立刻上手的即戰力,更是可遇難求。
台灣習慣以低成本、而非高價值的思維來看待事物;企業經營要降低成本,學校辦學也在努力節省開支,捨不得給老師好的待遇,自然不容易找到好老師;沒有質量夠水準的師資,辦學品質江河日下,形成惡性循環。
回到教育的本質,不過傳道、授業、解惑而已;但關鍵在於:傳什麼道、授哪種業、解何種惑。但不論如何,要盡可能地因材施教,就算是朽木也可以雕成藝術品。然而基於資源有限,多數學校、老師只能在低成本思維下量產畢業生,很少能視學生為客製化的手作精品,以致遭來文憑含金量被稀釋的譏諷。
傳道、授業、解惑三者不容易兼具,有的老師滿肚子學問,卻無法清楚明白地傳授給學生,指導研究生更顯得力不從心。但是也有的老師同時帶領二、三十位研究生仍遊刃有餘,最近大家對研究所的論文產生過程大感興趣。
延伸閱讀

學歷不等於學力,更不等於實力
有寫過論文的人大概都有類似的經驗:老師白天很忙,到了晚上才有空召集所指導的研究生一起meeting,討論進度和解決困難;先前大家研讀的期刊論文大致相同,也要提出自己的看法。頻繁地交換心得,進而相互影響研究方向和論文內容,應該是相當普遍的狀況。
好不容易(或是好容易)畢業了,社會新鮮人憑著在學校還算不錯的成績獲得企業青睞,卻在入職後才發現學歷不等於學力,更不等於實力。簡單說,當今的文憑已無法作為人才鑑別度的依據。
《崇越論文大賞》今年已邁入第15屆,過去評選出不少論文品質相當優秀的學生;但我們數度聘用論文得獎的同學進入公司,工作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長於學術研究的人,未必有執行力;論文寫得好,未來在學術領域發展較具優勢,卻不必然等同於工作績效。如果畢業後不打算走學術路線,坦白說,不太需要執著於研究所階段的論文品質,甚至實務型研究所的畢業門檻,如EMBA等,是否一定要有論文,也值得討論。
然而寫論文也有其正面功能,研究的過程可以訓練我們的邏輯思維、研究方法與定義問題的能力,並學習以科學的方法來找出可能的解方。
以前我們對「學而優則仕」有近乎不理性的迷戀情懷,但仔細想想,若能破解文憑迷思,或許能讓我們更清楚了解,學歷、能力、實力之間的關係,絕對不是等號。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崇越集團董事長、光華管理策進基金會董事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